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最美的季节,牛羊欢奔,青草低语,群山如牧民起舞,河流似哈达飘拂原野,随着风儿带来草原气息的高亢悠长的蒙古长调的,仿佛天籁之音降落人间。
从小生长在茫茫草原,草原大多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烟。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开始草原人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接触过草原朋友的人就知道我们是热情好客的。
生长在草原上自古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以来,草原的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尤以最具特色。
草原的蒙古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你可以不懂蒙语,我也不懂蒙语,但是生长在哪里,却无法不为蒙古族长调所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蒙古族长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草原的蒙古长调作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口传文化,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那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无愧为蒙古族音乐之魂。
从前,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牧民,和一匹聪明的白马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一天,白马突然病死了,苏和非常难过,总盼着白马能再回来。一天晚上,他梦见白马回来了,对他说:“你不是在想我吗?那就用我的骨、筋、尾做把琴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第二天,苏和按梦里说的做了一把琴,并在琴杆顶部精心刻上白马的头。琴声和白马的叫声一样亲切、动听,后来人们便给这琴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几乎家家都有。马头琴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光人们爱听,就连骆驼听到这琴声都不肯走开。黄昏,晚霞慢慢染红了草原,牧人们就会坐在蒙古包前奏起心爱的马头琴,圆润、浑厚的琴声像在诉说草原上优美、动人的故事。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那个隧道是时间的记忆。据说,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今已是蒙古国宝级的艺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呼麦其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呼麦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产物,在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
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
呼麦: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之类,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技术高超的“呼麦”演唱大师可以用二声部来演唱徐缓的长调、急速的快板或世界名曲。一般来说,“呼麦”的低声部是一个持续的低音,但有时也可变化音高,而高声部是一条波浪起伏的旋律线,它有时有词,但常常是无词的。这种唱法能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骑在马背上,天地多宽广,一首牧歌百鸟来伴唱。草浪上浮现着银色的毡房,云水间辉映着彩虹和牛羊。我爱这蓝色的湖泊和山岗,我祭拜这神秘的敖包和上苍。我心中的赞歌永远为你唱,我那可爱的游牧故乡!
住在草原上,心情多舒畅,一句祝福让百年吉祥。宁静中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无言中传递着激情和善良。我爱这蓝色的湖泊和山岗,我祭拜这神秘的敖包和上苍。我心中的赞歌永远为你唱,我那可爱的游牧故乡!
一首乌兰《游牧故乡》献给来草原的朋友们, 蒙古朋友们端着马奶酒和哈达站在了蒙古包外,对你们唱起了迎客的歌曲。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到来了你才能知道传言不虚。虽然听不懂蒙语,不过音乐是心与心的撞击,草原人的歌声浑厚沧桑,蒙古长调和拖音在沧茫的天地间显得如此动人心弦。端起马奶酒,弹酒向上敬天,向下敬地,抹在前额敬父母,然后一饮而尽。马奶酒清香醇厚,回味悠长。
欢迎大家来草原,等你来草原,陪你看草原……
-全文完-
▷ 进入gaogao高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