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院内的石头香案前,有一棵老槐树。
据说它和爷爷同岁,该有100多年了吧。它也是我村年岁最长的槐树。
山区农村,每家每户院子最尊贵的位置——堂屋的外壁上,做一个神龛,也就是四方四正的石头窟窿而已。在里面供一个天地全神的牌位,逢年过节、婚庆大典、求财祈福、许愿还愿等等,只要是要和神仙交流,就在这里举行。对神虔诚的老太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还要在这里敬香磕头。
也许是这些缘故,老槐树也渐渐有了灵气和神气,就像《西游记》里,能在如来佛前,一直听经讲法的大鹏鸟一样。随着它道行的加深,也渐渐享受了香火供奉。
母亲生前一再嘱咐我们:要好好善待老槐树,它是我们家的保护神,和我们家荣辱与共、息息相关。
母亲说的,也不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据说,我们家以前是很贫穷的,可以说是村里贫穷俱乐部中的一员。随着槐树的慢慢兴旺,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敬奉,家境逐渐兴盛起来。婆媳和睦,兄弟团结;母亲享寿望八,父亲现年86岁,依然康健;我是村里唯一的第一代高中毕业生,工作也不错;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工作也很好。街坊邻居说是坟地好,可母亲坚持说,是得到了老槐树的福荫。
这些事情,说起来,或许有点玄。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
以前的山区农村,电风扇是没有的,空调更是想都没有想过。在炎热的酷暑夏季,老槐树庞大、浓密的树冠,把我家的堂屋,遮盖的严严实实,由于一整天不受太阳的暴晒,夜晚屋里就格外清凉;白天,奶奶、母亲和伯母、婶婶们,就到堂屋房顶上老槐树的荫凉下,做针线活,我呢,也在那里做作业和玩耍。
唐朝大诗人元稹诗说:“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尽管写他们早年的艰辛很形象,文辞也很美。但是,小时侯,我就觉得不对。现在看起来,是他没有“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生活基础的结果。殊不知,槐树叶是农村最好、最主要的蔬菜,无论如何,是舍不得作“薪柴”用的,况且,它的发热量,和树枝、野草,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山区农村,土地是土薄石厚,气候是十年九旱,完全是靠天吃饭,根本就没有种植萝卜、白菜的条件,充其量也就是种几棵偏豆、南瓜而已。各种野菜和树叶,在三年困难时期,我是都吃过的,不管是有毒和无毒,明知道有毒(当然,毒性是不太烈),就用凉水泡它几天,等释放了毒素再吃。至于槐树叶,那是最好的“枝头菜”,特别是嫩槐叶质软而味甜,桐树、柿子树等等,都比不上它。
在糠菜半年粮时代,我家的槐树,就是我家菜蔬的主要来源,也引起了全村人的羡慕,当然,我们更是感到自豪。母亲说老槐树和我们家息息相关,也有这些因素。
可是,吃槐叶一些不愉快的往事,也使我至今难忘。嫩槐叶当然甜美可口,可是,总不能把嫩槐叶扒光,“竭泽而渔”吧,何况,它还是我们家的保护神呢。于是,秋天采摘的老槐叶,就硬的多,也没有了甜味,我拣下来不吃,就招来大人的一顿呵斥:就你的喉咙细,咽不下去!咽下去,看能不能药死!
随着我们的渐渐长大,老槐树不但渐渐的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槐树,同时,人们都称呼他为老槐爷了,也就是把他作为了神树。同时,树干常常受到虫害的侵扰,枯枝留下的树洞灌进水后,树干就慢慢的腐朽。父亲让我一次次的用水泥糊住树洞,不使进水;让我一次次的用针管,顺着虫洞注入农药。
槐树,虽然不是我国的国树,但是,在几千年的中国,它一直是以堂堂正正的神树身份,居群树之首。民谚曰:(房)前不栽杨(树),(房)后不插柳。枣树有刺而桃杏招情债。古县、府衙门,都有槐树,而无桃(树)、梨(树)。而且,槐树是最长寿的树种,俗话说:松(树)千年,柏(树)八百,顶不住老槐歇一歇。即使树干空空如也,仅仅凭树皮供应养分,还能郁郁葱葱。
随着老槐爷的神气越来大,人们向其求子的越来越多,当然,也有望子孙长寿、做人堂堂正正之意。我们家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母亲在世时,就常常和妻子给老槐爷敬香礼拜,为儿子求子。也许是老槐爷格外垂青眷顾,小孙子现在是健康聪慧。
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我们也早就离了老家,离开了和我们家息息相关的老槐树,也吃腻了大鱼大肉,可是,我总是没有忘记、也时时刻刻想念着我们的老槐树。每年,我都要去给它浇几次水,除处害虫,糊糊树洞。
我们每逢过年,回家敬天祭祖,总要给老槐爷磕几个头,敬柱香,燃放鞭炮,告诉他,我们来看望他老人家了。为了不忘记老槐树,也为了不忘记母亲、不忘记母亲给我们的嘱咐,我们刚刚出生的孙儿,就取名“纪槐”。
-全文完-
▷ 进入自然文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