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缘何想家麻利

发表于-2011年11月22日 上午10:21评论-2条

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叫《想家的时候》,歌曲开头一句便直奔主题“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其实我以为,这话可以从两种含意去理解,如果因想家而失眠,进而达到辗转反侧、夜深不寐的地步,这是深层次的想家;如果因什么事而无法入睡,进而胡思乱想,想到了家,这是浅层次的想家。

我最想家的经历是刚上初中的那年(19*4年)。那年8月,我离开生活了十三年的家,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生活的环境。面对起早贪黑的学习、做操、跑步的紧张生活;面对早晨窝窝头、中午高粱米饭、晚上玉米粥,且吃不饱的单调的伙食;面对自己在全班年龄最小、又内向、不会交往的人际关系,自己一时无法适应。

那时,班主任老师要求特严,几周才允许回家一次,所以想家的滋味时常涌上心头。尤其是夜间到宿舍北面的露天厕所方便的时候,只要一抬头便看见了北斗星,再向远望一眼,便想到了正北三十里之外的家乡。那时候还没有“抬头仰望北斗星”、“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样的歌词,但我心中却明明有了这样的感受。于是回房躺在炕上便开始想家,要想的事好多好多: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想朝夕相处的童年伙伴;想开心有趣的游戏;想家中那头欢蹦乱跳的小骡驹;想美丽的菜园;想缸里的咸鸡蛋 ……

那种想家的滋味是锥心的,是催人泪下的。

后来,初中毕业了,参加了国防施工(1972年),也有想家的时候,但这念头一闪即逝,它常常被紧张的政治学习、繁重的体力劳动冲淡了。

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几口人朝夕相守,想家也就无从谈起了。

家中收入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常驻人口也在不断地变化。1978年,添了女儿,两口之家变成了三口,19980年添了儿子,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1997年,女儿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她走了,常驻人口又由四口变成了三口,1999年儿子也考上大学走了,家中常驻人口又恢复到了原始状态的两口。2006年,老伴内退,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也走了,此时,我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是闲着无事,觉得对不起宝贵的时光?是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创造一些价值?也是因为讨厌了一个人孤苦伶仃、自己伺候自己的无聊的日子。于是借单位没有正式上班,秩序混乱的当口,我也离开了这个家,来到北京找了个不算挣钱、但不用自己伺候自己的地方住了下来。

如今的家是个什么概念呢?是一个优质的防盗门关住了八十二平米的居室,里面住着电脑、冰箱、电视、厨具和一些衣物。这就是家了,不是空巢的家,“空巢”的家里还有儿女远走高飞后的老两口,咱这只是空壳的家,没人居住的家。

过着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日子,偶尔也有几分惆怅上心头:想当年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红火场面,想而今天各一方的家人,想女儿居住的那个小区和她理想的家,想儿子还没有入住的那所楼房的样子,想老伴工作的那个美丽的校园。

然而,这些只能算作思念亲人,已经算不上想家了。

当然,每逢春节,当一家人又齐聚故乡,到老家喜迎新春共享天伦的时候,那个八十二平米的楼房便又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家了。

不知为何,明知道如今老家的家中已是空空如也,可我有时还会想家,这或许就是故土难离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麻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想家的孩子在深夜里久久不能入睡,回想起离家的经历,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又涌上了心头。
缘何想家,说不清,道不明,或许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对家乡的共同思念吧!
在这个充满思念的夜里,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思绪去想念我们的家乡,去怀念我们的亲人。
欣赏朴实感人的文章,情意真诚,令人感动,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11月22日 晚上7:35

心无垠-评论

(:029)(:003)呵呵~~我看有个老窝比什么都重要哦~~~【19980年添了儿子~~~】呵呵~~~这笔误哩~~~散文要写好,还要浓缩精炼哦!加油哩!at:2011年11月22日 晚上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