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县里通知,单位须抽两人参加干部下基层帮群众活动,我首先抽了自己。我在单位的采编工作是“替补”,根据以往出差十天半月单位运转正常的经验,我进村后也不会有什么闪失。我们近期采编方案的重点已经明确:优先抗旱救灾办实事;由于电话能够飞越万水千山,领导或其他部门通知派人采访,抑或商量重要稿件的处理,在城里和乡下都是一样。
一
原长兴村办公楼,位于县城前往稳坪镇油路18公里处,因在三层村的地盘上,拆大村建小村后,划归三层。依山傍水的办公楼,是我们这次下基层食宿的地方。
夜幕降临,不想打扰劳累了一天的村人,返回住处,四周显得格外宁静,杂乱的虫声,此起彼伏,远山树林中零星的灯光,让人想象不出白天寨中那些鳞次栉比的房屋,只有三层溪水库边三五盏钓鱼人的灯火,以及远方夜色中传来的犬吠,让人感觉到人家的存在。
三层溪的夜空,有时漆黑一片,有时出现镰月,有时又现半月,不久灰蓝的天庭镶上了玉盘,圆月之后,又回缺为半圆,再缩为弯,只是先前出现在西边,后来出现在东边。当然,也在白天湛蓝的天空上,观赏过时间长达两小时的“日月齐辉”:东边的太阳已经升上天空好久了,西山上空的半月还不肯隐去。1982年毕业在家等待分配时,也曾写过“肩挑日月上山峰,月照归人露正浓”的句子。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听着导游讲述树立铜像之时出现“日月齐辉”的神奇,不免莞尔。
心情寂静的夜晚,赤膊坐在农家书屋,翻翻自己乐意的文章,或躺在床上看看自己喜爱的书籍,心情舒畅时,也在家中带来的手提电脑上,码码断断续续的见闻,时间很快就从昨天走到了今天,从来时的月初走到了离开时的月尾,从闷热的初秋走进了凉爽的深秋,心中亦感喜悦。
(回去后,建议下批的同事入驻时,从单位搬套桌椅板凳和电脑、打印机来,长期放在这里,以方便自己。)
二
与办公楼擦肩而过的柏油路,只是曾经在镶边公路上,铺洒过跑油,不久,一些油跑掉了,坑坑洼洼中,又露出了砂石的本来面目。而今,一些路段在改造,正在铺砂面石,感觉镶边间的距离,比先前要宽。车辆从铺出的砂石上跑过,后面飞扬的尘土,犹如长尾,渐渐铺向两边。于是,公路两边的庄稼、树木,都披上了一层如霜的尘土,在久旱的阳光下格外让人烦躁。但愿改造后的油路竣工后,不再三五月后又凹凸不平,回到雨天“水泥路” 晴天“扬灰路”的从前。
从办公楼沿油路向前走两公里,下到古镇稳坪;顺山而上两公里,就到了平顶村村委会——同事何稳去的地方;办公楼对面山坡上散落的村寨,是我所联系的三层村。村寨与办公楼间,横亘着丫字形的三层溪水库,全村人家居住在丫字口间,依山而上,四个组,一为田坝,二为楠木,三为下黄土,之后往右行,四为龙门,全村去年有123户532人。
1984年,我在县统计局来这里参与测算水稻产量时,记得村名叫三层溪。或许记忆有误,或许因为拗口吧,而今变成了三层。真正的山层溪是哪里呢?我想,可能是两条山谷间的小溪,层层而下,汇聚成第三条小溪。1958年,在四山唯一的山谷出口变窄即将急剧深切处,建成土坝山塘,1962年,被一场不大的洪水吞噬。1972年,在原址兴建混泥土单曲石拱坝,几经改造,1987年一道46米高、底宽7米、顶宽3米、顶部弧长127米的大坝矗立,形成了有236万立方碧波荡漾的水库,从此,蓄水、灌溉、饮用,才得以有效发挥。溪流也从此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渐渐积聚起来,在峡谷间向后蜿蜒,最后分别伸向两个山谷,将村寨半围起来。三层溪这一地名,随之也被水库淹没。当然,三层溪也可能是这一带的总称,没有人说出具体的地点,就像贵州一样,只存在于地图上和人们的口中,既不是贵阳也不是遵义,也不在黔西更不在黔东。就三层溪而言,水库尾部的人家称家住三层溪,而库坝下行500多米处的石拱桥,也名三层溪桥。
三层溪水库竣工后,犹如一棵蓝宝石镶嵌在青山环抱中,在如手臂般总长近20公里的渠道和导洪管的助力下,一般年景,泽及山谷下游数十个村庄,使5000多亩良田得到有效灌溉,上万人口和牲畜饮水得到保障。大旱的今年,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长期淹没,水位下降后,水库四周露出的泥石,一层一层,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黑褐色,与四周杂草、树木、庄稼地,界限如刀割一般分明;只是稍被雨水打湿后,先前那些一块块灰白色的平地,又现出了黄泥本色;黑中透白的岩石,变成了黑褐色。水库尾部露出的泥沼,越来越长,越来越多,从水边到沟谷,逐渐变得松软,变得坚硬,继而开裂,渐渐长出了青草。水库边沿,由钓鱼人踩出的道路,越来越亮。水库四周一毛不长的泥石,丈量着水位下降的距离。堤坝露出了每次放水下降的痕迹,一台一台的,每层3米多,水位离坝顶泄洪处,已有5层,也就是说,水位从泄洪口,已下降15米以上。据说,再放一两层,就达到22万立方米的死库容了。
三
从办公楼去三层村各组,必须从水库右边尾部的沟谷绕行。路不远,但桥多。进入水库尾部500米之地,有1个涵洞,2座石拱桥,其中水库尾部那座,自水库修建以来,已经垮塌过5次,去年5月的一场洪水,这座进寨干砌修建的石拱桥,第五次冲毁,进出车辆,必须绕行4公里,行人进出,也得绕行上百米爬坡下坎,才能走上老路,前提还得是沟中无水时。后来,我们单位和镇政府共同出资,在近10米高的河沟上,修建了一座由木棒和木板支撑的摇摇欲坠的人行便桥,明知有些浪费,也不得不如此,小孩上学,村民出行,都有可能寻找捷径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年底,县交通局修通了一座钢筋混凝土车行桥,想来,再也不会有冲毁此桥的洪水了。
此前我们购买1200米饮用水管送来时,见到村主任陈明江、副主任张卫明、计生主任张高明等在绑扎钢材,原来是进村涵洞上的石条被拉运水泥的汽车压断了,陈明江先垫资由村干部投劳铸板,盖在上面,不然村里修建房屋的材料就无法运进去,危房改造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其精神感动,摸出随身仅有的300元送给他们买水喝。接着他们又反映,路中1991年修建的石拱桥需要拆除重建,即便投工投劳,也需资金近3万元。我们去看时,薄薄的土石桥面下,不太规则的砌桥石块已经位移,确实有些危险,喊他们写出报告,除我们资助3千元和县地税局局长张俊华表态支持的6千元外,再去帮忙找找“喜欢修桥补路”的部门领导。结果,找到县供电局长张玉贤,解决了5千元;找到县交通局长蔡永鹏,解决了1万元。包村干部张珍明找到县中医院院长张永红,资助了3千元。
进村跨过钢筋混凝土桥即分叉,右边去1·5公里外的龙门后转走下黄土,左边去田坝、楠木。去龙门、下黄土的公路直达寨上,去楠木、田坝的公路,还未走到寨脚就已停止,路旁杂草丛生,没有维护,也没有再修的打算。问及原因,民国三十五年,田坝寨中开裂,一石墩崩裂宽度,可供行人扛着挞斗通行。1984年,下行不远处,再次出现地质隐患,裂口宽近30厘米。上级指示,不得在这一片修建公益设施,也不得修建住房。也许是裂口未再扩大,也因村里不能提供宅基地,一些水泥砖平房,随着子女结婚分家而成长起来。2009年以来,有人家院坝和堂屋出现裂缝,于是,群众家家签字盖手印,同意搬迁,搬迁新址国土部门已经规划在油路边,投资3000多万元,但至今仍在等待,等待上面将这片基本农田变更“用途”后征用。
与镇村干部到楠木组接水管,走走停停,别人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也感觉轻松,自己稍走快一些,就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爬上楠木寨顶,将只有筷子粗的水接到寨子中间院坝内的水缸中,以便大家挑水时方便一些。要解决根本问题,还得从左边山谷悬崖上的岩洞中引水。此前也由国家投资修建过三厢沟渠,或因无人管理,或因引水饮用不卫生,沟渠已经堵塞,一些沟渠中堆积的泥土,被人踏成了与渠道平行光亮的小路。后来各自为政,或到附近水井中引水,或购买2000来米的水管直接到洞中架设,分散、滴漏难免。如果能用大一些的管子将水统一引出来,流进先前修建的两个上百立方的蓄水池,再引入寨中各户,不但全村的人都可饮用,还可满足大多数稻田的灌溉。年初,曾与县水务局长吴辉谈及此事,他当即记在了笔记本上;包村干部张月英也找过他,他也答应,并派人测设,但因所需资金14万以上,只有等到明年立项。我想,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天旱,更加坚定了上级加大水利投入的决心,这一项目应该有望,建成后,如果我们还在这里帮扶,压力就轻多了。
安水管没有晒多久,结果次日后颈一圈开始火辣辣地灼痛。农村出生的我,想来不会退化到“细皮嫩肉”被太阳灼伤吧?后来医生分析,可能安装水管时,被树丛中的什么有毒虫子感染了。用过半支药膏,过两天,皮肤完好如初。想到县领导在会上说,有人讲吃住农家是作秀,那就去在少水、少电、没有娱乐的农村去作作秀也好,看看农民是怎么过日子的,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在村中各寨行走,感觉寨后树木成片的山坡生态不错,房前屋后也是茂林修竹。特别奇怪,这里房前屋后田边土角的树木,不管是椿树杉木,还是松枫柏杨,一律笔直光滑生长,数丈高而无枝桠。一老人看着成排生长的椿树说,现在没有人来买椿树去做木地板了。我答,现在大家都喜欢买现成的,外面运进来的质量好,使用方便价格也不很贵,如果自己用椿树地板,先要用水泡,然后待其干了再加工,不但麻烦,耽误的时间也长。今后,过境德江的三条高速公路、四条铁路和一个港口建成了,我们建起加工厂后,这些树木就会卖上好价钱。
问及他们年初所说栽种核桃一事,至今没有交报告,送水管来时分管农业的陈明光副县长问我落实得如何。村里讲,有技术人员说,种植核桃需要海拔800米以上,这里只有600米左右。当我看到寨中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生长的核桃长势好挂果也丰时,我说,年初问过陈县长和县林业局罗兴伦局长,他们说可以栽。我喊他们抓紧写一个报告,如果还有人说海拔不够,就说事实证明,可能是海拔“测错”了。后来,我将编写打印好的三层村种植核桃的报告,与张月英一道交给县罗局长时,他笑着说:“正要找你宣传,我们转工搔背,国家林业局规定,现在植树造林有补助啦。”我笑答:“宣传是我的本职工作,发表了还有稿费,我找你则是转弯抹角请你帮我遮面子。”我不担心苗木到不了位,我只担心这108户申请种植的400多亩核桃亩,能不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好。所以,我在群众会上说:打好窝,施好肥,然后再拉苗,如果到时用来做柴烧,我实在没有面子。
四
我们县通讯中心(报社)下基层的另一个村——平顶村,从油路分路,1公里长的“一事一议”进村硬化公路,从上到下,每天组织20多人施工,我们到时,只剩100来米就可与油路相连了。看到汗流浃背的修路人,托人去稳坪街上赶集的人,带2桶水来给大家解渴,买3条烟来给大家解困,买100元的酒给大家解乏。这些,微不足道,不够抽一条“软遵”香烟,只是表示我们支持的一种姿态,居然得到了大家多次连声谢谢。听村主任何守伦说,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占全村1500多人的四分之一,难以均衡派遣劳力,只好采取按人集资,每人25元,70岁以上的老人除外;再向本村在外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集资,未婚的每人100元,已婚的每人200元;最后按低于外请人员的价格,按平方承包给本村人硬化,村干部负责监工和晚上守护。
召开群众会时,何守能要求镇里找个县里的单位来帮扶他们,分村后办公楼是租借,所有用具都得现买,村里想办事只能仅靠镇里。他又介绍,由于“一事一议”合同中不包括卸货水泥,不包括铺设的模型板,更不包括砌堡坎所需石料和工钱,他们还有4000多元的缺口“生不拢”。根据本人为老家协办公益事业的经验,建议他们充分发挥本村在外工作人员的作用,不要认为他们签不了字,他们也有他们的资源,普通老师,也有学生家长拍得了板的。不要怕对方不答应,为大家的事,回绝了也没有什么臊皮的,又不是自己没有衣穿饭吃。找十人有一二人成功也不错,万一有节余,今后用于补助延伸待硬化进村入组的1·8公里公路也好。至于我们单位,唯一的经费来源是财政预算,只能勒紧裤腰带,支持他们1200元。
当看到他们的办公用具简陋不堪时,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将我们退下未用的4套旧办公桌椅,送给了他们,同时,为他们购买了两张简易单人床和1台饮水机。
去年秋,前往平顶山头石林游玩时,在此碰到一位受寡十多年的妇女,正在为考上大学之子办酒席筹学费,我送了200元“人情”。今年问及生活如何,答她和两个初中毕业的女儿都已杀广,为其子找学费和生活费去了。
村中一排接一排、一屋连一屋的房屋中,有一村小,有学前班及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百余人,由4名特岗教师上课。我对村干部说,要想办法解决好老师的住处,如果他们能安下心来多教一两年,这里学生的素质就要好得多,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在村里修路集资问题上就显现出来了。村民每人集资那点钱,有不少人家问了多次现在还是赊欠,而在外工作的,不少人都拿超标了,有的达到500元,如果他们再发挥优势,找个三五千容易,而你们去村民中集资三五千就较难。
在三层村龙门组,村干部组织全村劳力为一孤儿寡母搭板时,我们去看了一下。听说这位妇女,是她姐姐生下大儿差一天满月去世两年后,嫁给姐夫的。出嫁后,生下2女1男,后来丈夫去世,她只好改嫁他乡。改嫁他乡不久,还无一男半女的新夫又去世,她被迫回到龙门,用1 人的田地养育4个孩子。我们决定对她进行慰问。所谓慰问,也就是200元钱,对于拖着一个杀广找不来一分钱的大儿、两个读初中的女儿、一个读小学的小儿的寡妇,那真是滴水车薪,好在村里有什么可能照顾的政策,都在给予倾斜,这次危房改造全村7户给她的资金最多,是1万元。村民们对她的同情,也可从帮忙中看出,全村来了50多人为她搭板。同寨危房改造铺好模型的另一家,我们去慰问时,因需储水,只得延期2天。问及原因,也是拖着4个小孩,大的正在读大学,欠了2万多元的学费。还是计划生育宣传说得好,少生才能脱贫,优生才能致富。
五
第一批下基层规定的时间已经结束。我们的任务是:帮助群众抗旱救灾,排查矛盾纠纷,理清发展思路,学习政策法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说实话,这些任务主要靠村干部,其次是乡镇的包村干部,如果他们不得力,因公因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我们也是摸门不入,甚至于只是把人家的水用了,饭吃了,床睡了,麻烦增添了。比如这次,村里就为我们买来新垫单,新被套,怕我们提来的肉潲霉变,又购买了冰箱,村干部不时还从家中拿新米和蔬菜来。当然,我也承认,在解决实际困难上,如果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有意识,少吃两餐中档餐,挤出三五千元,就可为村里添置设备,如果利用自己的权力或人脉资源,也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作为。至于一般职工,我想主要还是领导在会上所说的,体验一下农村生产生活的艰难,了解一下农民早出晚归的艰辛。
我们所负责的两个村,好在人畜饮水基本保障,几户无劳力挑水的人家,村里都安排有人定期为其挑满水缸,人畜饮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9月7日、8日,德江普降阵雨,旱情有所缓解。三层、平顶两村这两天所接屋檐水都有满桶,此后连续两天阴天,尽管后来高温重现,但9月18日的阵雨和随后的阴天,收割后的田地,可以勉强翻犁,县里运来的洋芋种早已分发到户栽种,油菜已经育苗,每户20斤麦子即将播种,村里种植生姜、大蒜、蔬菜的田土已经规划落实。特别是我们9月29日晚返回后,全县连续3天的晚上小到中雨、白天的小雨,看着玉溪河水渐渐上涨,由清变浊,电话询问,连续下降100来天的三层溪水库,水位回升了1丈多,心中甚为高兴。特别让人欣慰的是,这两个村,都无出村矛盾纠纷和隐患,只有一户向我们反映低保出现未上存折的问题,都已通过村、镇干部核对解决。
只有一点人不安,今年因灾无粮的问题肯定突出。村中一些因病、因教返贫加上灾情严重又未评上低保的人家,更有雪上加霜之势。好在灾情调查已经统计上报,想来上面会统筹安排好救灾工作。年初已对其中一些特困人家进行了表示性的慰问,年底还将尽力资助一点。2011年9月三层溪
-全文完-
▷ 进入张贤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