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奉命去采访一个山里女人。
山里女人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甚至可以说很平凡,平凡得像山中一棵不知名的小树。但她的闪光之处就是对自己认定目标的执着追求,以及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从21岁那年结婚开始,她便响应政府退耕还林的号召,跟着丈夫在山里承包了一大片荒坡,夜以继日的开垦,尔后种上了桃、李、梨板栗等多种果树。
站在我面前的她,看上去二十四五岁,长得高大结实,脸庞端端正正。我只能这样来描述她,我觉得,任何华丽的辞藻用在她身上,对她的质朴都是一种亵渎。
山里女人的生活无疑是极为艰苦的,她和丈夫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购买果树上。最后钱还是不够,女人咬咬牙把结婚时买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全卖掉了。现在家里空荡荡的,没一件值钱的东西。每天早饭后,她和丈夫就来到荒坡,不是栽树,就是护理树苗。中午不回家,将带去的干粮或冷饭冷菜在火上烤烤将就着吃。
当山里女人告诉我这一切时,语气是那么舒服、平和,仿佛在讲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在她脸上看不到一点生活重压下那种沮丧和灰暗。她始终带着笑意,那是一种灿烂、明亮而又柔和的微笑。看到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对生活再悲观的人也会重拾信心。
她丈夫开始并不赞成承包荒坡,说是太艰苦,山里女人对他说,没有苦哪有甜,没人栽树哪有瓜果飘香的喜悦。她对丈夫说:到了果树丰收的时候,我们在山林里盖座别墅,房内装修得像宫殿一样,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屋外鸟语花香,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最后丈夫以最开明的方式接受了妻子的固执。在丈夫眼里,女人的执着也许就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每天傍晚,山里女人下山时,她都会和着清风的节拍,哼着自己才能听得懂的曲子,像小鸟一样高兴的回到家。
家里没有电灯,山里女人点着很原始的桐油灯。当三岁的儿子睡着后,她便搬个小凳子,在油灯下纳鞋底,或缝补衣裳。橘黄色的灯光映着她恬静的面庞。也许她正遐想着荒坡未来的美景,顿时,空荡荡的屋内便弥漫开了阳光般的笑容。
这笑容感染着她丈夫,更感染了我这个远道而来的陌生人,使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由眼前的山里女人,我想了很多很多。
如今,对不少的城市女人来说,这世界真是充满了痛苦:额头上多了一条皱纹;脸上多了一个斑点;肚子上多了一块赘肉;满橱的衣服却找不到一件满意的;不浪漫的丈夫在重要的日子总忘记给自己送花……生活在愤懑、焦虑、怨天怨地的城市女人中间,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朴实而又面带笑容的山里女人,想起她那份对生活的执著和纯真的快乐。
-全文完-
▷ 进入咏汩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