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邻里之间东洲一道泉

发表于-2011年12月06日 中午12:39评论-2条

自从在城里买了房,妻就准备了不少拖鞋,夏天用的,冬天用的,大人用的,小孩用的,除了一家三口自用之外,还预备了客人来访时使用的,垒起来有一大堆。有人来家作客,尽管一个劲地声称“不用换鞋”,但上门者都很知趣,换鞋的意愿相当坚决,大约是“知彼知己”,不想给主人增添跪擦地板的麻烦。

由此想到,现在去私人住宅造访,除了要敲开一扇厚实的防盗门,还要迈过换鞋这个第二道坎,进门换鞋已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进人家的门,如果不主动换鞋,就让人觉得没有修养。主人也习惯成自然,总是用拖鞋来迎接客人。接着是泡茶、削水果等一系列程序,交谈过程中有说不尽的客套话。“瘾君子”如果想抽烟的话,须得看看女主人的脸色。上人家一次门,既要做精神上的准备,又要做物质上的准备。有人说:城里人没有串门的习惯,来访者大都“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并非言过其实,同一楼道的邻居“老死不相往来”者比比皆是。

农家人的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母亲住在乡下,我常回家看看,每次回家,总有些隔壁邻居三三两两地前来坐坐,我端个凳子,递支烟,和他们随意地聊些家长里短,无拘无束,没有敬茶的那套礼节。有带着小孩的,母亲随意给他们塞些糖果之类的东西。有时,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乡下的一切一直是拜托邻居的。可母亲住了一两天就嚷着要回家。她说:“你们都去上班了,我就象关在笼子里一般,好个不自在,还是乡下好,每天都有人串门,热闹着呢。”

事实也真如此,母亲一个人在乡下,我不用十分地操心,邻居们常来常往,她不寂寞,平时要买点米啦,菜啦,或缺了油盐酱醋什么的,自有邻居们为她捎带。偶尔有个头痛发热的,邻居们也会主动帮她去买药。有一次,母亲发高烧,我接到邻居的电话,匆匆赶回家一看,母亲已经挂上了盐水,邻居已然为她安排妥帖了。

我们在城里,一下班便“躲进小楼成一统”,邻居之间互不搭界,很少有沟通的时候。同一单元的人,上下班时偶然在楼道里照个面,道声“上班了?”“下班了?”便再没有下文了。这倒不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缺失,而是城里人自制的“牢笼”让各自生分了。嗨!人们越来越精致的家装,反倒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这其中的孰是孰非,我说不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金子川推荐:金子川
☆ 编辑点评 ☆
金子川点评:

朴实的文字如聊家常,但道出了特现实的社会现象。可是就算怀念或者喜欢农村的生活,也无法打破已经俗成的楼牢生活。不信,如果哪天谁突然热情起来,一大早就把整个单元楼上楼下串个遍,大家一定会不舒服同时也会认为这人脑子出了问题。其实农村也好,城市也罢,单纯就邻里往来而言还要看个人习惯。自在就好,适应就好。欣赏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金子川-评论

欣赏了~~加油!(:012)at:2011年12月06日 中午1:37

东洲一道泉-回复谢谢金老师,祝你愉快! at:2011年12月06日 下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