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育工作者,孩子也毕业几年了,现在对语文课本更是好久没有触摸。所以,写到这样命题的文章,有些犯难,不知道应该从何落笔?“如果我是编者”,而这个世界根本是没有“如果”发生的。那么,有了一个设想“如果”的平台,我不妨如果一回,做一回不可能发生的事,让不可能在自己钟爱的文字里变成可能。
说到语文,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1950年8月1日,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令》的公布,一个崭新的学科名——语文,庄严诞生。走进语文,能让人感受到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学习语文,能让人在优美的文学作品里赶走烦恼与忧愁;细品语文,能让人有种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上的小学,当时语文课的第一课是:毛主[xi]万岁!只有五个字。那个年代,不只语文课本把这些语录做为课文,还有数学,每一课的开头都是“最高指示”,封面大多为红色毛主[xi]像,毛主[xi]语录占了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完全像一本红宝书,也被称为“红色课本”。文革后期,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组织了“革命委员会”的省、市,自定课程,自编教材,课本内容越来越“革命性”,片面地强调联系实际。到了八十年代,我高中毕业的时候,语文的春天真正地来了。但语文课本还保有一些过去年代的明显特征,多数还是跟红色年代相关,如《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飞夺泸定桥》……渐渐的,语文课本开始有了大自然的景象,优美散文、励志文字在课本中多了起来,政治的东西逐渐的少了。近来,人文化人性化的课文多了起来。2001年课改开始,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纂权。过去的教材是围绕教学大纲,必须使用人教版教材,现在各个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学生们也有了丰富多彩的课本可以选择。
覆盖面最为广泛的语文,包括了天文时空,地理人文,芸芸众生等等。然而,当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形成文字进入课本的较少。何不多一些现实的东西呢?我在想:“我爸是李刚”这样的事例,可以走进语文课本,这样,也能让孩子在课本中感受到现实给人们带来的思考。但是,许多现实的东西,可能会涉及政治,所以,理想化的东西,并不一定能真正的走进课本。另外,素质教育应该加入到语文课本中,现在的孩子们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很差。因为,现在的孩子有的是官二代,有的是富二代,有的是星二代,即使不是“二代”,也都是家里的“宝”,父母甚至祖辈们为他们承担了所有,明显的“421”家庭,孩子们的生活可谓养尊处优。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培养的。
上学时,我学过的《出师表》、《琵琶行》、《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文言的都背过印象深刻点,现代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深刻的,也是让我很感觉到非常震撼的篇幅。到今天,三十多年过去,在脑海里对这些文章依然记忆犹新。许多历史性的东西应该出现在语文课本里,让语文教材的内容广泛一些,这样,孩子们的视野可以开阔起来,希望多元化结构的语文课本,能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源。现在的语文教材似乎有所注重人文意识,可惜所编排的教材内容,似乎缺少可以同这个时代同步前进的新内容。所以,如果我是编者的话,会让历史的东西在课本中占一些比重,与时俱进的人文意识的东西要相对多一些。
汉语语言文学教育必须是面向未来的,必须体现人文领域新的拓展。多少年来,语文课文的分类一直以政治因素为侧重,再辅以体裁进行考量。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时代的产物,特定环境下的结果,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世界,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实现象。虽然历史可以改,但时代是不会说谎的。其实,语文这门课的真谛就是教会人如何将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许多时候我们的真实思想敢大胆地表达出来吗?太多时候还是要考虑国家制度是否允许这样写?文字与思想的自由,恰恰是不能统一的。摆在课桌上的语文教材,应该真诚地考虑老师和孩子们的双重兴趣,也要真实地展示当今的社会现象。偏离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觉课本中的文章是在糊弄人的话,这无异于对汉语的亵渎与谋杀。
如果我是编者,会把“我爸是李刚”之类的事情,编辑成文章文章加进语文课本里来,是不是能经过教委的审核,就另当别论了。因为,我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课本,是要经过教委审核的。我写的只是“如果我是编者”,这个如果是不会真实出现的。我只祈望教材在教委审核的时候,希望审核者不要忘了语文的根本。衷心的希望教学课本中不要出现虚情文章,尤其是造假文章。实事求是,应该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吧!真的希望在造假盛行的今天,真的希望别让课本中的“假”毁了孩子们!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