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动“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守拙生

发表于-2011年11月30日 凌晨1:32评论-2条

今晚看浙江电视台,得知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杭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一连三晚上9个小时,一千几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场场爆满。总制片人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做客“新闻深一点”,谈他对昆曲的认识,直接与观众对话。

白先生自称是“昆曲 义工”、“ 义工队队长”, 由于他对昆曲这一传统艺术的热爱,组织两岸三地的艺术家,排演昆曲《牡丹亭》,在台北、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和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反响巨大,使这一古老艺术为更多的人喜爱。最令人感动的是,面对中国戏曲这种高雅艺术濒临衰落的困境,白先勇先生以75岁高龄,每到一地,不辞劳苦,都要利用他作家的身份为昆曲《牡丹亭》造势。他到杭州后,到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做讲座,给当代大学生讲昆曲艺术,让昆曲走进大学课堂,让年轻人认识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把这一民族艺术发扬光大。他对传统艺术昆曲《牡丹亭》是那样地执着。

昆曲《十五贯》在上世纪五十年轰动京城,风靡全国,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一部戏救了一个剧种”。现在,青春版《牡丹亭》又在台北引起轰动,在北京、上海和杭州受到人老观众和新观众的欢迎,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很风靡,白先勇先生做“义工队长”功不可没。但白先勇先生很谦虚,他没有自我表功,看得出,他老当益壮不懈努力的付出,全出于对昆曲这一民族古老艺术的由衷的热爱。因为太爱这个国家了,太爱这个国家的古老而高雅的传统艺术了,所以甘愿付出余生而无悔。

白先勇先生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敬仰的作家,你看他谈吐的儒雅,谦和而平易的神情,对人就产生一种磁力,这是真正的中国文人、中国作家。他对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讲,“昆曲很美!你们是学美的,能不去看吗?”你看他讲得多好,发自内心的,多真诚。鲁迅先生讲文学名著时曾说过一句话:“伟大也要人懂。”我套用这句话,说:“传统戏曲之美,也要人懂。”但愿更多的年轻人能认识昆曲,并喜爱上像青春版《牡丹亭》这类高雅的民族艺术。有更多的像白先勇先生这样呵护祖国传统艺术的“义工”出现。

拙生2011、11、29深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戏剧是中国的国粹
戏剧的美学意义非常深远
曾经听于丹在电视里讲解过《牡丹亭》
那时我也就喜欢上了
传播艺术,白先勇先生自当功不可没
欣慰的是当今盛世文化得以发展
当代戏剧精神的演变也让人得以看到它的辉煌前景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问好老朋友,拜读佳作,请茶!at:2011年11月30日 晚上7:44

守拙生-回复问好文清! at:2011年12月01日 晚上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