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急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从车内望去,前方一路上,不断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若有若无于丛林之中的朴素淡雅的白墙青瓦式的建筑,化静为动、高低错落的山墙。此刻,我们意识到,有着明清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西递村落到了。
果不其然,在一座古城楼旁边,有一个停车场,下车后,我们远远就看到了西递村标致性建筑,一座建于明朝万历六年,距今有426年历史,通体由“黟县青”黑色大理石建筑的,高12米,宽9.55米,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物,纪念胡文光刺史的牌楼。
购买好团体门票,我们依次而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青石板上雕刻的西递全貌地图。
据当地导游介绍,西递位于黟县东南部,是一处以胡氏宗族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其名,一说因村西原有古驿站(西递铺);又说此处有两条小溪,奇特地东水西流,即“东水西递”故名。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
导游告诉大家,登高俯瞰全村,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房屋,如同一只扬帆的大船。
我想,正是这只从远古驶来的徽商船队,至今还在发挥着余热,吸引着世界各地观光客,为子孙们运送着不尽的滚滚财源。
据悉,该村始建于公元11世纪,盛于14-19世纪;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变,较少受战乱破坏,现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24幢, 祠堂3处。
经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官员审核,2000年底,西递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西递村,眼前依山傍水,如同自然融为一体。整个村庄整体轮廓与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特有风貌。
我们从凌云阁入,赏胡文光石坊,沿后边溪路,参观履复堂、膺福堂,进到前边溪路,看敬爱堂,过大路街,瞧瑞玉庭,绕道横路街,考察追慕堂。出来后,来到村头,又仔细望了一下走马楼。
所到之处,无不体现着古西递明清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的风采。观天井,紧凑而融通,晨沐朝阳,夜观星月,光线柔和,静谧舒适;望架梁,恢宏壮美,用料考究,形制规整,大方气派;赏雕刻,精雕细镂,古色古香,花卉动物,栩栩如生。
当我饶有兴致的跟着导游走马观花似的听、看、想着,不知不觉走完了这个小村庄。
站在村口,回味着刚踏过的这些用“黟县青”石板铺设的大街小巷,那道路两侧明显的排水沟,错落有致的街道空间,临水而建的房屋,精雕细刻的门楼、高高耸立的马头山墙、曲折蜿蜒的墙面,形状各异的石雕漏窗、置放在街头巷尾的石凳,不经意之间看到的水井和跨溪石板桥等等,让我如同品偿一杯陈年老酒,越想越感叹这里的环境雅致,宜人;这里的古老文明,如星光一样,灿烂无比,令人回味无穷。
特别让我不能忘却的,还是古朴典雅的“瑞玉庭”厅堂上的那幅‘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的“错”字楹联。
说其“错”,是因为辛苦的“辛”字分明是多了一横,吃亏的“亏”字又多了一点。
西递素有文化之乡,饱学之士比比皆是,怎么会让这样一幅错联,悬挂百年至今?听导游细说原委,方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一位成功商人胡世虎,在感受人生和经商过程中悟出的一个哲理,意为多付出一份辛苦,就能多收获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快乐,多吃一点亏,往往能获得更大的便宜。所谓“吃亏是福”,“吃小亏沾大便宜,”所以为勉励后人,他在拟此联时,特地在“辛”上多加一横,在“亏”上多加一点,正是这两个“错”字,激起了其后辈们的极大兴趣,促使他们牢牢记住了这幅楹联的真正内涵。
听完介绍,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前辈,其良苦用心的家教,并因此而流芳百世,传为佳话。
正当我细细回味,自我感觉良好,在西递拍摄完一整胶卷,满载而归之时,在酒店就餐,我准备换新胶卷,去下一站采风做准备。不想却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遗憾的事情,我所携带的相机,却不知发生了什么意外,无法下出胶卷,请教一位同仁,不想,他却帮了我一个倒忙,他打开相机一看,整个一卷胶卷暴露在阳光之下,让我后悔不已。
在这样一种心境下,吃完中餐,又匆忙坐上专车,踏上了我们的继续采风活动。(之七)
-全文完-
▷ 进入快乐一笑519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