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武昌起义的那些人后来的事(六)宜昌石头

发表于-2011年10月08日 下午3:01评论-4条

(6)黄兴伟大的人格

10月27日,黄兴等从上海乘轮船抵达武昌,黄兴旋赴汉口前线督战。11月1日,皇族内阁辞职,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黄兴: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湖南省长沙人。22岁考中秀才,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他喜好军事,课余曾请日本军官讲授军事课程,每天清晨必练习骑马、射击。

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在长沙正式成立,黄兴被公推为会长,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为革命志业口号。议定于农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大宴时在长沙起义。不久,黄兴变卖长沙的祖屋和农田筹集革命资金,由于风声走漏,清朝官府派兵查封了华兴会,黄兴从长沙转移到上海,再逃往日本。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遭失败。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起义,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同清军遭遇,展开激战,多人牺牲,黄兴持双枪左右射击,击毙清军多人后,右手负伤,断两指,化装逃至香港治伤。

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由上海到汉口,11月3日,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阅马场为黄兴举行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11月13日他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在阳夏之役中,与清军激战相持一月,备极艰辛,攻绩卓著,为各省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

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同盟会成立,黄兴被选为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建立民国后,黄兴初被独立各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但并未接受,而是推举即将回国的孙中山。在辛亥之际的历史转型中,黄兴从未想要取代孙中山。虽然他有这样的机会,也有这样的威望与实力。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立即兴师讨袁,黄兴主张法律解决,两人发生争执。“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黄兴再次流亡日本。孙中山把这次失败原因归结于党员不听话,特别是黄兴不听话,对黄兴有所责难。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按指印,宣誓服从孙中山的命令。黄兴同孙中山组党意见不合,拒绝加入。同年夏,离日旅居美国。袁世凯死后,他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10月31日在上海最终因食道/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病逝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之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黄兴大公无私和忍让顾全的态度,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的行动赢得了多数民国元老乃至于后世人的敬重。第一次“倒孙”事件发生于1907年3月,当时章太炎、张继、陶成章等人就潮州、惠州等地起义失败和孙中山分配赠款一事,要求罢免孙中山同盟会总理职务,改选黄兴为总理。第二次“倒孙”事件发生在1909年秋天,同盟会会员陶成章和李燮和等人代表七省同志在南洋起草了所谓的《孙文罪状》,要求开会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都竭力抵制,还写信为孙中山辩诬,表示:“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乞勿误会,而倾心拥护,且免陷兴于不义。”一个“义”字,重如泰山,还亲临南洋平息那里的反孙情绪。

辛亥革命以前的1906年,同盟会讨论未来中华民国的国旗。孙中山提议用牺牲的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作为国旗,因为这纪念着当年兴中会参与广州起义诸多烈士的鲜血。对此,黄兴表示反对。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的形式不美,而且与日本的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双方意见无法统一,不欢而散,虽然黄兴非常气愤,但他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作出了让步。

而宋教仁遇刺之后,孙黄二人的分歧已经发展到表面化。孙中山主张联合日本,立即起兵推翻袁世凯,而黄兴则反对借外力解决内争,主张靠法律解决宋案。结果不欢而散。1913年,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黄二人东渡日本避难。孙中山准备中华革命党。在新的党章中,按照入党时间先后,孙中山把党员分为首义党员、协助党员、普通党员。在革命成功以后,他又将公民分别为元勋公民、有功公民、先进公民。更重要的是,每个入党的人都被要求在一份誓约上按手印,发誓“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表示“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

黄兴和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都对孙中山的这种态度和做法进行了抵制。眼看分歧从个人到了党内,为了避免党内纠纷的扩大和加深,黄兴决定去美国考察。就这样,孙中山和黄兴这对领导者第一次分道扬镳。黄兴到达美国后,没有因为与孙中山有分歧而独树一帜,也没有把他们的分歧公诸于众。不要说反对孙中山,连对孙中山的事业有所妨碍他都不愿意。 

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几次“倒孙”风波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定地拒绝名利的诱惑,1912年9月7日,袁世凯授黄兴为陆军上将被他辞谢。当年双十”节,袁世凯又授予孙中山、黄兴等七人大勋位,黄兴当即复电谢绝。随后袁世凯派人将陆军上将的委任状与勋章、授勋令一起送到上海,还送来了几件礼物和两匹英国种的枣骝玉点马。黄兴随即将特任状、授勋令、勋章及所有礼物都退回去了,只留下两匹马。他说:“因为将来还要我打仗的。” 1916年双十节前夕,黎元洪又一次给黄兴授勋,他也坚决拒绝了。章士钊在《沈荩》一文中说:“吾闻之:在海外谈革命者万人,不如在本国谈革命者得十人;在租界谈革命者千人,不如在内地实行革命者得一人。”黄兴是甘冒巨险和深入虎穴的人,这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们的共识。

袁世凯曾评比孙中山、黄兴说过:“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徙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在黄兴的追悼会上,章太炎送的挽联写道:“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而黄兴填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词一阕可以是对自己壮烈而短暂的一生的写照:“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宜昌石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邹老宽推荐:邹老宽
☆ 编辑点评 ☆
曲径幽通点评:

一篇历史性的纪实之作。文章详细地叙述了黄兴这位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人格魅力。
历史虽已翻去的新的一页,但他们为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载入历史史册。欣赏!问好作者!

邹老宽点评:

黄兴是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家,他早年投身革命,前仆后继。他大公无私,顾全大局。是国民革命的大功臣。文笔优美。推荐阅读。问候作者。

文章评论共[4]个
曲径幽通-评论

朋友的文章很感人,欣赏佳作,问好!at:2011年10月08日 下午5:39

宜昌石头-回复谢谢,蒙受厚爱,有些诚惶诚恐,只能再接再厉,把更多的作品拿到烟雨红尘上来!紧紧的握你的手! at:2011年10月08日 晚上8:25

文清-评论

国庆刚过,来看望朋友,祝平安快乐!at:2011年10月08日 晚上9:18

宜昌石头-回复刚要下线,看见你的留言,很感动。人好文章写的就好,喜欢看见你的关心。紧紧的握你的手。 at:2011年10月08日 晚上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