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时候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原因是家里穷,没有新衣服给我们穿,所以妈妈每每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打消我们的物质欲望。
小时候几乎没有不识字的记忆,从咿呀学语我就会背诵那些我并不是很明白的唐诗宋词了。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自己才5岁,是托了人才能去上学的。报名的时候接待的老师好声好气地问我会什么,我说我会背诗,于是背了一首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老师看着这个童声童气小人儿愣愣的,好半天才问是谁教我的。我想也许那个老师并不知道苏轼的这首词。
我的童年是寂寞的。从爷爷过世以后,我就特别喜欢一个人独处,于是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记得那时候爸爸妈妈都有书报费,从起初的每个月4元钱到后来的20元钱。我们家的这笔钱从来都是专款专用,无论生活多艰难妈妈每个月都会去书店买书给我们看。我记得爷爷刚去的那阵子最喜欢看鬼狐的故事(我妈妈从来不买这样的书,都是借来偷偷看的),那时候特别希望有鬼魂的存在,那样我就可以再次见到爷爷,我喜欢一个人待着就是觉得如果爷爷想来看我,不会因为别人在而不能现身。
妈妈买来的书根本不够看,往往一本书看了好几遍,几乎都背得下来。于是我就去看爸爸妈妈看的书,因为不认识的字太多就学会了查字典。我记得好象是7岁的样子吧,我发现市场上有连环画租给人看。就把爸爸养的观赏鱼拿到市场去卖,有了钱就坐在书摊儿旁看书。经常是市场散市了,我找不到自己的鱼缸了,所以爸爸妈妈总是嘲笑我这个小生意人。那个暑假我赚了十几块钱,看了一个月的连环画,真是开心!
再后来家境好了一些我开始有零用钱了,虽然很想买好吃的东西,但总觉得东西吃了就没有了,还是买书划算,可以看一辈子。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我经常把饭盒落在学校,所以妈妈就不给我带饭,而是每天给我两元钱叫我在外面吃。那时候的书只要两三毛钱一本,于是我把午饭钱都省下来买书。这样的结果是哥哥和爸爸经常给我钱,几年下来我的午饭变成了几个书架的书。我记得《东京梦华录》、《古文观止》、《纳兰词集注》、《李清照集校注》、《史记》还有好多书都是那个时候买的。用我妈妈的话我象一只小猪,一头扎到书堆里就出不来了。
再后来有一个同学集邮,他看到我有很多零花钱就对我说,他可以把我的钱变得更多。于是我开始学着集邮,感谢那位姜同学让我认识到邮票的美丽和价值,当然集邮赚到的钱除了继续投资都买了书。
参加工作以后买书经常是几十本几百本的买,但是遗憾的是买的多看的少了。所以经常自嘲地说,趁现在有钱多买几本老了慢慢地看。
这么多年天南海北,见的人也着实不少。每每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去掂量身边的人。看看饱读诗书的人是不是真的气质华美。说实话,并不尽然。追究原因,我以为学问的丰富不能离开人格修养,缺少高尚人格的饱学之士不可能拥有华美的气韵!
-全文完-
▷ 进入丁若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