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烧经”祭先人东洲一道泉

发表于-2011年11月02日 中午12:58评论-2条

为纪念逝者,在逝者的忌日,搞些祭祀活动以寄托一下哀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习惯。其方式方法虽非千篇一律,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烧纸钱祭奠先人。譬如我们家乡,每逢祖先忌日,都要请阴灵烧纸钱,俗称“烧经”,或曰“烧羹饭”。

祭祀习俗,各地在形式上虽然有别,也不外乎置方桌长凳,摆上菜肴与酒水,请阴间的死者来“吃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吃饭的桌子台缝都是垂直正对门户,而烧经时为区别于阳间,桌子要旋转九十度,台缝横向对门,三面放置长凳三条,正面空着,供活人们叩头和烧钱之用。祭祀的人把忙乎了半天的菜肴端上桌子,一般是六个菜或九个菜,荤素兼备,其中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死者是“吃豆腐”而去的,后人请他们吃饭,少不了再尝一遍豆腐。菜肴上桌后,根据先人的来客数量放置碗筷,斟上酒,点上香烛。烧经台按惯例是请至曾祖父一辈,再往前的祖宗便一概谢绝了。

逝者的忌日是严肃的,活人们孝敬时也是很恭敬的,酒过三巡以后,他们照例要对死者以及祖宗们三叩头,桌子正面放置草垫一个,论资排辈一个一个磕头(妇女们是无权叩头的,这是封建社会留下的恶习),然后烧死人用的“金子”,在磕头的地方堆满了活人的孝敬,有“金元宝”“银元宝”,还有冥府银行“发行”的百元、千元乃至万元大钞。这种冥币印刷之精美,让活人看了都眼馋,此时活人们是何等地慷慨哟!对此,一些阴阳先生有其独到的见解:“看来都是假,化去便为真。”妙哉!祭祀结束后,活人们把一桌子菜肴大嚼一顿,再不理会阴间的客人何去何从了。

这种祭祀活动,表示一下对死者的怀念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不禁要问,既然人们对死者的忌日个个重视,家家不忘,那么对仍然健在的老人们怎样关怀,怎样赡养,是否认真考虑了呢?笔者想起一位先贤欧阳修,他在其撰写的《泷冈阡表》中引用了他父亲的一句话:“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这种习俗,历史悠久了。然而作者说的好:既然人们对死者的忌日个个重视,家家不忘,那么对仍然健在的老人们怎样关怀,怎样赡养,是否认真考虑了呢?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你天天拥有愉快的心情!at:2011年11月03日 晚上8:50

东洲一道泉-回复祝文清写作愉快! at:2011年11月04日 上午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