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会学习就不能适应生活——边陲骑士东篱#

发表于-2004年10月31日 中午12:52评论-1条

百科全书上说,态度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心境或姿势。我们的学习既需要外在的动力,更需要内在的动机。有一句俗话说:“你可以带马到水边,但是你无法强摁住它的头让它喝水。”但是如果你让这匹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舔盐巴块的话,它就会口渴而自己要求喝水。 

伐木者的效率渐渐下降,唯一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抽出时间去磨利他们的斧子;大学生获得知识与毕业文凭之前,也先要注进漫长的读书时间;秘书想成为经理,也要花相当多额外的时间工作;运动员要想获得金牌,也要流许多汗水,埋头苦练才能成功。

在生命的旅程中,你在得到东西之前,先得付出一些东西。因为收获不会凭空而降,不劳而获的事情如同徒劳无益的空想,永远不切实际。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就意味着力量。有实际经验的人虽然能够办理个别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际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钝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仍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践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狡黠,否则无法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变。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验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辨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

想提高自己记忆力的人,只有在记忆上下苦功,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应试而记单词的学生,开始时,几个钟头才能记住几个、几十个,但在这方面连下几年功夫,几个小时就能记住几百个。精于珠算的高手,正是因为他把脑子全部用在珠算上,才会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计算结果。 

因此,记忆力也是越用越强!

由此想到,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机体越用越发达,但它是有限的,而头脑的进步与发达却是无限的。

古人云:“无论才能有多大,若怠于有意识地发挥,也不会有所长进。”这实在是至理名言。许多人认为人的脑子好坏是天生的。其实,这种观点大为谬误。按心理学讲,想像、 构思、 发明,乃至记忆人皆有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乙竹岩造博士说:“人的脑力,是与遗传、环境、 教育三大因素有关的。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有意识地在某方面用脑。” 从生理学观点来讲,人的大脑同人的肌肉一样,是越用越发达的。

一句话,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正确使用大脑,会用大脑,就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

本文已被编辑[心海岸边]于2004-10-31 15:15:0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海岸边点评:

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不会为社会跟时代抛弃。不错的文字,转到杂文版里。

文章评论共[1]个
秋风秋雨-评论

。只觉得好,却不知怎么评价。求知好at:2004年11月03日 早上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