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国是 古往今来
——漫说北海道之行
对于我来说,日本北海道之行,多少是个意外。
但北海道之行的安排,是早于云南之行的。女儿去日本三次,内子也在多年前游玩过东京。此次内子谋划去北海道,我一点也不知道。快要做决定时,在电话里告诉了我去北海道的两、三缘由。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样,就有了端午节前后去了云南,父亲节当天去了日本北海道的一月两次旅行。
2011年6月23日晚从北海道新千岁机场回到香港,旅途的细节没有多少可说的;而带着多年的追问,随着这趟旅行的结束,肯定还要继续追问下去。
北海道位于日本北方,是除本州岛外,日本的第二大岛。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五分一。行政首府札幌。人口570多万,少于香港的700万人口,面积却是香港的75倍左右。
从潮湿炎热的香港,来到清爽明朗的北海道,本身就是另一种体验。
六月的北海道,天高气爽,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氤氲之气,在云山间浮动。饱满的松树与挺拔的白桦林,如出浴的少女,圆润、清新,翠黛浑然,摇曳生辉。
虽然没有七月的薰衣草漫山遍野,但一畴一陇的更多花草,在蜿蜒的绿原中,也招展绽放、明艳动人。
在定山溪温泉池中浸泡,不怀疑是电烧的热水。
面对广袤的太平洋生吃海鲜,没有香港的忌讳,也没有在国内生吃鱼虾时,如赴国难般的悲壮。这种类似的念头,我在日本的土地上,没有丝毫浮现过。尽管核辐射危机,谈“虎”色变,我也没有在家门口的那种饮食隐忧。对于我这个尝试过很多美食的人来说,生吃北海道的海鲜,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感受。虽然没有验证齿颊留香的必要,但回味了很长一阵子,却是大实话。
北海道的干净,厕所里是最容易感受到的。——因为我在入厕时,从来没有是在厕所的感觉。
北海道的街道上,没有一个烟头、没有一片废弃的杂物,甚至我怀疑没有一丝尘埃。
我试图在札幌市的街旁路边,挑剔的寻找与垃圾沾边的东西,但我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放弃了这个念头。
北海道人的礼貌,是自自然然的,多体现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们登车而去时,回头从车窗外望去,是一个还在向我们认真鞠躬的男子。上了年纪的女人,一般均有上粧,但顺和、淡雅。女人的笑容,如和服一样宁静。
年轻一族,是另一种装扮,不乏标新立异、愤世嫉俗,张扬的是叛逆、创意与活力。
走在北海道的山间与马路上,是三十年多年前的似曾相识。也没有把北海道当成日本,因为影画中,对东京的印象,实在与这里的恬淡、安逸毫不相干。
日本的文字,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说,多少是可以会意的。比如:方面,就是方向的意思;水势,就是水量的意思;停止,就完全与中文没有任何区别了。但日本文字只能看不能听,因为听是无法明白任何语音字义的。
说到日本的文字,不得不从隋唐时期的日本遣唐使说起。日本是一个善于借鉴、学习别国文化、科技、制度的民族。一千多年前,日本就多次派遣日本的精英来中国学习。带回去的文字,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在文字方面,参差了通假字后,是另一种文字的结构之美。
日本不断学习汉唐以来的典章制度,更把中土的佛教,在日本发扬光大了。日本的佛教,以禅宗一派为主。与西土印度的佛教,是有不少的差别的。日本后来衍生出来的茶道文化,私下以为,其精神内涵,是与坐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千百年来,日本就是这样不断学习中原文化。他们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到过京都的人形容,只有游玩了京都,才能体会汉唐盛世的古韵。
历史发展到近代,当庞大的清王朝病入膏肓。日本却正待中兴,他们舍近求远,开始引进先进的西方科学、国民教育与国家形态。
伊藤博文等高官对西方社会的多次考察,导致了日本上层建筑的大刀阔斧的全面革新,完成了权利的重新划分与规范。实现全民的国民免费教育,成为明治天皇治国的基本国策,并一直贯彻到现在。日本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免费的12年国民教育,使之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明治时期,确立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从此,由一个又小又穷、没有多少资源的封建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道路。
反观清朝,明治时代所对应的是同治、光绪、溥仪。从同治开始,到光绪为止,是慈禧的垂帘听政时期。这一时期,清朝庭权力倾轧、地方腐败、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接着是,中俄、中日战争,清朝连连战败。在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引发的是八国联军长驱北京,火烧圆明园。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五千年的文明,在一百年的屈辱中湮灭。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地位的转折点。
1892年7月,丁汝昌率领清朝舰队“定远”号、“镇远”号访问横滨时,日本的海上力量还远没有清朝的强大。但两年的时间,日本已悄悄赶上。
明治天皇的励精图治,与慈禧动用国库白银修建颐和园相比,已经拉开甲午战争清朝必败的序幕。
当日本人在军舰上看到,火炮身上晾晒着清朝水兵的裤衩之后,所有“远”字号军舰,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沉没,就变得更加理所当然了。
腐败、一盘散沙是国难的表面现象。愚民、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国家机器落后、典章制度形同虚设是清朝没落的深层原因。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缺乏敬畏与忠诚,我已无法考察了。
但日本国民的敬畏与忠诚却是由来已久。
明治天皇驾崩后,乃木希典将军拜会了当时的皇孙裕仁,并赠与刀剑。乃木希典是裕仁最敬重的人,裕仁崇尚武力也发端于此。两天后乃木希典与妻子为明治天皇殉死。这对裕仁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从此,敬畏、忠诚与武士道精神在整个日本弥漫。裕仁登基后,把明治宣扬的军国主义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
也是在这个时期,昭和年代的大东亚共荣,使整个东南亚处在了水深火热中。
不知道为什么,在以上画面的重影里,我看到的是天朝子民的奴性、麻木与残败。想到的是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里围观的民众、《药》里蘸着血馒头的人与《阿q正传》里画圆圈的阿q…….
不过,我还是很向往清末民初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有当时中国统治精英们的洋务运动;有以康梁为首的公车上书;有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有孙中山领导的无数次屡败屡战,走向共和的武装起义;有摧枯拉朽般的五四运动……
当你啸吟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想象着谭嗣同振臂一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容就义于菜市口时,你能不为之热血沸腾吗?
当你传诵汪精卫:“慷慨歌燕市,
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你能怀疑汪精卫当初对江山社稷的赤诚吗?
孙中山先生对共和的执着,使近百年来,国民对政治家的情怀,多少有了一点点敬仰与寄托。私下认为,孙中山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不仅仅是追求三民主义,而是对国家形式的整体设想,并且终身践行。
中国目前表面是贪腐、贫富悬殊问题,实质是国家体制、法制的健全完善问题。在表面繁荣的后面,体制危机一直煎熬着当今亿万中国国民。
五四时期的口诛笔伐,完成了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这也为几十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埋下种子。
在国弱民弊下,清末民初的仁人志士们,有尊严被凌迟践踏的痛心疾首。出现了摧毁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焦躁行动。
四十七年后,毛泽东带着陈胜吴广的鲁莽、刘邦的权谋、项羽的霸气,把五四运动的幽灵,化为一团火,燃烧到了整个中国。
从此,没有信仰、没有宗教。传统文化丧失、伦理道德沦落、公义廉耻湮灭……这些,都是文革后遗症彰显的结果。
然而,旧的道统被摧毁了,新的文化并没有建立。这就有了今天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就有了今天理直气壮的“小三”、就有了今天共养情妇的高官们……
是的,由北海道之行,谈到清末民初、谈到文革,谈到眼前的光怪陆离,未免太不着边际。但以上事件的成因,都与日本这个国家有着大小不同的关系。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汪精卫、蒋介石、鲁迅……这些许许多多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他们怀着救国的理想,都到过日本。
在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史上,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东西。这些说不清楚的东西,甚至可以上溯千年以上。
中国避谈文革;日本避谈军国主义。这是两国相似的地方。在昭和新山脚下,看清秀的山峦、在小樽品鲜,遥望没有风浪的太平洋,我为这种相似感到深深的担忧。
我对日本向无好感,这种向无好感,来自于童年的耳闻目睹。祖父三十年代做邮差,踩过日本皇军埋下的地雷。文革前后,电影里大部分是抗日战争中日本人烧杀抢掠的画面。
现在两岸三地的年轻人,有“哈日”一族。他们没有历史的负担,何况记忆已经淡忘,历史正在久远。
回到香港的第二天,新闻报道北京暴雨,整个城市一片泽国。网民调侃说首都有了“故宫看海”、“机场观澜”的新燕京八景。北京水务局解释说,北京地下还有明朝的排水系统在发挥作用。我不知是为五百年前的明朝感到自豪,还是为如今有鸟巢体育馆的北京感到悲哀。据说,东京地下建造的是空间高五十米、畅通无阻的宫殿式排水枢纽。北京地下是何状况,最近的水浸似乎说明了什么。
311日本大地震,海啸肆虐。日本人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举世震惊。
看到日本大地震的连续报道,我想起一句诗: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他们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家园。
我们国家的国民,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中产人士与家庭有移民倾向。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决绝,背井离乡,去国求孤?
当今社会从上到下,奢谈软实力。我在大陆到处寻找这种东西,而终不可得,反而到了日本北海道却时时可以感受到。
希望我们国家的当权者,正在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软实力。——软实力才是真正的实力。
旅行,是一个行走者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体验。
虽然这些感知,离北海道之行渐行渐远,但思维的行走,却是更加绚丽多姿了。
中国地大物博,风光在哪里?
我期待着下一站:——曲阜的碑刻,或者,马王堆的竹简……
我相信行走的力量。
在我伫窗凝视云天时,我的心还在天马行空。
旅行,除了享受脚下的清风,还应该满足心灵的洗涤。
北海道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之旅,虽然短暂,却是自身心灵一百多年来,中、日两国刀光剑影、波澜壮阔的的时光穿梭。
由北海道说开去,我的心海一片澄明。
2011年6月26日星期日 草于香港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定稿深圳
-全文完-
▷ 进入古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