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每个县都建立文艺创作组,主要写作任务是创作革命现代戏。当时淮阴地区小戏创作很是出名,有一台戏(四出小戏)在江苏省获了大奖,分别是泗洪的《送鹅》、盱眙的《野马追》、楚州(淮安县)《送行》、洪泽的《听鱼》。说实话,我当时很感兴趣的就是《听鱼.》,猎奇鱼是怎么会说话的。
当时文艺创作骨干多是文革下放干部。洪泽有方之和刘兰,《听鱼》的作者叫刘兰,一位很不修边幅的老头,记得在地区一次文学研讨会上见到他,就曾请刘兰老师谈谈《听鱼》的创作体会。他说的很简单,这就是在渔民生活中找戏。所谓找戏,就是找戏剧情节。
其实,《听鱼》戏中并没有调度识别鱼类语言的情节。那个时代注重抓阶级斗争,鱼贩子被称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要同他斗争的,小戏中故意安排了市场管理人员通过“听鱼”这种虚拟的方法来打击鱼贩子。就像断案的法官通过一种虚拟手段破案一样。我说他小戏出彩就在《听鱼》这个命题上,也许观众就是通过“听鱼”的误导才追看细节的,原来是虚惊一场。
最近我到渔村去了解渔家的民俗风情,一些老渔民还真同我谈到“听鱼”的学问。说“听鱼”是渔家养鱼和捕鱼的一个重要手段。他们说鱼类也是有灵性的,也是有语言的,你对它如果亲情,它会把你当着知己,随时都想同你倾诉,想把自己的心里话掏给你。
如果养鱼或捕鱼的人不知道鱼性,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渔民。于是我就很有兴趣地向他们讨教起来。和我言谈的是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渔翁,他和鱼打了七十年的交道,眼下还耳不聋眼不花,还喜爱和老伴常年漂泊在湖面上。我听他说到听鱼花。所谓“鱼花”就是鱼在水里游动的声音,这是一种动感语言,是一种搅动水的振幅发出的轻微响声。他说鲤鱼在水中的鱼花声音是最响的,鲤鱼是好动的鱼种,“好胜鲤鱼跳龙门”就是这个道理。一条几斤重的大鲤鱼鱼花响声特别大,它会很突然地“呼哧”一个搅动。而黑鱼(乌鱼)冲动的力量很大,有一个俗语叫“黑鱼穿裆”,你在摸鱼的时候它也是特别地不老实,它会很灵巧地从你胯下穿走,前一个人可以顺着水花声进行提前量地等候来逮个正着。
有好多鱼也许并不是通过共鸣腔发出的声音,但也有是从嘴里发出的声音。渔人多会通过鱼音识别鱼讯。有好多浅层鱼都喜爱用嘴泊水,由于各种鱼口型的不同,鱼体积大小的不同,发出泊水的声音也就不同,大白鲢鱼嘴特别肥大,腮也大,肺活量也大,它们多是到浅水中泊鲜水,因此泊水发出的声音也就大,特别是大白鲢鱼成群地游过来,那种响声有一点像蚕吃桑叶的嚓嚓声,而大黄鲹鱼和白条鱼就不同了,它们头小身段长,游动很轻捷,发出的响声就比较轻微而短促,这就需要一些网眼比较密集的丝网拦在哪儿,等它们游到这里自动撞到网上,还有鱼池里的各种鱼吃饵料时的声音也不太相同,有的是“嘭嘭嘭”,有的是“嚓嚓嚓”,养殖户可以通过鱼吃食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知道它们吃饱没有吃饱,还能识别出轻微的鱼病呢,知道哪些鱼营养不良或者缺氧,以至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你听我们南闸民歌中“打条鱼儿三尺三”中的“嘭嘭嘭、嚓嚓嚓”的衬词,还就是一种鱼语呢,这就叫打鱼的人儿识鱼讯,养鱼的人儿听鱼音。渔民能够识别鱼的语言,那就成了鱼的知己和伙伴,也就和鱼儿产生了人性化的感情,对于生态养鱼、喂鱼、钓鱼、捕鱼都是大有裨益的。识别鱼的语言当然也是一种很特殊的专业技能,这也是渔民通过多少年的探索才有这样体会的。
我听渔村胡老爹同我讲了一个“听鱼”的精彩故事,他说年轻时曾同父亲一起在白马湖上打鱼,当时有一天,大半天过去了,几乎有一百次撒网都是空网,没有打到一斤鱼,还年轻气盛的胡老爹就要离开这个水域,父亲却坚决不同意,就跳下水一个猛子,他父亲上船后就说在那附近有一条特大的鱼。
他问父亲什么理由,父亲说听到鱼声了。他父亲说打几十年的鱼还没有听到这么大的鱼声呢,声音在水里传出去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播要远得多,是父亲猛子扎到水里听到的,原来这一段水域的小鱼都成了大鱼的腹中之物。他们一直等到天黑的时候,一张大网撒下去终于拖不动了,原来天晚水凉,鱼就开始休眠。这张网正好罩住了它。父亲把网绳交给了他,把船锚抛下水,对船来了个固定。
父亲顺着渔网跳下水,摸到了鱼脊梁,替鱼*起痒来,鱼越是舒服也就越是不动,这边他就慢慢收网,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鱼托出水面。收在网里鱼动弹不得,也许鱼太大太老太肥,动作迟缓。就这样一个人拖一个人托,鱼才进了仓。当时才刚刚进入集体渔业社,鱼像个小肥猪,在磅上过秤一百二十六斤,正逢卫星上天那一年,县里把这条鱼还扎了红绸子用车子送到省里报喜呢。
这个故事真有点传奇。但也说明“听鱼”还真是现实的一件事,白马湖生态文化旅游工程开始了,我倒建议在湖区垂钓中心,建一座“听鱼亭”,让游客听一听鱼的语言交流,那才真是唯美的享受呢。
(赐教处:淮安市楚州区南闸镇文联)
-全文完-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