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淡忘的眷恋(上)宜昌石头

发表于-2011年10月18日 早上9:20评论-6条

但凡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但凡有七情六欲,就有悲欢离合;但凡有悲欢离合,就有眷恋在心头;但凡有眷恋,莫过于那些曾经记忆深刻、如今却被淡忘的回忆。

眷恋有很多种,有对自己父母的。写得最好的无疑就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昏黄的油灯、转动的纺车、忙碌的母亲,还有纺车上那丝丝缕缕的纺线,用线与衣相连,把母子情相通,这就是一绝。而朱自清的那篇《背影》每每读来,都叫人不可自己。光是那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把人带入了浓浓的眷恋的思绪之中。

对家乡的眷恋写得最好的肯定就是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种寂静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月光,月轮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十分清冷的。对孤身游子来说,最容易触动思乡情怀,如果一两杯冷酒如肚,置身在异乡为异客,又在明月如霜的夜晚,那种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起,就会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这首小诗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和白话的语气,用明月意象,写远客思乡之情,却意味深长,耐人回味,古今中外没有与之并肩之作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情人的眷恋古往今来写的人很多,写的含蓄的有唐代元稹的这首《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刘半农就直白多了:“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只是那些新派女学生做梦也没有想到写出这首诗的居然是一个穿着中式蓝色长衫的土老头,自然就大跌眼镜,于是刘半农又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在描写情人的眷恋方面,唐诗似乎不如宋词那样如诗如画、如歌如诉。晏几道的那首《临江仙》是眷恋生者:“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世人都推崇最后那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我却更喜欢那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诗的本身就是一幅浓墨淡写的情景画。

而苏轼的那首《江城子》是眷恋故人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作者在他的妻子王弗逝世十年之后所作的,对于过去的夫妻恩爱和幸福时光仅用“小轩窗,正梳妆”的梦境一言而过,却用了所有的用心写出自己的眷恋,使人每每读到“明月夜,短松冈”的时候都忍不住潸然泪下,至今仍被推崇为同类题材中的最佳之作。

世人对朋友的眷恋也写的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只不过现在的人对朋友之交的感情变得淡漠了一些、疏远了一些罢了。就和谢娜和张杰的婚礼一样,看上去轰轰烈烈,3000万的大手笔,可是名牌大腕一个没到,可见影响力不足;快乐男声的哥们又被遗忘,可见冷暖区别,这也是现代人对朋友之交的一种写照。

所以那个胖墩墩的臧天朔要那些已经飞黄腾达的朋友“离开我。”那个瘦弱的田震只是劝离去的朋友“干了这杯酒。”那个永远的邓丽君才会用美酒加咖啡问“何日君再来”。而在这个方面,过去的那些前辈们表现的就丰富多彩极了,李白要远行,汪伦踏歌而来,所以才会有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慨;陆游就不怕城管抓人罚款,在沈园的粉壁上写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宜昌石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人生中有太多的眷恋,值得我们去一一收藏。对亲情的眷恋,对爱情的眷恋,对友情的眷恋,正是这些难忘的眷恋构建了我们多姿多彩多味的幸福人生。作者从古到今,旁征博引,例举了大量优美诗词来证明眷恋的美好,令人心动。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说明眷恋的难忘,会更有说服力。欣赏简约明快的文字,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6]个
枫叶六号-评论

好!拜读,只是在含蓄一点就好,多少有点总结的味道at:2011年10月19日 早上9:39

宜昌石头-回复评论的好,一针见血,就是有些总结的味道 at:2011年10月20日 清晨6:21

文清-评论

问好朋友!祝你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at:2011年10月19日 晚上10:52

宜昌石头-回复很高兴看到文清的留言,谢谢 at:2011年10月20日 清晨6:19

文清-评论

问好朋友!祝你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at:2011年10月19日 晚上10:57

宜昌石头-回复认识你就是我的硕果,谢谢! at:2011年10月20日 清晨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