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大地,鲜花盛开,满目苍翠。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无比憧憬和向往,我和单位同事一行来到湖南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追寻一代伟人为革命为之奋斗的光辉足迹。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参观时的那份虔诚与兴奋、那份敬仰与激动、那份依恋与不舍,至今还萦绕在我心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我儿时从歌曲《东方红》里学到的歌词。读小学后知道了韶山是毛主[xi]出生地,就是我心中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初中从毛岸青、邵华合写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一文中,进一步了解到了毛主[xi]在韶山的不少亲人,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少年来,韶山,这个曾经是中国极为普通的乡村地名,与延安、北京一样,成为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那天清早,旅游中巴车载着我们从长沙直奔韶山而去。一路上,群山绵延,山峰不高,山上植被茂密,树木葱郁。在一座座山之间形成一道道平缓的弯谷,民房依山而建,房前一块块稻田插上秧苗已有些时日了,稻子长得生机盎然,绿油油一片。给我们当导游是一位美丽的湘妹子,她用甜美的声音讲述着毛泽东的一个个神奇故事,全车人悄无声息静静地倾听着。那些新奇生动的故事,使我对毛泽东更加充满了崇拜和敬佩。
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冲。这里群山环绕,山峰秀美,树林青翠繁茂,绿郁葱葱;故居前有一口清水塘,荷叶碧绿发亮,几朵荷花鲜艳地竞开着,四五只鸭子悠闲自在在塘中游来游去;故居后山势不高,延绵起伏,苍松翠竹紧紧簇拥。进入毛泽东故居参观的游人摩肩接踵,在老远就排起长队,缓慢向前蠕动着。
毛泽东故居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堂屋大门上端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大字。1893年12月 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他在这里启蒙念书、放牛打柴,生活了17年,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10年毛泽东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尔后开始了血雨腥风的革命生涯。在解说员的讲解中,我们依次观看了毛泽东少年时一家人生活的堂屋、毛泽东父母及其兄弟各自的卧室、伙房、畜圈房,黑瓦泥墙,土灶木床,简陋异常。睹物思人,我脑海中立刻回想起毛主[xi]逝世后全国人民悲痛欲绝的场景。1976年9月9日,当毛主[xi]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举国上下,山河含悲,我也亲眼目睹城乡普设灵堂悼念,老百姓撕心裂肺哀哭的情景。人民对毛主[xi]的感情,之所以比天高、比海深,就在于他胸怀报国之志,为解救中国劳苦大众,敢于赴汤蹈火,舍生取义,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直至革命理想最终实现。所以,不管经历多少沧桑岁月,无论经历怎样风尘遮蔽,毛主[xi]的光辉形象永远与日月同辉,与天地永存,人们将世世代代缅怀他。我这样想着,思绪的阀门刚打开,后面潮水般的人流涌了进来,我被“推”到了下一个景点。
紧接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广场占地8万多平方米,是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修建。主[xi]铜像座西南、朝东北,主[xi]身躯伟岸,身着中山装,双手握书卷,双眼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铜像基座⒑1米高,寓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日成立;铜像三列台阶,中间八步,寓意毛泽东享年83岁;铜像身高6米,意为毛泽东有6位亲人为革命献身。在铜像基座上,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大字金光闪烁。我们买了花圈,怀着虔诚而又激动的心情,毕恭毕敬来到毛主[xi]铜像前三鞠躬,并顺着铜像绕行一周,心中默默祈祝国家和谐平安、百姓富足幸福!
滴水洞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导游说非去不可。1966年6月18日至6月28日,毛泽东主[xi]曾在这里隐居了11天,此次的行程颇为神秘,而且个中原因至今也不清楚。我猜想,一定是他老人家在思考忧国忧民的头等大事。
“太阳最红,毛主[xi]最亲……”回到旅行车上,mtv又在播放红色经典歌曲。通过一天的参观领悟,再听这些歌,给人感受的确不一样,那引人怀想让人回忆的歌词,那优美动听摄人心魄的旋律,既是对先辈的怀念,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车子缓缓启程离开。别了,韶山!我一生向往的地方,下次还会来的。
-全文完-
▷ 进入春江水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