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名词,首先流行于大都市的白领阶层。这对于处处都讲客套的农家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在闭塞的乡村里,早已存在着这种模式,我们海门人的“吃扛柜ji”就是一种典型的原始aa制。所谓“吃扛柜”,就是聚餐的费用平均分摊,像几个人一起扛柜子那样均衡使力。
在三十多年前,我们海门的农村,朴实的村民们在农忙过后歇着的时候,常有人牵头组织一次聚餐,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菜肴很简单,“地皮小菜”遍地都是,品种也多,随手采摘些就够丰富的了。荤菜嘛,下河去捉几条鱼不是难事,关键的是肉类。当年猪肉在城里是需要配给的,也贵,记得是七毛五分一斤,而山羊肉要便宜多了,大约是四毛多一点。所以农家人“吃扛柜”一般不用猪肉,我们海门农村家家户户都饲养山羊的,只需从一户人家的羊圈里牵一只出来宰杀就可以解决荤菜的问题。再备几只热水瓶,去代销店(当年商业总店在乡间设的销售点叫代销店)舀几瓶老白酒(我们海门的米酒),便能痛痛快快地豪饮一番了。土生土长的地皮小菜当然不需要钱,河里捞几条鱼也只需花些功夫,结算时只要支付羊钱和酒钱,再加上少许的油盐酱醋钱,费用按人头平均分摊。因为价格便宜,一般人家都能承受。
我十多岁时看到过一次“吃扛柜”,那次是在我堂叔家举行的,宰的山羊就是堂叔家饲养的,参加者共8个人,正好一张方桌。那天,他们从午后开始就着手准备了。西邻的老五带着两个人下河去捉鱼,堂叔亲自操刀宰羊。此时,早有人在土灶上烧开了一锅开水,倒进大缸里备着,堂叔把宰杀的羊投入开水浸泡,然后利索地蜕毛。羊毛蜕光后,只见他用嘴咬住羊脖子上的刀口使劲地吹气,白白胖胖的羊身便渐渐地鼓了起来。因为羊身上还留有许多毫毛,需要用刀片刮掉,所以需要吹气让羊身鼓了才便于处理。然后是开膛剖肚,从羊肚里掏出的羊油、羊肠、羊肝等盛了一大脸盆。堂叔说,羊毛和羊油是可以出售换钱的,羊肠加工后还可以用作香肠的包衣。
一只羊可以做好几道菜,主体是红烧羊肉,另外加上羊肝炒大蒜,羊蹄煲鲫鱼,羊血加豆腐煮汤,再配上几个炒素,就足足可以放满一桌子了。红烧羊肉是我们海门的一道名菜,因为海门山羊只吃鲜嫩的青草,可谓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这比我们人吃的东西还环保呢,所以烧制的羊肉膻而不腥,肥而不腻。我看到堂叔烧羊肉的时候先用开水汆一下,然后按比例放入酱油、糖、米白酒,生姜等佐料。大火烧开以后,再用文火慢慢地煨,这样焖在大锅里大约个把小时,羊肉的香味就慢慢地从锅里渗透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直叫人口水咕嘟咕嘟地往肚里咽。羊肉出锅时,洒上一把切碎的大蒜叶,那个香啊,直扑鼻子。
聚餐的场合,气氛分外热烈,常常会引来一大群人围观。我们海门人没有猜拳的习惯,喝酒讲究平衡,一样大的碗倒一样多的酒。在同样喝那么多酒的情况下而不醉,才显出真正的酒量,这也是一种aa制的体现。当然劝酒的办法也是有的,那要花费很多的口舌,所以酒席上你一言我一语,就看你的发挥如何了,那个热闹劲常常把围观的人逗得乐不可支。那天吃扛柜,堂叔的酒量最大,他充当了酒席的主角,成为最为活跃的人物,西邻的老五是被灌醉的。
当年的“吃扛柜”是一个难得见到的场景,也是难得空闲的农家人忙里偷闲争取来的一种快乐。
-全文完-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