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藏洞真古观,晋代葛洪曾炼丹。岩上横陈苏轼字,仙人床卧似云间。”这是一名游客在游历了位于南雄城北雄庾公路旁边钟鼓岩写下的诗句。正是这首即压韵又富有总结性的诗句,把景致通幽与浓厚文化历史的钟鼓岩表达得淋漓尽致。
钟鼓岩,原称翠屏山,是一座石灰溶岩,因南与珠玑古巷相依,北与梅关古道相望,使得其名声威大震。这不借着登梅关古道的机会,游历了被称之“仙洞奇观”的钟鼓岩。
步入园门,古树苍翠,鸟语花香,风景如画。只见以山势而建的寺院建筑,层层递进,气贯长虹,这就是“洞真古观”。
拾级入观,见观内两侧陈设有陈奇和郑伦二将塑像,观正中供奉有老子像,正殿门上方悬挂有“岭南胜境”横匾。整个古观又设有玉皇大帝殿、纯阳殿、三清殿等殿堂。据传道人葛洪就在此观后面的翠屏山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并在此建观。使得古观与罗浮山冲虚古观、广州三元宫成为粤北道教胜地。值得一提的是古观还是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旧址。当年,陈毅和两名随员与大余县长彭育英、秘书鲁炯雯等人,于1937年9月上旬在此举行谈判,这里也成了新四军吹响第一声抗日军号的地方。
沿着古木下面修建的道路绕行至后山,来到寺右侧的钟岩,只见低矮的门洞左侧放置有一口悬钟,钟虽锈色斑驳,但上门的字迹清晰,中间除了有“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外,还详尽记载了钟鼓岩的历史。就在悬钟的上方有一方文字介绍:“钟鼓岩摩崖石刻,始创于唐代,自唐丞相张九龄奉诏开迁士途经梅关多到钟鼓岩一游,留下许多清词丽句,刻于岩壁,现岩洞若内外存唐至近代石刻二十多题”。
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岩洞,借着微弱的灯光,见洞壁石刻写道:“目治辛未,岭畔梅花别有天,一鼓且随绿拂来羽袖云堆,只驾鹤长空访古仙,南山道人题”。验证了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代玄裔、广府南山道人程明善在此住持的史记。
在看过几处石刻后,见旁边悬吊有一块形状如钟巨石,信手拍打,声如钟鸣,故称钟岩。越往里走越黑暗,只觉得石洞时窄时宽,脚下的路时儿平坦,时儿险峻,只好小心翼翼的扶着旁边的岩壁向前行……
由白猿洞继续前行至黑暗处,明显听到有蝙蝠发出啧啧喳喳的叫声,还不时有水滴到自己的身上。借着灯光,仔细打量,发现岩洞里有几个小岩洞,其中,传来蝙蝠叫声的岩洞为蝙蝠洞。
峰回路转,在绕过几处险境的石柱和石幔后,来到鼓岩,只见洞内悬崖有一巨石,硕大如鼓,伸手击之,声如鼓响,回音袅袅,震荡岩洞。正是这两个相互连通的岩洞,合称为钟鼓岩。
沿着指示牌出岩洞,回头再看洞口,只见岩洞外的岩石上刻有“万福洞”三个大字。据说为吕洞宾所书。旁边还有“诸仙岩”三个大字。据说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被贬到岭南投宿于此时,为之题写。
沿着阶梯拾级而上,在石梯转弯处,见一亭立于岩壁上,气宇轩昂。信步入亭,眺望四周,只见梅岭逶迤,田野阡陌。真不愧为文人墨客吟诗题赋的好地方。此外,分布在两个岩洞的四周,还有补梅亭、倚翠亭、迎曦亭、拱北亭和望梅亭。(文/唐长泉)
-全文完-
▷ 进入唐长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