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矛盾的割裂
轰轰烈烈的2011年被时间义无反顾的抛在了身后,然而社会各方面的割裂,似乎并没有随着民间的龙飞狮舞而得到弥合,相反来自各个层面的年度总结和盘点,像沉渣一样再度从不远的记忆中泛起,更何况2012年将要面对十八大的召开,各种力量的角逐仍在暗流汹涌。
在社会领域, 据悉2010年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但在2011年里,恶性群体性事件数量回升,出现了广东增城暴乱、潮安县古巷镇等*乱,江西抚州被拆迁户炸政府机关,大连反px厂10万人大示威等,以及近期广东再爆发乌坎村群体性抗争、海门镇示威,一整年都不平静。而个体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所有社会矛盾的焦点,均集中在个人的生存空间遭遇权力和垄断资本的挤压。而社会本身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富二代、官二代的仗势欺人,耀富在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的社会现实下,无疑激化了社会的阶层矛盾。对摔倒老人是否扶持的判决,将社会道德引入一个歧途,终于在小悦悦事件中得到一次集中的爆发。
在外交领域,无论是南海主权不断遭到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小国的浸蚀,还是面对美国的封堵。不管是出于韬光养晦的考量,还是和平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大国却不敢发声,均显示了外交的被动乃至是无能。妄图以经济的发展,在外交上展现一个政治上的“例外”,在汹涌而起的时代潮流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力不从心。对外国不稳定事件的报道,是否在暗示,别人的失误就是验证自己的成功?在与朝鲜的相处中,将国家地缘政治绑在独裁体制的战车上,从而使得国家形象的软实力大打折扣。而不结盟的固化外交思维,使得中国在国际政治生活中越加显得孤立。
在经济领域,垄断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矿产品和农产品市场定价权的不断丧失,江浙制造业的衰退和倒闭,人民币汇率的大起大跌,均彰显了权力的傲慢和体制的僵化,从而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由于地方政府信息的不对称,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往往将陷阱当机遇,再次体现了地方乃至国家经济战略的缺失。
在政治上,腐败简直就是“隔墙扔砖头”,随便扔一块,就能砸倒一个。而左右派的角力,真的能将社会整合为两股势力,从而给政治生活带来点均衡吗?然而我们看到的似乎并非如此。左派和右派在一些基本立场上水火不容,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社会的割裂。左派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从意识形态到经济再到政治,不断诘难右派。同时在体制内,左派认为现有的党已经背离了马列主义宗旨,从而在理论上产生了背离。经济上认为基尼系数的不断抬高,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其原由于打开了市场这个“潘多拉”的魔盒,人性受利益驱动,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信任危机,社会底线频频突破。读书难、看病难、就业难、买房难,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官僚资本业已形成。并指责右派主流经济学家,如厉以宁、吴敬琏、张维迎等人成为多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受雇于富人,丧失了基本的社会的良心。且社会资金大量外逃,而国际垄断资本则利用金融市场股市和汇市的对冲操作卷走国内资本。贪污腐败屡禁不止,新高干子弟利用所掌握的人力资源聚集巨额财产,已经结成腐败“铁三角”。 而右派以“新自由主义者”自居,认为市场经济还是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决定,其经济理论渊源于亚当?斯密,发展于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不断引入西方经济学思想,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让市场进行优胜劣汰。并认为党权过于集中,要求按照西方的“三权分立”模式建立政体,追求民主和自由,放开党禁和报禁,乃至部队国家化。两派都引经据典,强调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渊源。妄图在现有政治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表现在现有政治实践中,以重庆模式和广州模式为代表,开启了一个在体制内将权力之争引入地方的极端恶劣的先例。
2012年,将是又一个选择之年。站在十字路口的选择,永远都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关键,一是基于对过去的和已知的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性判断,一是基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未来可预测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展望。有饽与此的任何主观臆想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行为至此,想到家里正在维修开裂的内墙,装修已经8年,当初的木头和水泥之间的裂缝已然清晰可见,就像这社会不断扩大的矛盾一样,在不拆除现有房屋的前提下,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基点,能够有效的弥补裂开的社会缝隙。不知道在新的一年里,即将召开的十八大是否有能力去将那裂开的缝隙裱糊的光鲜一点?
2012年11月3日
-全文完-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