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有人在网络上首开先例,把同性恋者称为同志,渐渐地,“同志”这一亲切的称呼被人们疏远了,并且大有成为禁脔之势。及至目前,偶然被人叫了一声“同志”,有人竟悻悻然如遇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同志”这一被人们使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大众化称谓,其通俗的概念忽然被颠覆了。
曾几何时,人与人之间互称同志,叫得那么亲热,那么顺口。叫一声“同志”,便少了一分隔膜,多了一分信任。当年,如果对人尊上一声“同志哥”,往往让人舒服到骨子里。“同志”一词可以代替许多繁琐的称谓,人们相互沟通,可以不假思索地招呼一声“xx同志”,不必拘泥什么尊称。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这一名句,至今听来仍如雷贯耳。中国共[chan*]党一大党纲中也使用了“同志”一词,以后在党内逐渐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相互交流时亲切尊敬的称呼而广为使用。其实,“同志”一词古已有之,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晋语四》有言曰:“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也说:“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可见,作为国语,它的存在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诸多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但网络语言毕竟有其局限性,不如传统语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何必受它的束缚,把底蕴深厚的传统语言丢弃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四大名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