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一首歌一个简短开头,却折射着人与人交往存在的千百道问题。
一样米养百样人,谁又敢保证,谁又敢肯定,谁与谁都那么等同,别说思维,单说语言一个泱泱大国都有着数十近百。
一句俗语—— “朋友好识,却知己难求。”对此你是否也深有体味?总之我有!
“家家有堵墙,墙外房挨房,开门笑面送,闭窗窃私语。”今天虽同呼吸共命运,仿佛教育和教养必决定着一个人的思考趋向,为人处世是豁达也好,自私也罢,暂且不论,先说“交往”二字吧。
交往?最初人们在一起时似乎得先有交谈,其次才会有交情及以下部分,这是按部就班的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像谁曾说过“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得不说这道理足够尖锐与犀利。是的,都没了聊下去的兴趣,又如何继续做同道中人。由此看来,话题也来自于兴趣,兴趣也决定着话题能否继续。
所以说“寻找聊得来的伴,没那么简单。”
十年前我年仅十八,一个年轻人的确适合做一个“弄潮儿”,那时的我,学习更像应付差事,但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浓厚无比的兴趣,其中便包括了因特网,现在想来,我算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然而科学家设计它的时候,是想用因特网给人们提供一些便利,或者将信息传播的能力迅速到最大化。然而曾几何时,敲打键盘输送譬如“你好,再见……”习惯了的人们却开始很少用手写信,开始不再喜爱走出户外,乃至看山望水都要依托互联网了,很不幸,我又领衔众多网民成了最早一批不折不扣的患者。
我与很多人有过交谈,那是些有关人生、理想、兴趣之类的话题,这些大幅的字眼词汇当然也以产生在网络里居多,也曾为有对方与我不谋而合而产生兴奋不已的幸喜。但不知何时,我却更多的发现人们开始用网络洗涤被寂寞和渴望沾染的生活,就连油盐酱醋一样的芝麻绿豆也选择在网络的各种平台办妥搞定。这是仅仅因为“宅”吗?我不得而知,却又找不出相关的定论来反驳“宅”这个概念。
是不是四季春夏秋冬的自然温差过大?还是战火纷飞的硝烟弥漫隔绝了出路?我想这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归根结底或许因为寂寞,人们起初是惧怕寂寞,偶然尝试去忍受寂寞,直到逐渐习惯了寂寞,以至最终却依赖上了寂寞……
网络不是网,却网罗下天下所有的所有,它好像一个圈套,看得见却摸不着,它比广场宽大,比森林稠密。形形色色的我们穿梭在其中,扮演着多种多样的人生,描绘着千姿百态的色彩。
网络里的你我他,今天的你,是否还记得起昨天所说过的,今天的你,是否还记得起昨天和谁随心所欲的推心置腹交换着心灵上的一种求知、一种获得、一种惊喜、一种哀叹……如果不记得其实也不必大惊小怪,就像我的电脑历经数次重装系统,俨然已找不出曾经的聊天记录了。
“但聊得来的伴,寻找起来没那么简单”。这时再看待本文的简短开头,仿佛它也变得不再简单。
-全文完-
▷ 进入疯狂的小夏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