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品茶品出人生味真善美信使

发表于-2011年12月19日 上午11:57评论-2条

上次与山城老师交谈的时候,围绕他的诗作《伤春三绝》而写了拙作《山城风雨山城情》。今天,有幸倍读了他的诗作《品茶三绝》,感概颇多,受益匪浅。山城老师的诗作,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意味。虽然老师表面上写的是品茶,实际上给人的感触是品人生。先从一品开始。

烈日炎炎夏昼长

汗流浃背案牍忙

香茗一壶长精神

顿觉浑身舒爽凉

人生短暂,去日苦多,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一种调味剂夹杂在生活中,那就是“忙”。忙得汗流浃背,忙得焦头烂额,忙得不知所措,“忙”人都有同感,那就是活得充实,生活质量比较高,而且“忙”人比那些树下纳凉的人的生命力更顽强。我们都能看见的勤劳的农民伯伯们,他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建筑队的工人叔叔们,冒着炎炎烈日,风里来雨里去,捡破烂儿的破烂王,他们也一样不敢偷懒,瞪着三轮车,穿街走巷,为了生计,奔波不息;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活出精神,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忙忙碌碌。百忙之中,如果静下心来歇歇脚,喝杯茶,不但缓解了因忙碌带来的疲劳,而且能短暂存储一些能量,便于我们轻装前进。练拳人都知道缓冲的作用,品茶的作用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喝一杯清茶,收获的是一时的“舒爽凉”,浑身舒坦,精神气爽,干什么都是出类拔萃的。其实,喝茶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中的“磨刀”时间,看似失去了滴水,实则得到了涌泉。这就是山城老师通过对人生发酵后的酒,经过山城老师的过滤、加工、加香等工序后,特制出来的富有生活哲理的芳醇的陈年老窖。

尽管“忙”,但是“忙”中有序,忙中有序,更能体现忙的实际意义。于是,自然过度到品茶的第二境界。

茗茶品级第一要

井汲不敌泉流好

水温程序因差宜

方能馨香满堂飘

茗茶,取意有“品茗”、“香茗”等意思。“品”《中华词典》: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香茗”《中华词典》:香茶。茗茶意为:仔细品茶,香茶是一种意境,别不是粗茶之意。 

如今很多茶店、茶馆都在店名里标注“茗茶”二字,但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却是茶叶中质量下乘之品。 

“茗茶”读音与“名茶”相同,但意思却与“名茶”相左。何谓“茗”?许多字典、词典和著作都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茶的通称,故有“品茗”、“香茗”等词;其二详解“茗”的意义,如陆羽的《茶经》:“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辞海》:一说是晚收的茶;《辞源》:茶之晚取者;《中华字海》:一说是茶的老叶,即粗茶;《汉语大词典》:一说是晚采的茶;《康熙字典》:茶晚取者。

笔者之见,“品级”不如“品呷”更贴切,喝茶的人都习惯“品”,而不是“饮”,既然“品”,当然是小口小口地喝了,所以“品呷”更适合品茶人的喜好。山城老师用“品级”,诗人本意应该是言茶的良莠方面了。

井水与泉水的水温有差异,也直接影响到泡茶的效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泡出一方茶。我们是山西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属高寒干旱地区,土壤大多属碱性土壤,不适宜种植茶叶。

山西的名茶可能只要“雁门清高苦荞茶”算是名茶,但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叶。苦荞麦本身在山西属于农作物,但因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在作为一种保健饮品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福建茗茶铁观音、乌龙茶、本山茶、永春佛手、水仙茶、毛蟹茶、梅占茶等,但是,用本地水泡出的茶香和异地水泡出的茶香迥然不同。要想品出真正的茶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水质到水温到程序,每个步骤都得慎密,丝毫不能有半点疏忽,否则,就会影响泡出的茶香的效果。

其实,完美的人生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一年之计在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辈子穷。一天仅有二十四小时,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最大值,没有一个统筹安排,是不会有最大的收获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都得我们合理安排。好多人感觉到生活烦恼,其原因就在没有一个合理的统筹安排,胡子头发一把抓,麻绳、草绳、电线、天线等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一时理不出头绪,揪了麻绳,带了草绳,要不牵扯到电线,惹了天线……不烦恼才怪呢。如果平时就分解的一清二楚,麻绳在什么地方放的,草绳在什么位置,用的时候,先拿什么,再取什么,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和你拨你最熟悉的电话号码一样自如,还有什么烦恼的呢?

忙中有序,有序之后,再有新意,应该是更上一层楼了。这就是山城老师品茶的最高境界:玉壶若欲常满腹,须得新浪时时添。

且饮且读日薄山

做人品茶理一般

玉壶若欲常满腹

须得新浪时时添

岁月匆匆,斗转星移,一晃就是几多年,从呱呱坠地到背着书包上学堂,到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弹指一挥间,忙忙碌碌中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了。自己由最初的牙牙学语到听到子女呀呀学语,那是一种怎样的跨越。儿女从蹒跚走路到健步如飞,做父母的我们又是一种怎样的感慨。人生何其短,仿佛和朋友在慢慢品茶过程中就感觉到日落西山,朋友也该踏上回家的路了。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既然已经到了人老珠黄的时候,害怕别人说老吗?正视现实,不服老是不行的,别再逞强了,干不了的活儿就让年轻人干去,该退位就退吧,让新人上来,不要站着茅坑不拉屎,非得让人说出来,那样就显得很尴尬。退下来有什么不好,“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退下来,老夫老妻携手漫步,享受天伦之乐,不也好吗?

人生的路漫长,我们忙中有序地做着计划经济。但是,居家过日子,生活再安逸,条件再好,没有新东西更替,生活的滋味会淡而无味。新陈代谢,大家都知道。其实,人生的道路上一样需要新陈代谢。

夫妻三茶六礼结为连理,有别墅、车子,但是好长时间没有儿女,夫妻之间的感情会渐渐冲淡。如果“儿女”出现,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虽然夫妻蜗居在斗室,如果添置了一件新家具,一下子会让蜗居增色。这就是生活,时时处处都需要去旧换新,重新更新一下系统,电脑就好用多了。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要想肚子里有货,需得试试增添新的营养,这样才不至于空虚。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真善美信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中国人讲究文化,什么东西都有文化。
酒有酒文化,烟有烟文化,连婚丧嫁娶都讲究文化。
茶文化自不相说,已经称为茶道了。
作者对茶文化颇有研究,洋洋洒洒数千言,不但把“品”、“茗”等“茶文化要素”交待的清清楚楚,而且还对饮茶之人分出了个一、二、三品来,着实让人开了眼见。
品茶品出人生的味道,想必是很高的境界了。
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汇文化与人生于一体,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推荐细品。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朋友早晨好!清晨为你送上一声祝愿:祝一天好心情!at:2011年12月20日 清晨7:05

真善美信使-回复最近妻子坐月子,我一直在医院忙。最近才回来,看到姐姐祝福,心里倍感亲切,同样祝姐姐龙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合家欢庆。 at:2012年01月05日 晚上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