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于读挚友小说【酴醾度】之后
有约至,与君书。
很早之前便与你说过,要给你的《酴醾度》写评,奈何每读一次便会深陷其中,且不说不能自拔那般纠结,亦无不堪重创那般痛楚,但每每阅读这般文字,竟有无语凝噎之感。一来为法善的良苦用心,二来为苏龢那般痴情,三来为桑涯那般决绝,那般不尽人情的拂袖而去。归根结底,当我一再以一角色参与故事里的情节,便会化身其中,仿佛故事之中所呈现的剧情,便是自己走过的一段经历。尽管在外人看来,这一举动近似于痴,但局外人的评论大可不必忌讳,记得一个演员说过,一名合格的观众,便是在看到表演时该笑时笑,该哭时哭,于演员,这便是最好的赠与。遂,当我被《酴醾度》中的某个词,某句话,某个出乎意料的情节所打动时,或潸然泪下,或郁郁寡欢,或会心一笑时,并不需要刻意地抑制情感。世间事便是如此,有过交集,便有错过,有些人一错再错,便也同他人走到了相同的归宿。且不说挫骨扬灰那般凄凉,但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回今生的擦身而过。能在文字里寻找曾经雷同的轨迹,于今生,或许前世一轮回的流转。
酴醾,本为酒,我与你至今素未谋面,但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在这场纸上盛宴上先干为敬,席毕,亦想学着古人的敬酒之道,道声:我自倾杯,君且随意。
读完《酴醾度》的时候,恰逢观完《步步惊心》大结局。步剧的悲伤收场让人嗟叹,本欲在书中自寻洒脱,竟发现小说里的情节依旧紧扣人心,当面对主人公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倔强奋起,竟动起悲悯之心,或许,依了一“情”字,多少迷失,实在是在所不惜。
一如为了某句誓言舍生忘死,全力赴约,不料命运的休止符已在某个时刻逗留,油尽灯枯,精尽人亡,但那念想中的一回眸,仍会让你如飞蛾扑火般热烈。
或许,为了爱,才得以重生。奈何爱,亦是将自己推向不复深渊的蛇蝎之毒。
遂,冥冥之中的某种牵引,引你过渡。许是朦胧之中的某个梦境,某句意为深长的话,若能涅槃最好,如若不能,便也只能紧抱渴盼去觅去处,画地为牢,焚香净心,待到一切浮云尽散,才得以以一善念而生,心若向阳处,咫尺天涯,也可以领略到旖旎风光。
《尘曲》有云:我们需共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
但生命之处有尘埃,如何轻拭这三千丈红尘的恩爱仇欲,亦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时刻得警惕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更愿意相信,酴醾之中的苏龢,和你有些许共性。善通音律的才能,能诗当歌的本事,但我却不愿你拥有和她一样的历练,源于这烂漫的浮生,我不知道它会赐予每个人多少时限,一生,一辈子,道时长,但一梦觉醒,便是一天,一眠而终,便已是和黄土为伴。
所以,言及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生命之中的桑涯在候你。许是一回眸的笑靥,一转眼的擦身,但终究不会错过,因为宿命里的某种感知,一见钟情的触碰,故事里的几世,终究不及彼此之间刹那心跳,我始终相信将来的路上,你会抽中一只上上签,这亦是我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于你的冀望。愿前世葬你入土的公子,会在你失魄或无心时出现,愿他能在人海之中第一眼便识出你左脸上的酒窝,不道多久,既然来了,都不时为晚。
感情是一辈子的,我不信磕磕碰碰的感情能在生活或是相处之中能有多大改善。多少分别,终因耐不住时间的寂寞,煎熬,最后在聊无百赖的谩骂之中分道扬镳。而后后知后觉,才发现彼此竟然连最后的嘘寒问暖都没有。
其实,言及爱,太多的学问值得我们去学习,但离不开相濡以沫,坦诚相待和推心置腹,终究归于一“善”字,这与生俱来的恩赐,我不确定它能在每个人身上停留多久,正如酴醾之中的桑涯,他意识到灵魂深处有两个自己在对峙,但我坚信,你终究会是你,只是他人,只是愿意,在面对心存善念的你时,能如蔷薇那般黯淡下来。不为别的,只为祝福。正如与你说字,我亦愿意充当一位聆听者,听你戏里面的文字,道且风声,我亦知道,以一个男子的本性,如若趟入红尘这般洪流,不学着事事堤防,不学着巧舌如簧,不学着三思而后行,不学着置局称王,那兵走麦城的寇者,则必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只愿,多年以后,你依旧能如苏龢般清澈,依旧能攥着“十一辞”的文体,依旧在设想之中的法善带领之下,在我混沌时,在我还愿意回到文字的方圆里,得以在你的普云寺里小憩或者温茶。
如果你依旧能在经年的沧桑之下在文字的面容识出我,便是缘分使然。如若不能,便也只是萍水相逢,顺了罪孽的逆流,彼此各安天涯。至少在诉说曾经时,依旧有乐此不疲的想象。待到你研墨弄字,我识文说书时,如果能在某个文字上有所契合,亦是字里重逢,但愿见字如面。
十分钦佩步剧里十三阿哥和若曦的情感。真正的知己,我感叹到也正是如此吧,不为得到,只为互坦心声,不被多大的身份落差所隔阂,但就一颗真心相互托付。至死都想到可以托付的人,话不必全,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所幸,我亦愿意在文字深处寻找一些这样的人,不必时常念叨,不必身随左右,单就以一念之想,便可洞知对方的情绪。感伤或是失望,在低潮波谷,一句嘘寒问暖,就可以相互搀扶的人。
至少现在,我相信岁月深处,曾经萌发根芽的这株酴醾,会开出繁花。虽不及蔷薇般烂漫,但至少持久且留香。便足矣。
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终究,我们都会在最终的彼岸处靠港。不确信酴醾是否就是佛典里的曼珠沙华,但愿那仅存消逝的一面,如你来生时负载的胎记,能够在日光散尽时,在法善的最后一句咒语中完成超度——
滤去平生所有的余孽和悲伤,待到行至山穷水远时,能坐看日落云生,氤氲此生唯美的笑靥图腾。
与君书,道且长,惟祷告永无止尽,一安字护身,庇佑永久!
-全文完-
▷ 进入轩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