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压,朋友们相约去农家乐游玩,我们要去的地方名叫“桂花园”,听说该农家乐的后坡有一大片桂树林,每到桂树花开季节,清冽的桂花香息在村野里弥漫,沁人心脾,“桂花园”因此而得名。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车子在山野里缓行。虽说已是初冬,却不见凄凉、萧瑟的景致,山野还一片葱郁,间有一块块黄色,若朵朵盛放的花儿点缀着绿野。一路上,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与鸟鸣声划破了山野的寂静。
一个半小时左右,便到达了“桂花园”。刚下车,我就被“桂花园”自然、纯朴、宁静的原生态美震撼了。整个“桂花园”呈u字型,三面是浅浅起伏的山峦,另一面临水。在u字的底部,散落着七八间青瓦房,房后是桂树林;左边,是一片桔林,树上正挂满了一个个红色的桔子;右边是一片杂树林,其中,小青竹较多;u型的敞口,是一片水域,被弯曲的田埂隔成一块又一块不规则的池塘与水田。
我们沿着石子小径前行。路旁的草丛里零散地躺着些许落叶,空气里流淌着山野特有的泥土芬芳与落叶腐烂的味道。
走进桂树林,朋友们异口同声地欢呼“好香哟!”。其实,已过了桂花盛放的季节,只是那些残留的香从土壤里溢了出来。女人们天生好香,好几位女性朋友,伸开双臂,微闭双眸,做陶醉状似的深呼吸,好像要把那些流着的香吸进血液里。
一路行走,朋友们状态饱满。时不时有人发出夸张的尖叫。“快来看,这儿有个南瓜”,“快来看,这儿有只蜗牛,还在动呢?”,“快来看,这儿有条好长的虫哟”……其实,这些小景象、小生命,在村野里是常见的,只是朋友们平时在水泥钢筋的森林城市里蜗居,很难见着,才收获了如此简单而纯静的快乐。
来到桔子林,朋友们恢复了孩子的天性,活蹦乱跳。爱吃桔子的馋猫们,摘下还沾着露水的桔子,皮一剥,连同白色的筋须一起扔进嘴里,有的乐滋滋地狼吞虎咽;有的,刚一放进嘴,就酸得哇哇地叫,口水直流;更有胜者,用桔子东扔、西甩,打起桔子仗来。朋友们,在桔林里闹着,树上的露珠嘀哒、嘀哒地散落,凝是雨下,清欢满怀。
欢呼声、笑声,在山野里回荡着。
“桂花园”最出名的是石磨豆花,这儿的豆花是用天然的泉水泡制而成,吃起来香软绵润。来这儿的客人,还可以亲自体味推豆花、烧豆花、点豆花的全过程。
我们随着主人,穿过杂树林的一条小径,来到一个天然形成的扇形半敞开的洞穴。整个洞穴像人张开的嘴,有四十来个平方,两边各有一眼龙井。大多数龙井的水都是从井的底部冒出来,而这两口龙井的水却是从洞穴上方的石缝里滴出来的,像几根水线,经年不息地淌落着,水质清澈。洞穴的中间,是一个石磨子,朋友们见了,若看见了宝贝似的,争先恐后地上去推,累得东倒西歪的,磨子却不动。主人乐呵呵地笑着,示意我们依次体练,并教了一些推石磨的姿势与要领,朋友个个推得不亦乐乎。
一同来的小雅,她个子不大,长得细皮嫩肉,石磨子推到半圈,石磨就赖在那儿不动了。朋友们齐声呼:“加油!加油!”。小雅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挣得面红耳赤,那石磨像累坏了的老牛,还是一动不动。朋友们乐得直呼万岁,笑得前俯后仰。
朋友们的笑声,石磨子的咕咕声,和着泉水的嘀哒声,若一首进行曲,穿过洞穴,在山野里飘荡。
磨好豆子,主人带着我们去了一间小屋。小屋里保持着原生态的土灶、大铁锅。灶里的柴火,扑腾、扑腾地燃烧着,不一会儿,豆水开了。主人盛了一大盆豆浆出来,朋友们用碗大口大口地喝。刚出炉的豆浆,浓而不腻,新鲜而清香。
点好豆花,主人在露天坝摆好桌椅,盛上几钵热腾腾的豆花,端上土鸡、腊肉。朋友们蜂拥而上,早没有了淑男、淑女的形象,就开始津津有味地抢吃起来。
冬日的阳光,软软的在山野里倾泻。水田里,几只鸭子晃悠、晃悠地游来游去;一只小花猫,慵懒地躺在地上,眼睛半睁半闭地享受着日光浴;几只黄色的小狗,围着桌子转来转去,啃着朋友丢下的骨头。
朋友们晒着太阳,饮酒作乐,笑容满面,幸福满怀,每个人的脸庞,若朵朵绽放的花儿。朋友们的划拳声、笑声,在山野里荡漾,随着山风飘了很远很远……
-全文完-
▷ 进入佳期如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