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高效课堂”似乎正是这种课程理念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学习方式。但冷静一下,我们不得不对其中的诸多问题及现象予以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高效课堂、反思、自主、合作、三讲三不讲、学困生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高效”的含义应是多方面的,但就我校教学目标而言,“高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堂课只讲15分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学生不懂的,讲学生易错的,讲关键的;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其余时间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要求学生每节课必须提出一个问题,每节课必须说出一点收获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三、积极推进“小组学习”、“自主学习”。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激励。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态度、学习激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等方面的肯定性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五、关注学困生。每节课必须鼓励、指导一个学困生提出并解决一个问题,或明确知晓一个学困生的具体收获,通过指导学习、激励评价、成功体验等方法、逐步转化学困生。
乍一看,“高效课堂’这种提法很不错的。但冷静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一切的一切,并非完全如此。我们先来看看以下问题:
一、国家倡导为学生减负,减负的结果是,很多学生连字典都不买,更不用说其他参考书了。在语文教学中,字词的形、音、义是不容忽视的,并且常用字得认识3500个,得用普通话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的形、音、义是学生“不懂的”、“易错的”、“关键的”,但也是“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学会的”,对教师而言,上课时“讲”还是“不讲”呢?如果“讲”,超过15分钟是不是真的要被停课呢?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概念,诸如联想与想象、意境与意象、象征与比喻、比喻与拟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与人文思想等,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对多数初中学生而言,是“不懂的”,按“高效课堂”之要求,属于“三讲”之范畴。但是,不管是哪一对概念,要实现真正的高效,15分钟又怎么够呢?
三、“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我相信每一个教师都做得到。但关键是这些“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又有谁知道学生懂不懂呢?又有谁保证考试时不会考呢?如果考到了,学生因为不会做而成绩大幅度下滑,请问这还算“高效课堂”吗?家长、上级领导、社会还会认可任课教师吗?如果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些“讲了学生也不懂的”必须掌握,是不是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弄懂,即使时间超过了15分钟也不停老师的课呢?
四、“要求学生每节课必须提出一个问题”是说全班学生必须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呢,还是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前者,还好解决。如果是后者,那么一个120人的班级,提出这么多问题,是提出算了呢,还是要逐一解决?若是提出问题就算了,似乎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若是要逐一解决,那么像我这样上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岂不是一天要为学生解决太多的问题!就算我有时间,学生有吗?学生还要学其他科目吗?如果学生偏科现象严重,还算“高效”吗?
五、“小组学习”也好,“自主学习”也罢,“积极推进”的同时,一个120人甚至有更多学生的班级,老师到学生中去的空间都没有,怎么去指导学生?不能一一指导的同时,谁能保证那进入初中时数学、语文只能考几分、十几分的几十个学生的学习实现高效?谁能保证每一个教师都能有效的控制因“自主学习”而带来的课堂秩序?要知道,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既不想读书,又不能随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啦!
六、我们也积极努力地对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等进行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但是不是这样就一定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取得进步呢?关于这一点,有人会说,某人问学生五加三等于多少时,那位学生回答等于七。这人马上对学生说:“你真了不起!你离成功只差一步啦!”那位学生马上说出了五加三等于八这个答案。其实,如果说这位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我们还认可。但要说以此为据就足以证明这位教师能实现“高效课堂”之要求,好像还缺少点儿什么吧?何况,现实就是,一个120人左右的班级,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算的学生至少就有20个左右,对这些学生,他们心中的“自信”与我们平时所言的“自信”,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呢!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以下现象:
一、“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讲”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讲”就是剥夺了学生的“主体体验”?
请看最近出现的各种课改观摩活动,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公开课、竞赛课等接二连三。课堂上学生是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美其名曰“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热热闹闹,可真的实现了“高效”吗?我就观摩过这样的课,要么用其他教学方式也能取得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要么根本就没有实效。先说前者。有一个语文教师,在给初三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当他要表达“红花还需绿叶相衬”这个意思时,从衣袖中拿出了带绿叶的红花展示一下,结果搏得了在场教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其实,用讲解的方式,或随意提一下,也未尝不可,因为这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还有几个不明白呢。再说后者。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在上公开课前,先让学生在黑板上对预习成果予以展示。在课后,我特意问了该班(104人)第二名、年级(340多人)第四名那位学生:“路,湿漉漉的;我的心,也是湿漉漉的!”这句话中的“湿漉漉”怎么解释?他却说没有学过。然后我说:你们刚才那位同学在黑板上不是把这个词的意思展示在黑板上了吗?他只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像这样的案例,我觉得如果这位教师以“讲”的方式,让学生既要注意该词在文章中对描写环境的作用,又要注意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适用,再举个示例证明一下该词的用法,那不更有实效吗?这说明什么呢?这只能说明“讲”与“满堂灌”“填鸭式”“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之间不能画上等号。其实,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讲,也不排斥教师讲超15分钟,问题是怎么样讲,根据学生的实际,讲有没有必要,讲是不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这势必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的教学势必会缺少深度和广度。另外,课堂上的“学生教学生”式小组合作学习把控得好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见学生之所未见,思学生之所未思,多用一定的时间,把这些“未见”“未思”的东西“讲”给学生,尤有必要。比如,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可学生基本上不读。有经验的教师只能根据每年中考的情况,界定某些篇目,在课堂上向学生“讲”。
二、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学生的确是“动”了起来。但稍作注意,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多多,效率低下。比如,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作为一种哗众取宠的工具,作为一种点缀,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只做陪衬;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无组织的失控状态;有的小组成员,由于科目繁多,没有按要求预习,老师喊到名字,拿组员的预习成果生搬硬套,还被教师视为“成果共享”;有的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却又忽视了对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其实,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学习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如是上述“合作”,其作用必定无法发挥。
由此可见,课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地方学校领导也罢,亦或积极响应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师,都应冷静地思考:课改要搞,课堂实效也要,但我们也要切忌教学之“浮夸风”与“大跃进”,切忌借“高效”之美名,害人又害己。
参考资料:
1、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2、镇雄县以勒镇茶木中学之《中长期工作计划》。
-全文完-
▷ 进入洛甸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