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两首耳熟能详的词,如果说前一首有种英雄豪迈转头空的落寞和沧桑,那么后一首则是江南流水细思量之后的辗转和无奈。一道夕阳,将人生经历的豪迈与柔情呈现。飘飘衣袂,湮化成临水而立写满悲怆的一袭背影,或是渐渐消失在古道尽头的一幅远景。一襟晚照,那一种外表安详,内心苍凉的落寞之美,又岂是一个没有生活阅历的学生所能感知?
准此,不论语文课本如何新编,新编何种语文课本,均不能违背了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一个孩子如果你让他感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很容易,一个小学生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理解也不算是难事,只要把他们带到乡村或是野外即可做到。但倘若一个八九岁学生对你朗诵“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种滋味似乎并不令人好受,犹如一个老妇“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同样会令人徒生尴尬。
语文课本到底承载何种功能,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侧重,其功能似应从“识字-造句-理解-质疑-欣赏”这一过程渐次递进。即不能因复兴国学而在孩提时代就提倡摇头晃脑的背诵“三字经”,也不能因为意识形态而塞进大量的奴化文章。而恰恰这两个方面近年来受到诟病较多,媒体报道全国有的地方从小学就开设“国学班”,有的地方竟然让小学生穿长衫上课,实在是贻笑大方。妄图以国学的复兴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妄图以“礼义仁智信”来挽救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沦丧;妄图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虚假繁荣,不过是某些好事者自欺欺人好大喜功的一相情愿之举。至于中学课本删除鲁迅文章数量,实是借“与时俱进”之口,行“和谐稳定”之实的奴化行径,不说也罢。
行文至此,想起了女儿年幼时,时常搬个凳子爬在窗口,看窗外的风景;路过商场时,经常关注摆设在商场门口低矮的花盘鱼缸或是少儿模特等等不一而足。于是本人突发奇想,也蹲下来如女儿一般高的走路看世界,果然孩子的眼中世界与大人是那般的不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不试图弄懂孩子的所思所想,而凭大人的主观臆断去为编写课本,是否真的是他们所想要的呢?特别是在这个无限功利的社会,大人心态的浮躁,很难说不会通过生活,乃至课本传递给孩子,传递给学生。有位朋友以不惑之年收藏连环画,曾感慨万千的说,还是解放初期的小人书编写的精致,现在那种以电子器材成批开发的影音产品,已经缺少原有的艺术魅力了。试想,在这样一个功利至上的社会,谁,还会静下心来,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同一个课题?
但在中国现存教育体制下,语文课本所展现的创造空间,较之于其他科目,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至少一篇作文,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书写,那种奇思妙想所产生的创造力,不是标准化试题和标准答案所能替代,遗憾的是高考的指挥棒正在不断的扼杀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据说美国的高中生也有统考制度,所不同的是他们不以全部的考分作为录取学生的唯一选择,而是只提取统考成绩的30%,然后结合日常试验或社区活动经历,来由教授评定是否录取。当然,录取工作由教授而不是政府来教育机构来包办,这就决定了教授的诚信是所有录取工作的前提。有趣的是他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所撰写的论文,不管什么科目,或是活动项目,都得写论文。这就够了,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他已然倾注了思考乃至创造。
我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本的新编不能也无法提出切合有效的路径。但是我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创造力,如果一个民族的教育体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不论这个民族的历史有多么悠久,文化多么灿烂,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是不是也会像落寞的英雄一样,只剩下一襟晚照,半盏残阳了呢?
-全文完-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