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在禅意中
——巴东小镇听禅续篇
静,是走进巴东小镇的诸多感觉中最为动心的一种感受。
夕阳即将退去,渲染成蔼色的静谧天空,悬挂着一弯静雅的淡月。中西合璧的小楼,蒸汽微佛的温泉,弯弯曲曲的石子路,诗意般铺在一张静静的画纸上,静得出奇。我安坐在小镇禅室边寂静小花园里的休闲椅上,心神随情境而静,时间随思绪而凝,似乎只听得到自己平静的呼吸。
经历太多太久的都市喧嚣与嘈杂,感受这种幽婉祥和、清新娴静的境态,使人生的境界有着一种异样的轻盈。难怪小镇主人杨晨光先生,将小镇的追求与禅学融为一体,造就一种超然的清静禅境。
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超脱尘俗的人生境界。人从第一声啼哭始,经历风风雨雨、日月轮回的喧嚣,纵使百年生命,亦逃脱不了零落成泥碾作尘,重归宁静的宿命。班班逝世世生,空忽飘零的尘埃孕育着生命的因子,在尘埃落定的那一刻,说不清是生命是终结还是复始。故,禅师劝慰受众,一生为善,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儒家揭示王道,仁者爱人,善得天下;贤者启迪世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诠释的方式不同,但都在传递“宁静致远”的修身之法,教人珍惜属于你的那一段宝贵生命。
巴东小镇创造“静”与“禅”融合,设计者独具匠心。农家庭院、田园幽径,小桥流水,无不张扬华夏文化的静境悠远。垂钓山水,采菊东篱,都能在这里找到诗人清隐的注脚与韵味。来到这里的客人,寄情于小镇山水,发思古幽情,养时人灵气。让思想的光芒在婉约与宁静的气息中升华,以致在修身中达到至美境地。
然而,细心的感受巴东小镇的“静”,其实亦非真的由“禅静”感染,归根结底是你超然物外的“心宁”自定。尘世间众生芸芸,不可能都像禅师那样天天静座修禅,就是来巴东小镇这样高端的场所,听禅小息,也不是常人说来就来的。追求禅静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内在追求,不去自寻烦恼,不被尘世间纷纭烦杂的东西左右行为。用禅语的说法叫做“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 大概意思是说,人不能受身边的境缘和与生俱来的智慧所干扰,进入一种静寂自然的状态,焦虑烦躁的心会变得安然。这时候,对外,就不会因不切实际的妄念去攀附高枝权贵,对内,平静如水的内心淡定,就会变得进退自如。有此情境,你会卸下久捆的心灵枷锁,忘却诅咒的忽悠,忘却伤巴的痛苦,忘却俗世的谄媚,呈现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那样一份超然的生活情志。
创造一种“禅静”之境,是需要走出心灵的自我封闭的。“静”态本身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而开放的心态,却能让你赢得禅学之“静”。处在忙碌竞争,压力冠鼎的现代社会的人群,放下世俗干扰的羁绊,保持清明开放的心态,让自由、放松、醒悟占据思维领地,人的判断才会变得中肯,生活才会变得乐观。正所谓“云开山顶露,雨过竹风清”,你的不满、挑剔和敌意会随之悄然消失。如果依然用封闭的心态去纠结你的家人朋友同事,仿佛社会上谁都对不起你,那么尽管你享有巴东小镇的“静”,也难免会陷入狭窄的心灵胡同。凡是拿着心中固有的标尺去丈量评判外部世界,越量越感不平。若换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思考,就会发现你的量尺之外,海阔天空,那些值得你赞美的景致、天赋、好处,足以消融你的不满和愤怒,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万物神奇的造化之美。即使是阳台上静静的一棵小花,窗户外淡淡地一片白云,都能令你身心愉悦。这时你再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静静地来看待你眼前的生活和境遇,或许会猛然一醒,生发一种“走出窠穴,解脱悲情,大死一番,再活现成”之感,这是多么令人神往之境啊!
-全文完-
▷ 进入卢浪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