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难得多见的朋友们麻利

发表于-2011年11月22日 早上9:31评论-2条

难 得 多 见 的 朋 友 们

(散文)

北京西站真是名不虚传的亚洲第一大站啊。进站一看,一个接一个的候车大厅、豪华的设施、永远不断的客流,真让人眼睛发亮、目不暇接啊。然而我更迫切要见到的却是宇飞(我的女儿)的同事们。

宇飞不停地张望,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搜寻着。一个很年轻、长得很苗条很秀气的女孩笑容可掬地朝我们走来了,又一位中等身材、年轻干练的小伙子走到了我们身边,他们和宇飞寒暄过后便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姑娘是宇飞同一办公室的张中萍,小伙子是宣教中心办公室的张友谊。虽然初次见面,但他们却让人感到很是亲切。他们年轻有朝气,他们很忙,要为这个很大的旅行团队做许多服务性的工作。

上午9时(06年7月27日),我们进入了由北京开往福建那趟列车的4号车厢,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这支40多人的大队伍汇合了。

和我住对面铺的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候老师。她举止端庄,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是一个很有休养的知识型女性。对面中铺住的是比我小一些的候老师(因为不便打听年龄,所以只是判断),她开朗热情,很是健谈,她的可爱的女儿住在她的上铺。我的中铺住的是宇飞,上铺住的是小张——和我一样的职工家属,不知道她是谁的外甥。还有时常过来坐一会的卢老师——一位带着眼镜,很有学者风度的中年女士。

她们很有休养,很有学问,对我都很客气。车厢的气氛很快就变得融洽热烈起来了。我们无拘无束地聊天。谈地里庄稼的长势,谈当年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谈自己的孩子。她们夸我的女儿孝顺,也开玩笑地问宇飞像谁,虽然没有明说,但她们心中的结论我十分清楚——不像我。因为钓了一夏天的鱼,我晒得实在是太黑了,我真觉得有点对不住女儿。当然,我也夸她们的孩子有心计。这不是互相吹捧,事实确实如此。我的女儿孝顺,高老师的女儿也真有心计。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外语,为了锻炼自己,她竟能主动地找机会和那位美国小朋友丽丽聊天,遇到不会的单词她就现查现用,多么难能可贵啊。

给所有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小张了,这个三十多岁的矮个小伙子真不愧是个司机,他随和,善于交际,很快就和大家搞得很亲热了。在后来的行程中,他帮着查点人数,帮着装行李,帮着“断后”,不但一点也不像职工家属,反而倒像半个导游了。他也十分坦诚,刚上车,他告诉大家他睡觉很能打呼噜。所以列车熄灯以后他像守夜的更夫一样坐在过道边的椅子上迟迟不肯去睡,唯恐呼噜打扰大家。尽管如此,我这个在车上不易入睡的人还是欣赏到了他那高亢而有节奏的鼾声。

入住宾馆时,和我住同一房间的(始终如此)是宇飞的同事谢颖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他已经退休好几年了,都60岁了,年龄比我大,可是看上去却比我年轻许多。看来大城市的人保养得就是好啊。这位谢大哥和蔼可亲,体贴别人。我们是同龄人,不但有共同语言,而且有钓鱼、遛弯等共同爱好,所以在短短一周的朝夕相处中,我们竟有了依依不舍的兄弟般的感情。当然,他的女儿谢颖也和宇飞一样地孝顺。

正在我为没能见到宇飞的领导——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的焦志延主任而略感遗憾的时候,就在28日中午我们在武夷山三姑度假村的宾馆餐厅刚刚坐定的时候,一行领导模样的人风风火火地进入了餐厅,我一眼就认出那位个子很高,很丰满,很有气质,走在中间的女士就是宣教中心的主任焦志延(在网上看过她的照片)。她站定之后环顾了一下她的下属们,第一句话就问,马宇飞、谢颖的父亲来了吗?哪位是马宇飞的父亲?我真有点受宠若惊,急忙站起来点了点头。按理说我应该主动走过去与她握手,可是一时激动,竟然忘了。在后来去登天游峰的时候,我终于找了机会走到她面前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心里这才平衡了一些。

如果在地方,焦主任的级别就相当于我们的市长。下来考察时总会前呼后拥的,再谦虚的也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架子,可是这些派头在焦主任身上却一点也见不到。我们的团队有一辆大车、一辆小车,按级别,焦主任是该坐小车的,可是她一次也没坐过。她总是与她的兵们在一起,坐在大车的最前面,清点着人数,关照着我们这些“客人”和孩子,与导游聊着行程和安排。

在旅游的途中,她身体健壮,走得很快,但却经常停下来,有时关照一下“后续部队”,有时为她的战士和团里的孩子们拍照,有时问问我们是否吃得消,当我们几个年龄大一点的顺利地从“天游峰”“返航”的时候,她竟为我们竖起大拇指,夸我们是英雄。

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领导身边工作,这何尝不是一种造化呢。

汽车上,游艇里,餐桌前,我还有幸认识了稍稍上了点年纪的阎老老师和她那位在杂志社当编辑的、很有学问、很有幽默感的老公刘老师,那位很热情的杨老师和他的爱好摄影的胖老伴,那位不辞勤苦、总是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的杨林同志,那位带着眼睛、乐于助人的小祝老师,那位工作很负责任的小蒙老师,等等。还有丽丽、嘟嘟、格格那些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们。

还记得当旅程即将结束,在我们驱车赶往机场的途中,总导游小姜深情地说:“你们是我从事导游工作这些年来所带的素质最高,最守纪律的团队,我太感谢你们的合作了。”我也想,在这样团结、友爱、和谐的单位里工作,这和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又什么区别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麻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亦源推荐:亦源
☆ 编辑点评 ☆
亦源点评:

一次单位组织的考察,折射出团结、友爱、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让家人们放心,看到这样的文章,单位领导也应自豪的,这是职员家人发出的心声。推荐赏读!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11月22日 晚上7:28

心无垠-评论

(:011)(:032)问好麻利。来晚了哈~~~能见到这些司局级领导和专业人士真是难得哦~~~其实很多时候是干部越大月和蔼滴~~~我体会过低~~~小哥幸福幸运哦!at:2011年11月22日 晚上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