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作者应如何作文明然

发表于-2011年11月23日 中午2:52评论-3条

近日读香港中文大学马楚坚博士撰写的《朱门都昌学派——儒学与都昌文教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稿,他对于“文”之一词的解释,引经注典,阐释得全面透彻,我沐浴其间,不由眼前一亮,精神一震,心胸顿时豁然开朗,过去以来存于心中的诸多困惑便如茅塞顿开,一一迎刃而解。由此及彼,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今的作者作文,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一种心态,作为一个为文者,应该如何在这天地间作文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文学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人类自从发明了文字便跟随着诞生了人类文明,也就有了后来的文化、文学一说。关于汉字的起源,在中国有一个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得最为普遍。不过纵观中国汉字的历史,从最早用刻画符号来记录事件到今天,大概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了。

马博士在文中借古烁今有这样的一番论述:“《易?贲》云,文明以上,人文也。何谓人文?人,指获得文德之教,即由于受文化教育而成为理想之人,理想之人性。文,古通纹,可释作饰也。《太玄经?玄掜》作文为藻饰。引申为‘文’乃是为人表达个人性情的方式。《易?贲》又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此,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人文之义为教化,表达文而化之之意义,即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文化。故此,我们现当代的那些为文者们要真正地体解文化这两个字的内涵,切实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创作。

文化,这两个字说白了就是告诉我们,将文字组织起来成段成篇使之成为文章,尔后用文章来作依据启动人类的思维,扫除和消弥人类的愚鲁,化解这原本混沌的世界,达到人与人之间传递知识,开启人的智慧,达到教化人的效果。这就是文化的功效。

说过了文化,我们再来谈谈文学。何谓文学,在我看来它很是简单。一为文一为学,文指文字文章,学指学习。人类知识得以传播的主要要途径就是文字,人们通过对用文字组织起来的,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的学习,增长自己的识见和才干。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会让人懂得很多的事物,了解个体原本陌生的领域,在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中会产生自身的感知和体悟。于是,我就把这通过对文章学习的过程叫做文学,而最终亦用同样的方式将认知的过程和感悟记录下来的行为,我们又把他叫做文学创作。这就是我对文学一词的粗浅理解。如若再说深了,我自己也不懂,怕朋友们见笑。

前面,我们已说过文化的功效是用来教化人的。那么,我在这里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何以为“教” 呢?

不难设想,人在后天的培养中,无论是东、西方人的思想,还是释、道、儒及基督教义,无不是劝人们要富有同情心,是劝人向善的。在我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善之一字更是倍受推崇。那么何以为善呢?给善的注脚有很多。比如说人生有八个字不能忘,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还有什么百善孝当先呐等等,不一而足。

话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那个“教”字是怎样组成的。“教”字拆开来看,原来它是由孝和文两个字组成的。从这里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使用文字组织来教化人类的目的是用来教人向善的。因为“教’之一字就是说明人类必须用文字来传递孝心与道义的。这就给我们的道德文化设置了一条我们大家都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由此,我们不难想到,作为一个为文的作者,应该自觉不自觉地遵守这个约成俗定的规矩而不能逾越。

曾经有位文友要我就他的一个作品写个短评,初时,我极力说自己的见解不精到,坚决推辞不受。可他穷追不舍,大有决不放过我的味道。无奈之下,我对他坦言相告,这个短评我不是写不来,而是不能写。因为你的那些个文字偏离了正常的文道,逾越了为文者理应遵守的道德底线。如果我昧着良心说好话,读者会说我低级下流,狗屁不懂;如果我拿出良心说真话,必定会招致你对我的不满甚至是怨恨。你说我何必呢?这短评是写还是不写?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写。

鉴于以上的综述,我个人认为一个作者应该用平和、客观、正直的心态作文。要做就做道德文章,要做就做一个有道德的为文者。这是我为文几年来的一点粗识浅见,让朋友们见笑了。打住。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作者应该如何作文,只有用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去看待事物,
去公正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文章。深有同感。
写作之人一定不可为了取悦读者,吸引观众眼球而写一些不能入目的文章,
真正的文章要有教育意义,要有可读性,要有真情实感,才会打动读者的心。
很好的主题,可惜论据不是不是很充分,对于该如何作文只有一句话带过,
不足以解决读者的好奇心和写作需要。期待更好,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3]个
亦源-评论

学习了,问好!at:2011年11月23日 下午3:45

明然-评论

鉴于以上的综述,我个人认为一个作者应该用平和、客观、正直的心态作文。以提倡道德文化为己任,以开放、开阔的胸怀,以诚挚朴实的情感,以精准、独到的识见作文。要做就做道德文章,要做就做一个有道德的为文者。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敢以铁肩担道义的文学作者。这是我为文几年来的一点粗识浅见,让朋友们见笑了。打住。at:2011年11月23日 晚上8:45

文清-评论

夜静了,来看看朋友,睡了吗?晚安,好梦!at:2011年11月23日 晚上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