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句话绝对不陌生,根据《论语?子张》中记载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它的意思是说在你做了官之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知识,做学问;学习到非常优秀的程度,有了时间及精力便可以去做官。子夏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我们已无法去揣摩,但在子夏所说得这句话,正式他老师这一生的写照。
纵观孔子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的内心对做官的渴望,孔子使我国整个历史长河中,第一位以读书人学者的身份走仕途的人,他周游列国一直以游说的形式努力的在仕途的边缘打转,虽然终究未能如愿,但是他却为后来的文人墨客创造了一条步入仕途的金克定律。说到这儿有人不信了,为什么说孔子想做官呢,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可以翻开《论语?子罕》,在《论语?子罕》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自己的老师孔子说:“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在现代注解中,他们谈话的内容被解释为,子贡问孔子:“这里有这么一块美玉,您说是把它摆放在柜子里收藏,还是找一个懂它的商人把它卖掉呢?”孔子没有多想就说:“我看还是卖掉吧,卖掉吧!我现在就是在等着那个识货的人呢。”这是官方的解释,其实他的本意是子贡问孔子:“老师您说一个人才,是应该隐居修行还是应该从政治理国家呢?孔子回答说:当然是要从政为国家效力,绝对是要这么做的,我不也正在寻找为国家效力的机会嘛。这并不是我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的学生对他做官与他发生的口角,都有记录。此书中记载孔子被聘请为官一共有两次,论语中记载孔子这样说过:“夫招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岂为东周乎?”可见他的内心对从政做官是非常向往的,但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对官如此的执着呢?
我们可以说仕途在孔子心里是一个梦想,就和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人,想要从事什么职业一样。从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非常的聪明,经过幼年的各种遭遇,他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想要达成心愿,入仕为官,那他就先要成为“士”,想要成为“士”就要努力通过“学”来完成,这个学不仅是做学问,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学的出类拔萃,要做大学问使别人都敬仰你才可以。于是他怀揣着这个梦想,在他二十几岁时就开始关注天下大事,并针对这些大事开始研究治国之道,再不短的研习及探索中,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同时对整个市局政治有了一定的见解。到了而立之年他已经颇有名气。他在结识齐景公后虽然有过几次步入仕途的机会,但是都因为种种不得已的原因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的时候他才成为宰相,在成为宰相后他凭借着他的学识及对治国的见解,一路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仅仕途一路高升也在政治上有了不小的成就。虽然后来因为看不惯君臣的花天酒地,难免摩擦,最终在不被重用的情况下离开。孔子虽然离开了鲁国,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仕途这个梦想,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也是有他自己的私心的,只有走出去才能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在他周游列国的历史记载中,他虽然也被重用过,但是都因为天灾人祸最终没能达成心愿,最后也只是被世人所敬重而没能被重用。
在孔子所推行的政治主张中,一直在强调“举贤才”,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有“贤人”参与朝政,在《中庸》中孔子就一直在强调“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他用尽一生研究的治理国家的学问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礼贤下士”,希望统治者能够“举贤才”。但是大家都应该明白,这人才绝非天生的,也不是你身份所决定的,想要成为人才孔子认为就要不断的学习,通过后天的教育及自身的努力来丰富自己的才华及学识,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才能及品德,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贤才,这就映照了他觉得入仕途就绪要做大学问的思想。
孔子曾在《论语?先进》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无从先进。”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在孔子内心他认为,要用人一定要用一个一开始就做学问的人,必须先学习,在学习成绩优异的时候才会有能力从事官职,学习是做官的先决条件,学习也是为做官在做准备,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有足够的知识及学问去做个好官,同时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为官,学习也是这个人的必要条件。
我们不能忘了最初的学习是被做官的垄断的,他们独守学业,文字及一些文化都是由官方定制的,一切都是由官员们说的算。所以教育业是官员们掌控的,做官的也同时是老师,传授给别人知识,由这样的现象维持着做官的永远是官,做百姓的永远都是百姓,被官员们所压制,没有任何权利,只得听之任之,这样的社会制度严重的阻碍了社会发展,于是到了春秋时期,因为生产力不断地进步促使着整个社会开始变革,这个时候正式奴隶主社会逐渐走向衰败,整个政治阶级也开始从奴隶制衰落,从由新的政治体系也开始萌芽。在封建制度形成的初期,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经济领域、文化教育、政治阶级中产生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巨大变化。因为一个统治王朝被推翻的时候,很多官员及诸侯因为政治变化,从自己所在的职位或者王室中离开,自己之前所掌管的学术也就不得不随着自己的流亡而流落民间,到了民间上的这些掌管学问的官员或诸侯,有的是为了混口饭吃拿着学问办学堂,有些人不缺钱为了做学问而去教学生,从而使私学兴起。因为之前的“官”被迫降级成了“民”,这些有学问的“民”可以通过授教成为“士”,这时候“士”通过学识上的独到见解又可以做“官”,由此,孔子为私学之后的发展起到了最为显著的推动作用。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在他这个时代之前,是周。我们第一章讲过在周代的奴隶社会中,政治阶层是奴隶主及贵族统治,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所实施的家天下的世袭官制,而在周灭亡之后,春秋社会中的动荡变革下,“学在官府”起了变化,个人可以当老师教书了,同时孔子的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这个原则冲破了贵族掌权,只有有钱人才能读书的独裁局面,使它面向社会领域中各个阶层都开始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正是在推出“学而优则仕”这个观点之后,马不停蹄的开始办私学讲自己这一观点,并通过实践得以传扬。我们可以说孔子是瓦解奴隶制的一台钻土机。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像钻土机一样找准一个点,并付诸行动不停地对着这个点,做螺旋状前进,他这样的举动大大的促进了知识分子的独立及思想的解放。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贵族的统治也随之瓦解,各国都开始通过改革及变法来开辟新的历史篇章,对于统治阶级“官“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阶级。对于这个阶级,各国也开始通过各种维新制定一系列选拔官员的方法。任贤使能便是在此时作为主要标准而出现在政治舞台,从而使个人才干得以发挥,士人的自身价值也寻求到一条绝佳的途径来得以发挥,这个途径便是入仕为官。于是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及拥护,同时这个思想开始刺激到各个阶层百姓对学问和知识如饥似渴的热忱及欲望,同时整个社会的文化整体水平开始得到提高。
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理念中,学习知识是行走仕途的基础,而行走仕途是对于自身学习知识的一个考察及实践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接受教育,通过学习研究做学问步入仕途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是实现自我价值及统治阶级对于江山社稷的政治理想相会贯通的一个有机结合,由此可见“学而优则仕”它之所以能够发挥强有力的价值,在于它为实现个人与统治阶级政治理想的结合,提供了可行性的结论和价值导向。
我们常说花有百样红,人有各不同。所以在整个社会中,不是每个士人求学都是抱着孔子的道德标尺和政治追求的,也同时不会符合他对道德及政治上的各种要求。随着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作为思想上的统治利器的时候,更是在科举制度的推行开始,孔子的这一思想理念它本身的内容与实质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及多样。
我想孔子绝对没有想到,他所推出的“学而优则仕”对于后来为官的选拔,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在春秋战国他的政治是多元化,各诸侯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为士人提供了非常多的机遇,他们在政治领域中是相对独立的,他们具有自主性,当自己的主张与所处的政治环境起冲突不能够得以融合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转到别的国家去为自己的政治观点寻找出路。而在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后,士人想要为官就只有学习参加考试这一条路可以走,而且考取功名之后必定要依仗当朝的权势,不可能再起冲突的时候迁徙了,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与汉代的察举制、魏晋时代的中正制来看,科举制度虽然使士人丧失了政治上思想的独立性,个人价值也只能通过这一种方式来得以实现,但是在这种面向全社会公开公正择优录取的考试规则,也为士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人人皆可步入仕途的机会,它完全的根除了官吏世袭的制度。
我们可以这么看,每一个名垂千史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是非常有学问的人,就拿做官最纠结的苏轼来说,首先他是个伟大的文人墨客,他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士大夫,可见做官的读书人他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你读了书不去做官只能被后人称为士,做了官你要是不好好念书你也就只是个大夫,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人一旦做了官,他这辈子就出人头地了,不仅有了名声还有了地位,这种名声地位都是国家统治阶级所给予的,只要你一生不犯事你的名声及地位就被保证了。
在封建社会你的名声及地位就是你人生新篇章的开始,无论你是瘸子麻子只要你有了这两样,之前娶不到美娇娘,现在这都将不是问题。而你的官位越高的时候,你的名声也就越大,你的名声越大,看不起你的人也就越少,由此而来只要和官场或者官员有了关系,你在社会中的地位就会高人一等,不见得你真的想要为国效力,只要能够谋求到一官半职,你的生活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真的是“学而优则仕”吗?我看未必“仕”。孔子绝对是千里走单骑求官第一人。我们可以看出他梦想的远大,在他无法继续留在鲁国为官时,他便呆着好几十个弟子,开始周游列国,这一走就走了14年,这十四年里走遍了十几个国土,好几千里的路程,他真可谓是求“仕”千万里,拼上老命终难全呀。
-全文完-
▷ 进入palaj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