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傍晚,除夕的前一天。血红的夕阳依偎着远山,缓缓地下沉,瞬间就不见了。西边天际涌动着一条橘红色的河流,渐渐地变成棕红色,最后被黑色所淹没。空气干燥而寒冷,北风呜咽着掠过光秃秃的树梢,越过空寂而萧条的田野。几只乌鸦呼哨着飞来,停留在村庄前面不远的田埂上,正叽里呱啦地叫着,带来一种不祥的气息。夜像一块巨大的幕布,将村庄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回家吧!”我对母亲说。回家的这些天,我每天傍晚都陪母亲散步。
走到村口,听到一阵闹哄哄的喊声,不少人慌慌张张地往村庄的西头跑去。“出什么事了?”母亲问一位阿婶。“听说裁缝上吊了。”“啊!!”我和母亲的嘴巴同时张成一个圆,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消息太突然了,简直比晴天霹雳还让人震惊。
“明天,他们要回来过年了!”那天我去看他,裁缝爷爷的那张布满老年斑的脸上泛着红光,以一种兴奋的口吻告诉我。
“都回来吗?”
“只有老大一家不回,他的孙子明年高考。”
他指着一大堆年货说:“这些是几个女儿送来的。她们的日子现在也好过了。”
果真,腊月二十六这天,有两辆小汽车一前一后驶进了这个小山村,停在裁缝爷爷的家门口。从车里出来的是他的儿子和儿媳,孙子、孙女,还有曾孙、曾孙女。这下整个山村都沸腾了,不到几分钟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集聚到了这里,仿佛有谁事先组织好了似的。大家带着惊奇和羡慕的目光看着那两辆油光发亮的小汽车,孩子们还走到近前用手这里摸一摸,那里敲一敲,恨不能坐上驾驶室,摆弄几下方向盘过过开车的瘾。有几个中老年妇女站在离小汽车稍远一点的地方悄声谈论着。
“老头子真有福气,子孙满堂,还一个个都很出息。”
“这下老爷子够风光的,在我们村算是挂了头彩。”
“看他平时也蛮可怜的,还得自己洗衣服,做饭吃。”
“八十几岁的人一个人在家,说不定哪一天……”
“别瞎说,他身体还硬朗着呢!”
“是他自己不习惯城里的生活。”
“他和梅寡妇的事,要是被儿子媳妇知道了会怎么样?”
……
裁缝爷爷今年八十五岁,在村里,是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长辈。小时候,最盼望裁缝爷爷上门来做工,那意味着有新衣服穿了。每当裁缝爷爷挑着缝纫机和其它工具来到家里,我就好像过节一般,乐颠颠地跑前跑后。要是裁缝爷爷叫我到跟前量尺寸,我的胖嘟嘟的小脸总是憋得通红,就像正要绽开的花苞似的。裁缝爷爷常夸我文静、懂事,给我做衣服也特别用心思。他做的衣服穿在我身上既合体,又漂亮。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对裁缝爷爷有一份特别亲切的感情。直到今天,我每次回家都要去看看他,与他聊些家常。
裁缝爷爷生育了四男四女,靠着夫妻俩没日没夜地给人做衣服,艰难地将儿女养大。大儿子和二儿子先后参军,留在城里工作。三儿子和四儿子考上了大学,也远离了父母身边。四个女儿全都嫁到了附近的村子,有两个继承了父业,在镇里开了成衣铺,另外两个务农。十多年前,裁缝奶奶去世,家里就剩下裁缝爷爷一个人留守。儿子们接他到城里住,他总是住了几天就吵着回家,后来干脆不去。偶尔到女儿家住,也是三五天就回来。他总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我和母亲随着人流来到了裁缝爷爷家。屋里已经挤满了人,场面十分混乱。只见裁缝爷爷直挺挺地躺在那张他以前裁衣服的案板上,穿一件崭新的黑色长大衣,一条蓝色棉裤,一双布底黑灯芯绒棉鞋,全身上下收拾得很利索,像是要出远门的样子。脸上的表情则十分痛苦,眼睛微张,嘴巴没合拢。见到我妈,他的二儿子停止哭泣,用袖子擦去眼泪和鼻涕,拉着我妈的手:“老嫂子啊,老爹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这叫我们这一大家子怎么过年?怎么向乡亲们交代?”我妈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遇上这种事还是头一回,“你别这么想,老爷子可能是一时想不开吧。”这时,裁缝爷爷的二媳妇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诉着:“老爹爹呀,你是不是怪我们不孝?在这大过年的时候自寻短见,让我们以后怎么抬起头来做人?我们也是六十岁的人,儿孙满堂,呜呜——”我注意到,在这混乱的场面里,有一个人始终一言未发,也没有哭,只是铁青着脸在沉思。他就是裁缝爷爷最小的儿子和平,是我同窗9年的老同学、好朋友。后来从他那里,我了解到一些外人无法猜透的真实情况,对裁缝爷爷的决然离世也就不难理解。
梅婶是村里一位聪明能干的寡妇,三十多岁时男人就丢下她和三个孩子撒手西去。她模样生得标致,不知有多少男人暗地里对她垂涎三尺。可梅婶是一个贞烈的女子,对那些挑逗她的男人一概坚决拒绝。晚上总是把门顶得死死的,无论人家怎么敲门,都不予理睬。裁缝奶奶在世的时候,因为夫妻俩一辈子做裁缝,干农活、家务活都不在行,梅婶总是帮助他们。经常把自己种的蔬菜送给他们吃,端午给他们包粽子,年关帮他们做年糕。真应了那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两家相处得非常好。后来,裁缝奶奶过世了,梅婶偶尔替裁缝爷爷做些好吃的送来,或者帮忙洗个衣服被子的。这时风言风语出来了。起初,他们还不怎么在意,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他们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自然给那些喜欢嚼舌根的男女提供了极好的谈资,那横飞的唾沫星子几乎将人活活淹死。
早晨,在洗衣服的池塘边,几个中年妇女正眉飞色舞地谈论着:
“昨天傍晚,我看见裁缝去梅寡妇家里了,没见他出来,肯定在那里过夜了!”
“怪不得昨晚她家很早就熄灯了,原来在干好事。”
“云婶,你是不是亲眼看见了?”
“哈哈哈哈!”几个人的淫笑声将前来洗衣服的梅婶气得脸色煞白,泪水模糊了双眼。她踉踉跄跄跑回家了。
中午,几个男人打着赤膊在大桑树下乘凉,一个个脸上布满坏笑:
“裁缝真是走桃花运哪,搞上了那么一个标致的娘们。”
“怪不得那娘们假正经,肯定是早就和裁缝有一腿。”
“这老头都七十多岁了,那玩意儿还行吗?”
可怜裁缝爷爷听了这些污言秽语,心情象铅一般沉重,又不知如何替自己辩解,只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
众口铄金,两位老人怕了这些闲言碎语,有几年不再来往,老远见到尽量绕道而行,好像两人之间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这年冬天,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一个七岁的小孙女在家,由梅婶照顾。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梅婶突然犯了心绞痛,凄厉的叫喊声将小女孩惊醒。她看着奶奶疼得在床上打滚,手足无措。突然她想到隔壁的裁缝爷爷,就不顾一切地敲开了他家的门。由于裁缝爷爷一直有心脏病,家里常备着药。他的到来终于解除了梅婶的痛苦。自此两位老人彼此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不再顾及旁人的冷嘲热讽,大大方方地互相串门,互相照顾,慢慢地就谁也离不开谁。他们心里都盼望孩子们回来过年,两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一下,让他俩能名正言顺搬到一起,彼此好有个照应。谁知腊月二十八日晚上当裁缝爷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后,孩子们的反应竟然那么强烈。
“那怎么行?你都八十多岁了,儿孙满堂,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是呀,我们几个在外面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凭空多出个后妈来,叫我们的脸往哪儿搁?”
“她那么年轻就成了寡妇,还不知和多少男人鬼混过。这种不清不洁的女人怎么能进我们的家门?有辱祖宗的颜面哪!”
儿子媳妇们你一言我一语,只有和平对老爸和梅婶表示了少许的同情,立刻遭到兄嫂们的一致攻击。裁缝爷爷阴沉着脸,不再说一句话,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悲哀与绝望,拱起的背显得更弯了。
第二天上午,人们见到老人去了隔壁的梅婶家,回来时虎着脸,谁也不理睬,径自回房间躺下了。谁也没有料到,这天傍晚,也就是大年三十的前一天,趁着大伙都去大庙烧香,他从容地做好了上路的准备,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八十五岁的生命。
那时正当夕阳西下,彤红如血,透过西边的窗户,照射到老人渐渐失去血色的苍白而扭曲的脸上……
-全文完-
▷ 进入燕剪春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