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知天命”的定位东洲一道泉

发表于-2011年10月20日 晚上8:06评论-4条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这是古人对人生所作的一个阶段性的定位,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符号。

花甲是进入老年的象征,以后的日子渐渐地向古稀和耄耋靠拢,该是享受天年的时候了。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当在花甲之前,三十四十是最为活跃的时候,谓之花样年华,待到进入五十而知天命的境界,无疑是人生的巅峰了。试想,一个人30岁出头还无所事事,怎可美其名曰“而立之年”呢?倘若在40岁时处理问题还没有主见,有时甚至还轻易地上当受骗,岂不亵渎了“不惑”的名号?年过五十,人生度过了大半辈子,生活的历练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时的他,老成持重,经验丰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其中的意蕴对他来说早已了然于胸。

何谓知天命?我们切莫理解为知足了,如果认定为“天命使然,我知足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按照古人的说法,“五十而知天命”形容人到了五十就要一心一意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可逆天而行。意思是人到五十,已经摒弃了一切邪念,不再受任何名利的诱惑,该是脚踏实地按照自然法则去做该做的事情了。这里的“天”既不是人世的“皇天”,也不是神灵的“上天”,而是随着学问和经验的增长,到五十岁时终于悟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拗,主动地去顺应自然,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世上有很多大器晚成的故事,有在七八十岁中举的,有到六七十岁才成就大业的。那些佼佼者很让人敬仰,但终究是人间的凤毛麟角,实在不值得我们去刻意模仿。他们的大器晚成,如果没有年轻时的磨砺以及后来的锲而不舍,能有最终的结果吗?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以前人无法理解的速率在前进,创业的过程,需要注入风风火火的元素,没有立竿见影的劲头,想寄希望于偶尔成功的侥幸,这种概率是相当低的。年轻人应该抓住“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激扬生命,旷达人生,以此奠定三十而立的基础,练就四十不惑的本领,从而让五十而知天命的定位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林步山人点评:

生命之规律不可为,顺其而为。但心性却不同,苏格拉底说:大人孩子不失赤子之心。即便是到了耄耋之年,能当个老顽童,不也快哉?!问好!

文章评论共[4]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朋友秋安!at:2011年10月21日 晚上10:59

东洲一道泉-回复谢谢文清,祝周末快乐! at:2011年10月22日 早上8:45

林步山人-评论

对不起,在点评中出现了两个错别字。应是“生命之规律不可违,顺势而为。”在此特致歉!祝幸福安康!at:2011年10月24日 晚上7:35

东洲一道泉-回复搜狗拼音有利有弊,我也常犯这种错误。先生的特地纠错,正好说明先生一丝不苟啊。 at:2011年10月26日 早上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