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释迦牟尼猜想之 —— 悟道成佛肖复

发表于-2011年09月08日 晚上8:42评论-4条

看来,这株尼连禅河旁边、伽阇山山麓的毕钵罗树是不平凡的,它注定要跟悉达多太子一道,成就无上正果。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话虽不好听,理却是这个理。悉达多在这株毕钵罗树下,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位,获无上正等正觉,成为至圣佛陀,为三界独尊之天人师。而这株毕钵罗树,也就此被封为圣树。

据《大唐西域记》,佛陀成道后,在菩提树下踱步七日,异花随迹,放异光明。为报树恩,目不暂舍,故此瞻望。尔时,有五百青雀飞来,绕菩萨三匝而去,十分殊胜,人天欢喜。此后,信众常带鲜花等物品来供养佛陀,因佛陀常外出说法,信众时有不能遇,如此,颇有些扫兴。后来,阿难陀把这事告知佛陀。佛陀听闻,对阿难作如是说教:“世间有三器,应受众礼拜——佛骨舍利、佛像,以及菩提树。尔等此后,见菩提树如见佛,可如是礼拜。礼拜菩提树,跟礼拜如来,同具广大功德。”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也是题外话。而目前,是悉达多来到了这株毕钵罗树下,并且选定,就在此树下作最后的参悟。

在选定这株毕钵罗树之后,悉达多用吉祥草铺座,背靠树干,结跏趺坐,其姿势正像过去各佛所坐的样子。坐定之时,悉达多发下大誓愿:“倘不达成正觉,誓不从此座起。”

据说,当这大誓愿发完,天龙鬼神都为之异常欢喜,清凉好风,四方吹来;各路禽兽都停止动作,树枝也静默无声,游云飞尘,一片澄净……如此种种瑞相,不一而足,仿佛全数知晓菩萨,一定达成解脱大道。

就这样的,悉达多身心安祥地进入禅定的境界中。

日沉月升,夜,静静地袒露它广漠而又温柔的胸怀,一切清凉静谧。即将悟道的悉达多,就这样在无边的浓重的黑夜里,伸展出它思想的触角,心无旁骛的,像过去诸佛一般,去解决人生的烦恼,解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苦痛的根源,解决众生平等的真相。他要得道,他要获得至上的绝大智慧,他要负起拯救众生的重担,而经历至大的人间世的诱惑和苦难。

最后的给悉达多施以大诱惑以及大苦难者,是魔王波旬。传说中,他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号为“六梵天主”。他是因过去世供养过辟支佛,于是得大福德,后得以成为六梵天主的。这样看来,这些的佛们也是好坏不分,随便个人,供养了他们,就给他们以来世升天的福德。即便后面有“因果轮回天注定”之说,也不过徒增凡夫的鄙薄。

但佛家经籍既如此说,我们也就只得一同来看看这些传说了。总之,正邪不两立,既然悉达多快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就使魔王处于劣势。剩给魔王波旬的单途,就只有阻止悉达多成佛了。于是,这就有了接下来的降魔传奇。

传说中,魔王有三女,年长的叫“悦彼”,中间的叫“喜心”,最小的一位叫“多媚”。也不知道是她们自己请命,还是由魔王波旬指派,总之,她们来到了悉达多的金刚座前,准备来行诱惑之术了。她们装扮得貌如天仙,美目顾盼,妖冶媚人。希望借妖艳媚人的身姿、勾魂摄魄的体香,来诱惑挑引悉达多。

至于她们具体是用怎样的手段来诱惑悉达多,这里就不多表述了,毕竟有些内容,是“儿童不宜”的。不过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回想一下那些女妖是怎样诱惑唐僧的,也就大抵可以知道当时情状了。

但不管她们使出怎样的手段甚至“身段”,悉达多太子身心不动,岿然静坐;并发大神通,用白毫拟出三魔女模样,尔后,又使三魔女透礻见自身。三魔女但见自身,只是一个装满脓包、鼻涕、口水等的皮囊,皮囊内,九孔根本,有生熟二脏,回伏宛转;蛹生出各种虫子,有八千个门户,然后走入小肠,那些虫子都张口往上吮食各种脏物。就是骨髓、血脉内也都生有虫子,细于秋毫,为数众多,不可计算。魔女见此状况,心生嫌恶,不禁就地大加呕吐起来。(是啊,不但她们,这样的字句,简直也要污了看官们的眼目了。)

此外,自然还有他法,使魔女显出更其恐怖肮脏之像。三魔女终被一个个吓得惊呼哀叫、战战兢兢、一路叹息、双膝匍匐着回到魔宫去了。

魔王波旬一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罢。主意打定,波旬在震怒之下,发动了隆隆的巨雷大鸣,只见电光闪耀,地动山摇,石崩土裂;此外,又降下豪雨,泛滥成灾;再加暴风吹袭,折木拔树,飞砂走石,卷袭而至。然而,大无畏的悉达多,继续住于三昧之中,平静如常,不动声色。

魔王大怒,看来这还是不够硬的,那就再来。于是,遍集六天以及八部魔鬼前往,欲以更加强烈的恐怖、威胁使之畏惧而生退转之心。各色鬼怪如云而起,有牛头鬼、有多耳怪,且耳朵长出铁箭,吐出火焰,直至头顶;此外,还有狐头妖、万眼魔。总之是稀奇古怪,貌不惊人死不休。有的六胸两膝,有的体毛如箭,奋身射人,还有的张眼烂赤,血随之而流下;等等等等……而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地人三界的大名鼎鼎的比怪大赛了。

当然,这也并不只是比怪或者比丑大赛,另外还要比狠的。在魔王波旬一声令下之后,各色魔军举起刀枪剑戟以及火车炉炭等物,直接就以身体作为发射装置,一齐对向悉达多冲击而来。一时间,雷鸣电闪,铁丸飞舞,剑戟横空,一派天昏地惨的景象。

然而,然而,惊人的奇迹出现了。悉达多安身端坐,岿然不动,有如须弥山。一切武器,都在悉达多面前失去威力,即便那些腾空而至的火箭,也不能接近他的身体半些。同时,悉达多还发大神通,使遍身发大光辉,照见阿鼻地狱: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各众妖魔,见此地狱惨景,自忆前世所作各种罪孽,一一现前,各各愁惨不已。

魔王波旬气到发狂,但不管他此后再怎样“硬上一层楼”,仍然对悉达多不能伤损半毫。魔王没有再硬的手段了,他终于承认了失败,心中大怨恨已经得到降伏,而悉达多,正确真实的觉悟也在斗争中间渐长,即将达最后的完满了。

所以,佛既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又是大雄大力,降伏魔怨。寺庙里的佛殿都取名为“大雄宝殿”,也就是得缘于此。

好了,终是雨过天晴又见彩虹了。魔王波旬灰溜溜的败走,各众魔军全数溃散。不论魔军是进是退,悉达多心中纯明清净,湛然不动。

这时,诸天仙众不免也都要来庆贺一番的。于是,万里一色,碧空无云,风不动树枝,落日也倏忽不见,一切更加明亮光艳起来;转时,又澄月映彻,众星灿朗,幽隐暗冥之处,可直视无遗,无有任何障碍;虚空之中,落下美妙香艳鲜花,降下美丽宜人歌乐……

看完这一段不着边际的传奇,我们在发出几声没有恶意的嬉笑之后,或许也可以来看看这些传说的寓意。我们可以把魔王及众魔军去掉,只看他们种种手段,这样,就可以看出,其实每一个人的向好之路,都会有如许这些诱惑与恶行前来阻挡。什么“悦彼”、 “喜心”、 “多媚”,甚至“欲妃”(情欲之女)、“快观”(相貌美丽,悦人眼目)、“见从”(柔婉顺从)之流;以及牛头鬼、多耳怪、狐头妖、万眼魔之辈,等等等等,都在使着诱惑与暴行的手段。这些东西,有的来自于外界,有的却长存与我们的心地。所谓“魔从心生,亦自心灭”。真要使其“趋灭”,就非得有大勇大智者,才有望勉力战胜,或者久长的与它们做着斗争,时时的压制着。

最后,我们就一起跟着悉达多来到他悟道成佛的那个晚上罢。这也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夜,在这个夜里的后半,也就是翌日凌晨,伟大的悉达多太子,终于“夜睹明星悟道成佛”了。这一天,相传就是十二月初八,现在有了大名鼎鼎的“腊八节”,其实多半的功劳是应该归给这佛祖成道日的。

在这个不平凡的夜里,发生了这样一些事情:

chu夜时分,悉达多已经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过往诸多善恶,诸般是非,了然于心。他知道人生一切果报,都从善恶因缘中诞生,父母眷属、贫富贵贱、寿命长短,以及姓名字号,所有一切都在这个因果链中生成、结果。

悉达多由此而顿生巨大的慈悲之心,不禁双目流下悯念的泪水。

“一切众生,没有谁能拯救,也没有谁能济拔。他们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之中,从不知逃离,从不知躲避。他们不知,这个世间一切均为虚伪,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不变的,然而,他们在其中却横生苦乐之感,这是何等的不幸啊!”

中夜时分,悉达多已得天眼通。他用此神通力量,观察世间,所有情境,均无遁形,纤毫毕现。

众生虽种类繁多,然而轮回生死。死于此则生于彼,各随各自善恶,接受不同苦乐果报。他也洞见地狱中种种酷刑,拷治众生,使受种种苦。这些,都是由前世造业而得的果报。

悉达多心里思考着:“诸般众生,本来造就诸多恶业,却都是为着现世的快乐,而究竟遭此极大的苦痛。倘使有人见到死后会遭到如此苦恶报,也就不会再有那些恶念了。”

此后,悉达多再观人道、天道,见人之生老病死大苦,见天子们天福享尽时之五种死相,见各各眷属心生眷慕而受到的绝大苦痛及懊恼之情。

悉达多见此种种,而生起巨大慈悲心,他当下思考:”众生都有如此忧患,为何人们还在世间耽爱五欲,不能断绝这颠倒情性的根本呢?而这些天子,因前世所积福德,得此大欢乐,然果报将尽,终生大苦恼。当生命终了之时,全要舍弃天身,甚至有堕于最前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之险。本来造作福德,为求取乐报,而将此天福消耗殆尽,究竟酿成大患。为何有智之人,要贪恋于中,且乐此不疲呢?

悉达多以天眼通,观察六道情状,心下生出巨大慈悲之念,而究竟悟出:“三界(佛教术语,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总称)之中,一切皆苦。”

这样的思考着,中夜过去,进入三夜(三更)时分,悉达多进而观照众生本性,想要寻出究竟:“它们因何缘故而有衰老和死亡呢?”

再过些时候,新鲜的“十二因缘”法即将出炉了,让我们拭目以待罢。

据说,这十二因缘法是悉达多这样推断出来的:

何以有老死?因为老死是以生作为根本,倘离开生,也就不会有老死了;

生又从何而来?它不是从天而生,也不从自身而生,它不是无缘无故而生,而是从因缘而生;

因缘何来?是依于欲界、有色界、无色界三种有业(指决定来世所得果报的思想行为的总和)而生;

三种有业从何而生?即从四取(取,是追求执著之意;四取为四种追求,即一、欲取,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妙境的追求;二、见取,对各种非佛教的世俗观点的追求;三、戒禁取,即执著于各种非佛教的戒律;四、我语取,即执著于我的偏见)而生;

四取从何而生?四取从爱欲而生;

爱欲从何而生?爱欲从感受而生;

感受从何而生,感受从接触而生;

接触从何而生?接触从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的总称)而生;

六入从何而生?六入从名色(名色,为身心的统称。受、想、行、识这四蕴为心法,称‘名’;色蕴为可视知的形象,为‘色’,主要指形体而言)而生;

名色从何而生?名色从心识而生;

心识从何而生?心识从行(一切精神现象及物质现象的生发以及变化活动,称作“行”)而生;

行从何而生?行从无明(愚痴为无明)而生。

倘使消灭无明,行也就跟着消灭;

行消灭,心识也就消灭;

心识消灭,名色也就消灭;

名色消灭,六入也就消灭;

六入消灭,接触也就消灭;

接触消灭,感受也就消灭;

感受消灭,爱欲也就消灭;

爱欲消灭,四取也就消灭;

四取消灭,有业也就消灭;

有业消灭,生也就消灭;

生消灭,诸如老、死,忧愁悲伤苦痛懊恼等等情绪也就都消灭。

就这样的,悉达多从逆、顺次序观察十二种因缘,到第三夜分之时,终于破灭了无明之境。当光明之相出现时候,悉达多获得智慧之光,并已断绝烦恼之障,成就一切种智。

定功现前,机缘成熟,就这样,在悉达多三十岁(公元前535年)那一年,十二月八日凌晨时分,忽然一颗明星出现在天际,清清朗朗,照耀天庭,悉达多触景会心,刹那之间,豁然大悟。

其时,本觉理与始觉智合为一觉,如如理如如智,理智不二,已然证到生死不灭,无罣无碍的涅槃境界。到了这一刻,我们再不要称他为悉达多太子,而应尊称佛陀了。

至于你要问佛陀的十二因缘法对不对?在宗教意识的层面,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你信不信的问题。倘使你还要以探寻究竟真理的态势来刨根问底,那我告诉你,佛陀所分析的东西,许多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至于那结果,当然多有不谋之处了。不过,我们的至圣佛陀,那是在两千多年前,能作如此详细的“心理学分析”,而况还有“缘起性空”等诸般真理传世,不称伟大又能称何?

不过,也有好事者最后丢一句:说那么多废话做什么,不就一个死么?一死百了,“死后原知万事空”嘛,这不就是所谓的涅槃了。

肖 复

8月16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肖复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亦仁亦智点评:

应该说,作者此文和“释迦牟尼猜想之 —— 缘起”等,都是姊妹篇,作者用佛的语言概括描写了释迦牟尼的成佛之道,细读此文,使人感悟到成佛的艰辛和不易。
万物竭诚定能成正果,细细探究,使人有一种脱离凡尘,狂想遁入空门之感。
文章老道垂成,读后慨叹作者的笔端功力给人的感染之深。拜读,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4]个
罗军琳-评论

拜读(:011)at:2011年09月09日 清晨5:54

肖复-回复谢谢朋友欣赏与留言,问候朋友 at:2011年09月09日 上午11:29

文清-评论

前来拜望朋友!祝平安一生,快乐永远!at:2011年09月09日 中午12:16

肖复-回复谢谢朋友,呵呵,问好,中秋快乐 at:2011年09月11日 中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