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题目,让我想起几年前曾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语文课本“换血”引起的争议: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奂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那一次大换血,将一些新的当代作品引入课本,使不少传统经典篇章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可以说,语文课本的大换血,既是对传统教材选编的挑战,也是语文课本编制的一种大胆尝试。在选择课文的内容上,我们是该墨守成规的维持原状还是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国家2001年7月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这一办法的出台,让各种课本的编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哪一套教材更适合于学生上课?哪一套教材能更大程度的发挥它的教育意义?哪一种与课本配套的教法更能受学生欢迎呢?或许,这根本不应该由我们来下定论,因为学习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从中受益的也是广大的学习者,所以,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当今学生。因而,我们是否更该听听学生们的呼声呢?
我们也曾年轻,我们也都是从年少时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熟,在所有的读书经历中,语文课本伴随着我们完成了十多年的学业,甚至更远。因而,在学习中很多人都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能为自己所喜爱。回想起七十年代上学时的情景,现在多少还有些记忆,当时的语文课本全部都是黑白两色,课文中间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华丽的图案、更没有动人的童话故事。语文书中的“白求恩大夫”、“狼牙山五壮士”、“愚公移山”等课文伴随着那些让我们感到枯燥无味的字词句,并不能引起我们对读书的兴趣。想学好,大都靠死记硬背,从来就不曾对课文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学习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成绩好的同学实在是太少了。倒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那些毛主[xi]语录现在都还铭记于心。除此以外,至今,能记住的课文,除了一些古诗外,就只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高尔基的《海燕》了。
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绍禹曾指出:“自本世纪初迄今为止的全部语文教科书,无不是文章的集锦,这似乎已经定型化了。”朱先生的话不无道理。追本溯源,回顾我国1902年开设语文课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语文课本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最近这十多年。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语文课本的编写始终受着过去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所制约。有资料显示,我国语文圈内外人士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教材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比如人文精神的淡化,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教材内容繁难等。因为这诸多的原因,让学生在上语文课时缺乏必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被动的学习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让学生无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本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后,现在的语文课本,无论在色彩上、图案上或是课文内容的选编上,都尽可能的打破常规,改变原有的陈旧模式,并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都力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色彩,都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不过,即便这样,也不能为广大学生所欢迎。根据学生对苏教版教材选文态度的调查情况来看,语文课在小学教育中前景堪忧。在学生们所学习的众多课程中,“不想读”、“烦”、“快点过去”是学生形容语文课的最多用语。有的学生甚至表示:“语文课=睡觉+打呼噜”。有数字显示;语文、数学、英语“荣登”学生最不愿学习的课程之首。或许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对语文课的厌恶缘何于此?”在调查资料显示的同时,让我们同样发现,获较多学生喜欢的课文是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或蕴含一定哲理的散文,也或写景优美的散文,而那些内容缺少趣味性,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较远的课文,并不能为学生所喜爱,大多数学生对古诗词并不喜欢。
所以,现在的语文课本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文章作为课文内容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课文是学生最感兴趣并为他们所爱看、爱读、爱学的,也就可以作为课文。其实我们都知道,要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会看、会读、会听、会说,训练他们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靠的是积累,多学一篇课文和少学一篇课文并无多大的区别,教他掌握一篇课文内容还不如教会学生读、听、写的技能及知识积累的方法、加强对他们交流的培养。现在学生对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无不包括着对文中字词意理解、丰富有关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明白它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很多时候,不同的文章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对于学生来讲,却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让他们同样的喜爱,在语文课本的编写上,我们更应该体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今,在新编的语文课本中已经明确提出,教科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可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也就是将学生视为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将学生摆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
那么,学生喜欢以什么样的内容作为语文课的课文呢?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确实如此。对于语文课文的编制首先不能偏离了学生的生活轨道,应该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才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想起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幼儿教育,而幼儿教材也换了好几个版本。在多次的教材改版中,那些传统的、经典的历史教材现在已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舞台。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传统教材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但是,在孩子们心里,他们更容易接受动人的童话故事而不是那些惯常说教的知识。现在孩子入学的年龄已逐步偏小,由最初的七岁入学,逐步到六岁半,再到现在的六岁入学。从一坐进学校课堂开始,伴随着学校教育的课堂要走过十多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每一本语文课本的编写都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对过去传统的知识或许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一些传统的教育内容所赋予的文章对于他们而言并无多大兴趣。而新生事物的出现却是他们努力追求的方向。在网上对小学生进行的最喜欢什么样的课文调查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喜欢短而精的文章,象《雨点》、《鲜花和星星》,再者就是带有童话色彩,儿童味较重的文章。因而,综上所述,语文课本的编制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在遵循语文课所必须达到的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将古今中外各种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按类型或层次及教育意义大量的编制出来,只要不偏离教育的轨道,适当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文章作为课文,必定为学生们所欢迎,也能让他们更有兴趣上好语文课。
我们应该看到,人才的培养向来都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因而,语文课本的编制关乎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我们编写语文课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掌握课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也不能忽视社会对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应该说,语文课本的编制是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是传承经典与跟进时代的相容,是兴趣与传授的交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本就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感兴趣的文章选入课本,或许留下的将是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并不是朝夕可以做到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我们更应该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就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最爱,无论编写怎样的语文课本,只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途径,就如同让他们拿到了一把打开学习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反之,如果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那么,无论课本如何博采众长,也会失去它所编写的意义。
-全文完-
▷ 进入千古柔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