祢衡,字正平,三国时人,以《渔阳三挝》之击鼓骂曹而名动三国,声传后世。
近日读三国,至祢衡篇,见祢衡文采,却屈死于黄祖之手,深为惋惜。
祢衡生于乱世,崇尚清谈,自负高才,其舌剑唇枪,当世无人可及。与孔融及杨修为友,俱是英才,然则于政治权谋和军事方略近乎白痴,于乱世中以才闻名,又皆因才而死于非命。
祢衡之死,与好友孔融之不谙政治权谋甚有干系。当时曹操欲招降刘表,因刘表好结纳名流,思一有文名之士去当说客。谋士荀攸力荐孔融。当时孔融人称孔北海,名动天下。孔融对荀攸说:“吾友祢衡,字正平,其才十倍于我。此人宜在帝左右,不但可备行人而已。我当荐之天子。”荀攸是曹操心腹之人,座上之宾,既荐孔融,自有笼络之意。谁知孔融却要把祢衡荐给天子。殊不知,此天子只是一傀儡,得听曹操的。孔融早不荐,晚不荐,却于此时荐,且荐于天子,分明是把祢衡推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且得罪于曹操。而此时祢衡才二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所谓书生意气,正指于此。孔融上表奏天子,说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可谓是祢衡知音。然,以此个性,而沾上政治,不亦难乎?
那个皇帝果然就把孔融的上表给了曹操。曹操召祢衡,连个座位也不给祢衡坐。这原是给祢衡一下马威,同时也是政治倾轧。祢衡个性发作,于此时一骂曹操,以至张辽在侧,欲掣剑斩杀祢衡。其骂犹以“夏侯醇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为入骨三分,畅快淋漓。曹操一怒之下,用祢衡为鼓吏,以折辱祢衡。
后,曹操宴宾客,令祢衡击鼓。当时孔融在座,却不知他见好友为击鼓吏,心中究竟是何种酸痛?!祢衡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曼妙慷慨,有金石声。而座中三千客,闻之无不痛哭流涕。想那时祢衡必是心中激愤,无以复加,转而为音节,是以激荡人心。这个二十四岁的青年,心中愤懑之情,尽付《渔阳三挝》,遂成千古传唱。至今掩卷长思,犹为之痛哭。祢衡继而裸身骂曹,是为二骂曹操。曹操遂让祢衡出使荆州,以说刘表。此时曹操对祢衡性格弱点已是一清二楚,故欲借刘表之手以杀祢衡。
祢衡当然不肯往。曹操就令二人挟持而行,却令手下人在东门外送行。因其谋士恨祢衡之骂,都不起身送行,祢衡遂三骂曹操。曹操手下谋士武将虽多,然都被祢衡骂得无言以对,只想诉诸武力。《三国演义》中写道:众恨而散。以一人骂而众恨而散,其骂人之功夫可见一斑。然祢衡一介狂生,被人挟持而行,其狼狈之状,思之令人心酸。
祢衡见刘表,刘表也不喜,令他见江夏黄祖。两人共饮酒,皆醉。黄祖问祢衡:“似我何如人?”祢衡说:“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黄祖大怒,杀祢衡。祢衡至死骂不绝口。有时想,祢衡纵使不喝醉,也必会如此痛骂,终不免蹈死地。以祢衡的个性,于乱世之中进入政治斗争中,必死无疑。其后追随曹植的丁仪等人,莫不若是。
祢衡死后葬于武汉鹦鹉洲头。后人有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余尝在武汉求学二年,曾于武汉长江二桥眺望鹦鹉洲,缥缈不可见。至今思之,殊为遗憾。如他日再履江城,必去鹦鹉洲凭吊一番。嗟乎。
-全文完-
▷ 进入一剑霜寒十四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