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使传统沦丧
过中秋节那天,学校放假,家里正巧来了亲戚当中在城里寄读的三个学生。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小学。晚饭后分享月饼,孩子们对甜食已经没有多大兴趣,有的掰开后尝了尝“心子”,有的胡乱地咬出几个“月牙”,随手将吃剩下的丢弃在桌面上,全没有我们儿时那种稀奇劲和“舍不得”,看得我心里直难过。后来提及赏月,孩子们显然更无兴致,说月亮有啥好看的?一句话差点噎断人气。于是我换了个角度,说考考你们,谁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谁,是哪首词里的名句?结果只有读高中的那一位三猜两猜猜出了“苏轼”,但却说不出句出何处。我还不死心,索性将中传统节日的春节、清明、端午以及法定节日中的元旦、五一、国庆一古脑端出来,考问由来和寓意,几个孩子没一个回答得完全的,有的懵懵懂懂知道一点,有的回答驴唇不对马嘴,有的干脆一无所知。我瞠目结舌,十分震惊,几乎无话可说了。我不明白孩子们几年、十几年的书都读了些什么,为何对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会无知到如此程度?我也不知道这是否是没落,我甚至转而怀疑我自己的文化认知?
如果说,孩子们对这些传统文明文化的缺失,是一种错,我也不知道,这错,是在孩子本身,还是在我们的教育?
我不想破坏孩子们过节的心情,我也不想使中秋这个美好节日的气氛过于沉闷。于是我又换了一个我想或许是轻松的题目,我问孩子们知道情人节、愚人节和圣诞节吗?这一次连读小学的那一个,都不假思索地说出了“2月14号”,“4月1号”和“12月25号”。
我又一次震惊了!震惊于孩子们对洋节日的如数家珍,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茫然无知!我是真的无语了,不想再说什么了。
其实我不是个极端传统和极端保守的人,我不反对崇洋,我甚至不反对媚外,但我反对崇洋媚外到不顾传统或不要传统。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的底线。
而这些,肯定应该是教育的功用,是义务教育的职责之所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
我们的传统节日里,蕴含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或者可以说是五千年文化的脉络和根基。我甚至偏激地以为,我们的孩子,摒弃八股文可以,不知道四大发明也可以,乃至学不会汉语拼音都可以,但起码的传统文化还是应该学,几个传统的节日还是应该知晓。不然的话,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文明何以传承呢。
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职,这是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失败,这是炎黄子孙的悲哀!
如果语文课本要改革新编,我建议应该把传统节日写进去!就是灌,也要灌进孩子们的脑子里去。
-全文完-
▷ 进入何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