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喝酒次数多,且醉得深,颇有些招架不住啦,所以自己给自己放了个假,买了十几张碟,准备再过一个电影节。碰巧,买了四张战争影片,一口气将它们看完,感触良多。
这四部战争片,有三部是反映二战的,一部反映的是朝鲜战争的,分别是:德国影片《桥》、日本影片《太平洋奇迹》、奥地利卢森堡影片《我亲密的敌人》和韩国影片《太极旗飘飘》。
《我亲密的敌人》是一部以传统视野、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习以为常的角度拍摄的战争片,影片反映了二战期间一个犹太画商家庭因为一件米开朗基罗真迹而遭受的磨难,以及面临金钱、地位和暴力等外在因素的诱惑或威胁下,人性、亲情、友情等所经受的考验与变异。但是影片的处理上,淡化了过去影片中惯常的、对犹太人所经历苦难和折磨的表现,很多情节和构思带有一些明显的喜剧色彩,是一部趣味性比较强的战争悲喜剧,说不上经典,但值得一看,且看完之后还能略有回味。
另外三部影片就不一样了,这是站在三个失败者角度(韩国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失败者,但从美国与韩国政府的立场,被迫从平壤撤军,与朝鲜及我们的志愿军定停火协议,将双方的国境界定在三八线上,相信他们会认为他们是那场战争的失败者)讲述着我们所熟知的那两场战争。《桥》讲述的是七个还在上高中的男生,被接近战败的德军征兵,而且在大量德军已经撤退的情况下,他们接受了坚守一个小镇、没有太多战略意义的大桥的任务。为了这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他们与盟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其中六个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太平洋奇迹》说的是美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赢得了塞班岛战役胜利后,面对着已经与几十个总部失去联系的、在一个叫大场大尉带领下的日本残留士兵和塞班岛上逃难的接近二百个居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时,尽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和长时间的努力却毫无办法。双方进行了多次交锋后,大场大尉先遣返了难民回到美军收容所,自己仍然率领四十多个士兵在丛林中与美军苦苦相持。直到战争结束,当他接到已经投降的日军军部的命令后,才率领士兵列队投降。
《太极旗飘飘》则是以两个被迫参加了朝鲜战争的韩国亲兄弟的经历,讲述了那场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与而被国人所熟知的战争。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依然,但我们曾经所熟知的李承晚部队、朝鲜人民军的形象却完全因为视角的不同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和换位,备受朝鲜人民爱戴和拥护的朝鲜人民军被渲染成了残杀百姓、无恶不作的杀人狂、战争狂,而不堪一击的、到处烧杀抢掠的李承晚部队则变成了有血有肉、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可歌可泣的勇士。
看着这三部角度和所宣扬的理念完全不同的电影,再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电影,我的心里涌动的是一种无尽的悲哀与凄凉。历史上某些极端的、能够呼风唤雨的个人或团体,因为自己个人的征服欲、统治欲、幻想狂,而发动的一场又一场的血腥的战争,其参与者、执行者其实都是一个个有着父母兄弟、有着自己家庭和普通生活、有着最为普通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普通“人民”。就是这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某种主义、某种口号、某种忠诚的蛊惑之下,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着仇恨、丧失了本性的战争机器,而进行着血腥、狂热的杀戮!一旦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当曾经因为利益之争在战场上搏命厮杀的利益集团双方,因为利益的需要而再次坐在一起捐弃前嫌、称兄道弟、握手言欢时,又有多少人会想到那些为此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一个个“人民”的个体!于是乎,我甚至怀疑“人民”这个称谓,似乎只有在某些团体需要他们做出牺牲和奉献的时候,才会被格外提起。
这些天,“人民”这个词又再次被很多人提起,卡扎菲被杀了,很多国人网民在欢呼“这是民主的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在这片喧嚣声中,我好想听到另一种声音:且慢高兴,这个世界上的人民有过真正的胜利吗?即使利比亚人民过上了某些强权国家所标榜的、所推行的某种生活了,他们真的就胜利了?真的就幸福了?当他们的子孙回首这段兄弟自相残杀的历史,回望这段本来应该是亲人、朋友的同胞们,在列强的轰炸下,挥舞着各种武器、进行着残酷的杀戮的画面时,他们真的会觉得自己胜利了吗?毛主[xi]曾经说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话真的一点不假,哪一段历史的变革,不是以无数人民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正是这无数无辜而不幸的人民在以他们鲜活的血肉之躯,推动着历史的变化!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说了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个体的人来说确实是如此,可是我们的人民却将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又一次的踏入战争这同一条无法逃避的历史河流!我们的人民为着自己的遗忘,在付出着巨大的代价!
-全文完-
▷ 进入grandchw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