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在轰轰烈烈的宣传和吵闹声之后终于上映了。我去看了一下,上座率不低,但似乎没有张导演想象的那么高,片子本身似乎也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好。看完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花6个亿来拍这样一部影片?
这部电影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而严歌苓又是根据明妮奎特林的一段日记创作的。日记和小说我都看过了,让人伤心,让人落泪。张导也感动了,于是他据此拍成了电影。他在两年前就准备拍的,只是说与陆川的《南京南京》有些撞车,所以当年就放弃了。如今拍出来一看,果然撞车,还撞得厉害。我就奇怪了:早知撞车,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呢?回过头来再看陆川的电影,我突然觉得他拍的真是不错,独特的视角,写实的风格,沉重的内容,没有香艳,没有娱乐,倒真的是一部好电影。
张导说他的电影是战争史诗电影,说实在话,反映的是战争,却谈不上史诗。所有的战争场面,被虐杀场面都似曾相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花了巨资拍摄的大场面跟冯小刚的《集结号》有区别吗?不如直接搬来用好了,可以省很多钱啊。把电影的重心搁在了华美的旗袍,精致的妆容,扭来扭去的水蛇腰上面,还是战争的史诗吗?细心的网友还找到了1988年韩三平导演的电影《避难》,说有70%的相似度。我到网上搜来一看,果然如此,内容几乎就是一样的,不过就是女人数量的多少不同而已。还有就是当年的片子质量不够好,画面模糊,技术层面上绝对比不上张导的片子。这我就更不明白了,明明就是翻拍嘛,为什么不肯承认呢?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痛。这种痛不同于唐山大地震,因为后者是天灾,是人力无法抗拒的,我们除了悲哀,并没有太多的愤恨;但南京的痛却是深入到骨髓的,是痛彻心扉的。这样的题材是容不得媚俗的,是不能拿来娱乐的。请问,有哪一位中国人能忍心看到自己的姐妹被那些不配叫做人的人蹂躏践踏?我们恨啊,我们怒啊!请问张导,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香艳,用这些被践踏的女人来做宣传呢?没有了所谓的清纯而美艳的谋女郎,没有了所谓的爱情,这电影就无法拍下去吗?据悉,美国电影协会已在其官网上将《金陵十三钗》定为r级,即限制级,要求17岁以下观众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难怪朱大可教授会批评它是情色电影。也许他说的有些过分,但即使是我,也不喜欢这群女人,不喜欢看到这群女人在被占领后的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南京城内,在宣传活动的舞台上那么肆无忌惮地扭着腰肢。她们的媚笑,她们的所谓婀娜的身影就是引不起我的美感,甚至让我觉得,那曾经被我誉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服饰的旗袍都变得不好看了。
诚然,影片中也有让人感动流泪的时候,但似乎并不能挑起影片的大梁。对于花大价钱请来的奥斯卡影帝的表演,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换一个人,化化妆,也不是就过不去。因此,我实在看不出花这6亿的必要和价值。有人说是可以让世界人民更了解南京大屠杀,好像有些牵强吧,因为纪录片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下午,找到了崔永元的《我的抗战》,有一集是《金陵永生》,讲的就是张导拍的故事。不得不感叹,崔永元做的真的要好得多。它让我们在重温这段历史时,必须庄严肃穆。哪怕是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对于这30万同胞,我们都不该也不敢有一丝娱乐的心理。
6个亿啊,真的没必要。哪怕是将来真的幸运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还是没必要。比起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来,它真的不值那么多的钱。
。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