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明亮的人生明然

发表于-2011年10月14日 中午1:23评论-2条

我真正开始接触并认知许明亮老师,是在2007年召开的鄱阳湖文学研究会的换届选举大会上。在那次大会上,我和他同时被大家推举任研究会的副会长。

说来惭愧,许老师跟我原本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之前我却从未去关注过他。原因是我在县教育局勤办,负责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这一块,他在七角乡中学任校长,搞的是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跟我这块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关联不上。再之我蹲乡包校的据点是在老家芗溪的中学、中心小学,与七角中学那是南辕北辙相距甚远。故而,在他任期的那几年中,我并未接触过他,甚至可以说一点也不认识他。虽耳边偶听别人提起许明亮这个名字,也仅仅是只闻其声,不识其人。

当我2004年秋季转岗到教育督导室,全面接触教育教学并进行督导检查工作的时候,许明亮校长却因年龄的切线而早已从岗位上退居下来到了二线,这样我们又错过了交往的机会,这不能说不是我和他之间存在的一丝人生缺憾。

幸好,留给我的这个缺憾的时间并不长。在会议结束的当下,新任会长邵徽栋先生便紧急召开了新一任会长会议,并下达和布置了编辑当期的《鄱阳湖》文学报的任务,由我和许明亮、邱林、徐红生担任各版面责任编辑,这样我与许老师开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并逐渐地了解了他的人生旅程和认识、认知他的人文情怀。

走进许明亮老师的书房,环墙而立的书柜上摆着满满的各类书藉,经、史、子、册应有尽有,柜中放不下去了,就连柜边桌下亦是码得老高。让人一见,似乎是来到了书的海洋。置身其中,任尔神思畅游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海洋中不愿意出来。他撰写与主编的一篇篇、一本本、一摞摞的教研论文与专著整齐地排列在书柜之上,让我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教育情怀以及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这些论述便似一座灯塔点亮了许明亮自已的一生,亦同时照亮了别人的行程。

许明亮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没有和常人一样失落、空虚,而是沉醉于文学创作之中。他的散文抒情而温婉,细腻不滞涩,给人一种素雅洁静的印像;他的随笔类作品语言凝炼、精到,睿智而不时凸显语句的经典味道。一卷在手,沉读其中,时不时的给读者某种人生的启迪与思考。2008年,许老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文学专著《人生真言》。从这本集子里,我们可以读出到他的心路旅程,参悟出他敏锐、睿智、沉静的思想,淡然面对俗世凡尘中滚滚浪潮冲击的良好心态,总体上让我们对他有一个全面的,较为深刻、具体的形像认知。

特别是从2009年底始,那时候,我萌发了创办一份《鄱阳湖文学》杂志的念头。于是,我便找到了许明亮老师,与他交流我对办刊的想法以及坚持长期办刊方向与未来设想,并邀请他出任杂志责任编辑一职。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己过花甲之年的老人,却对我的这一做法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二话没说,满口应承了下来。正是由于有了许明亮老师的加盟,有了他的全身心支持,两年来《鄱阳湖文学》杂志终于从蹒跚学步中走了出来,由当初的单一电子期刊走到了平面媒体这个层面上,向读者亮出了她迷人的身姿与风韵。在编审工作中,他的态度是严萧认真,严谨苛责的。对文字的把握是精到细致的。无论从文章的立意到修辞手法的运用,绝不放过一丝纰漏,留有分毫的懈怠。他的工作热情是空前的,这是有些年轻人都不能与其相比的。

通过与许老师的密切接触和工作上的合作,他的为人为文的良好心态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从其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他,对文学怀有的崇敬与膜拜;对人文的追寻与探索;对人生的探求与思考常在不经意中影响到我,让我亦有了要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许明亮,一个如清水般明亮的名字,一个似灯火闪耀的名字,你不但是点亮了自己的人生,照亮了脚下的旅程,你同时亦为跋涉在艰难人生路上的同行人照亮了前行的脚步。人生的明亮必将托起你明亮的人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径幽通点评:

一个让作者从心底里敬慕的老师,既是良师亦是益友。借用作者一句话:人生的明亮必将托起你明亮的人生!
欣赏并推荐!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朋友佳作,问好!at:2011年10月14日 中午2:52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10月14日 晚上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