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村老家,一旦有人亡故,四邻八舍都会自动地聚拢来帮助料理丧事,俗称“帮作”。这种互助行为以过去的生产队为基本单位,外队人一般不参与。届时,本队的邻居“十忙丢掉八忙”也要前去帮衬,一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二是体现了对主人家的友善。这是一直以来人们遵循的惯例。
乡下人办丧事,无需主人家操心,邻里中必有一个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担当总指挥,人手的支配,菜肴的筹备,丧事活动的程序等等所有事宜自会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个总指挥有人戏称为“死人队长”,他也不生气,因为“帮作”原本就是为死人服务的嘛。
死者的治丧期,三天、五天不等,期间,各种事务千头万绪,尤其是“吃豆腐”的正日,全队人员基本全部出动。治丧的人事安排,用一张大红纸写上名单,贴在墙头告示大家,负责采购的,负责烹调的,负责洗刷的,负责端菜的,负责记人情帐的,各色人等均有其名。人们无须吩咐,都会径自找到自己的岗位,各司其职。
现在人们兴“一条龙”服务,桌椅、碗筷、炊具、凉棚等由专人提供,这是一个新兴行当。过去不是这样的,除了碗筷专门有人租赁外,大至台条椅凳,小至盆盆罐罐,所有器材要挨家挨户去收集,使用以后,再逐家去归还,事务十分繁杂。但是大家都很自觉,主人家不必担心他们买菜缺斤短两,干活偷工减料。农家人都有这样的潜意识:帮助了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所以,邻里之间不管谁家,每一次丧事总是进行得有条不紊。
丧事结束,第二天主人家照例要“请帮作”,宴请全队前来帮衬过的人,以表谢意。请帮作的菜肴不必刻意求精,比“豆腐饭”略好一些就行了。大难之后请客,邻居们是决不会吹毛求疵的。
顺便提及,我母亲罹患不治之症,于去年端午节前一天不幸去世了,丧事是放在乡下操办的,幸得邻里相助,整个过程进行得相当顺利,老母驾鹤西去,自当瞑目了。我借此一角,对乡邻的热情帮作深表谢意,并由衷地赞美乡村这一淳朴的民风。
-全文完-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