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人们就可以在榆林的世纪广场,观看榆林小曲演唱团演唱的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原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榆林属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链接地带,凝重的土地和无垠的沙漠,使生活的原生态更为丰富多彩。先民们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农耕到游牧,从军事要冲再到边关贸易,一度成为了多民族汇聚之地。这就为榆林小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榆林小曲是一种带乐器伴奏的演唱,它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等。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有时也加用月琴或京胡,以及打击乐器。其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细细品味,便觉得它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在其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群众以及一些外地游客的欢迎。
说起榆林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那时候,榆林是我国的九边重镇之一,常年屯驻重兵。外省籍人赴榆林做官的越来越多,尤其是从浙江一带来榆林做官的,先后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此地民间至今流行一种说法,叫“南官北座”)。这样,也就促成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发的艺术奇葩。
榆林小曲在它最初发展的阶段,虽然来源于明清时期江南的小曲、时调,但当它一旦植根于榆林这块陕北的土壤之后,必然和当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交融结合、吸收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从南方来的官员和商人不断带来了南方的丝竹管弦和乐妓,并同陕北的民歌相融合,久而久之,榆林小曲皆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和江南水乡的柔美和甜蜜。其中的代表人物据说是浙江人谭吉聪,时任榆林堡同知。此人对江南小曲十分喜好,来榆时他带了家眷及使女、歌伎和乐器等,闲暇时,常令其为他演唱求乐。甚至在他主持修镇志时,也要请艺人来奏乐弹唱。有一天,府内弹三弦的艺人病死,谭为此而发愁。当地一兵士闻讯便毛遂自荐,操琴演奏了几首小调,谭听了后十分高兴。从此,这里当地的半职业兵士也被允许进府内耍曲子了。
到了清末民初,民间学唱榆林小曲蔚然成风,艺人数量不断增加,小曲出现了兴盛时期,并创作了《陈太爷上任》、《十杯酒》、《进兰房》、《小叮嘴》、《供月光》等曲目二十余首,器乐曲牌有《四合回》、《将军令》、《狮子令》等近十首。
长期以来,榆林小曲的演唱形式以自我娱乐为目的,茶余饭后,室内院落均可进行。渐渐地和当地民俗产生了密切的联系。逢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辰寿诞,喜庆节日,当地群众就有约请榆林小曲艺人到家里演唱的习俗。当然,也出现了作为乞讨手段的走街串巷演唱、堂会演唱及舞台性的经营演出。
榆林小曲这一地方民间曲种特点的形成,除受生活习俗、传统文化及当地民众的性格、气质的直接影响外,语言习惯及其方言、语音的影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榆林小曲的演唱形式主要为一人或二人主唱,多人分持扬琴、古筝、琵琶、三弦、京胡、碟子等伴奏,并分为不同行当兼唱。其唱腔音乐十分丰富,唱腔体裁为曲牌体,或单曲反复,或联曲串唱。曲目多演绎男欢女爱和儿女情长的内容,尤擅表现由此生发出的离愁别怨。其演唱形式简单、灵活、不化妆,也不用任何道具,演唱者边唱边手拿叠儿敲起来。演唱活动开始,大都先由乐队奏一、两首乐曲牌,以示静场。
榆林小曲传统的节目有短有长,《日落黄昏》、《妓女告状》、《放风筝》及《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戏莺莺》等皆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榆林小曲在长期的演唱活动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两种流派,一派是讲究声音的纯实婉转、圆润和流畅,对装饰音尤其是滑音、顿音的运用比较严格。另一派则突出顿、断刚、柔,很强调归韵。
榆林小曲的唱词,融雅、俗于一体。如在《姐妹拌嘴》中就有:
妹子颇厌烦,斜倚靠在玉栏杆,骂声泼子你好大胆,春景天景物新鲜,金镯响玉腕,香风飘起在云端。
什么情人什么汉,人儿虽小你话又残,慢就是你把你的母亲见,我劝你,你们二人好好相处,各自嫁男。
榆林小曲的音乐,分唱腔和器乐曲牌两部分,唱腔为其核心部分。唱腔中,除用于一部分曲目首、尾的《前两头忙》和《后两头忙》这样两个唱腔牌子外,其他曲目均无牌子的说法,不论只曲或联曲,大量都是专曲专用。
榆林小曲在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闻名于世的煤气能源开发与文化的多样性又一次在这里汇合,应该使得榆林小曲在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其色彩将会更加绚丽。但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据说出现了传承乏人的困难,面临失传的危险。好的是,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是国庆节,举国欢庆。
我想,今晚榆林小曲演唱团一定会在世纪广场演唱榆林小曲。果然,我晚上去了,远远就看到了广场一角灯火辉煌,人山人海,那里悬挂着“榆林小曲演唱团”的横幅。我近前观看了艺人们的登台演唱,他们那精彩的演唱把我和许多公众感动了,都不住地拍手叫好。
我看了几个节目,就甩袖离开了。
登台演唱的艺人多是约莫五六十岁的,四十岁朝上的只有一个,三十岁朝下的一个也没有。我感到,榆林小曲的传承仍然是个倍受关注的问题。
-全文完-
▷ 进入平平淡淡12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