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大的人,谁不怀念儿时的月饼呢?
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家乡石镜只有一个代销店。店里除了卖些日常用品,就只有少量的糖果饼干。只有挨近中秋节了,在秋风乍起的凉意中,小店柜台才会摆满香喷的月饼。可是,大人们并不急于购买,而是在等待那个美好节日的到来。接下来的十来天里,孩子们只有朝着柜台悄悄咽口水的份儿。于是,年少的我,开始翘首期待,期待那个月明如镜、饼香诱人的夜晚。失眠自然在所难免。那几天的日子过得好漫长啊,漫长得就像等待过年。
我刚读小学四年级时,正遇上靠近中秋。离八月十五还有七八天,大队代销店的货架,已摆满了月饼,雪白雪白,上面有黑芝麻和花生米,很是诱人。当时我口袋里有两角三分钱,兴冲冲跑去,谁知人家不论个卖,要论斤卖,而一斤月饼,要一块多。就在这时,二毛和铁古闻着饼香跑来。我眼前一亮,就对二毛和铁古说,把你俩的零用钱拿出来,我们一起买半斤月饼,再平分。铁古说这是个好主意,爽快地摸出几张票子,全是一分两分五分的。一数,有一角八分钱。可是,二毛脏兮兮的小手在衣袋里摸了半天,只摸出三分钱。这样一来,半斤月饼的钱都不够。正在失望之际,明明兴高采烈冲进了代销店,手里举着两张一元的钱,得意地喊代销店李叔叔:“一斤月饼,一斤月饼。”。明明的爸爸是生产队长,家里有钱。一斤月饼可是七八个啊,我们羡慕死了。牵引了过去。明明看我们三人眼神直直地,故意扬起装月饼的红塑料袋,炫耀说:“你们没这口福吧?好甜好香的月饼呢。”那诱人的芳香,勾得二毛口水直流。
就在这时,意外的一幕发生了,二毛突然抢过明明的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个月饼,就往外跑。明明反应过来后,边喊坏蛋边去追,我和铁古就跟在后面。村里还有几个孩子跟着去看热闹。乡间蜿蜒的小路上,便有了一群背着黄黄小书包,拼命奔跑的身影。终于追上了,我们却发现,二毛手上的月饼,早啃掉小半了,成了一轮“残月”。明明气得哭了,回家向大人告状去了。二毛拿残缺的月饼分给我们吃,我们都没要,个个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他,骂他是坏蛋,抢人家东西。很快,晚上,村里就响起了二毛的哭声。二毛挨打了,被他爷爷狠狠揍了一顿。二毛四岁就没了爸妈,让爷爷在带着。
好不容易到了中秋节。我们耒阳农村的习俗,上午,母亲要去七八里外的外婆家送礼。那礼品,就是刚刚从村里代销店买的一斤月饼。不过不用失望,因为下午母亲回来时,会带回一份“回礼”。这份回礼,也是一斤月饼,白糖馅的,有八个。那时奶奶健在,有八十多岁了。母亲先给奶奶送去一个,接着又给二毛送了一个。我不解地问母亲:“二毛是个坏蛋,为啥要送给他一个?”母亲笑着说:“傻孩子,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何况你们还是小孩子,二毛已经认错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母亲说完,把剩下的六个月饼包好,放到挂在楼板上的专盛稀罕物的篮子里。我眼巴巴地望着篮子,想象着月饼的香甜,不停地咽口水。好不容易熬到夜幕降临,我和妹妹早早地围着桌子坐了。母亲从篮子里取出了月饼。只见月饼已出油了,包着的纸被浸透得油亮。母亲把包打开,六个月饼黄灿灿的,宛如上空的那轮明月。妹妹迫不及待伸手抢了一个,塞到小嘴里,那狼吞虎咽的馋猫样子,让人发笑。母亲拿了一个给我。我左手接了,又伸出右手。母亲说:“孩子,做人别贪心,都给你吃了,你爸你哥嫂,吃啥啊。”
我惭愧地低头,拉起妹妹跑出门。晒谷场上,月光如洗,大人们三五成群,围桌,在嗑瓜子,品米酒,吃月饼。我看见二毛和几个小伙伴们在玩,也加入其中。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仰头看着圆月,唱起了儿歌:“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啊 ,一块月饼一片情呀 。 ”月饼吃完了,妹妹意犹未尽,对我说还想吃个月饼。我说:“家里那几个月饼,不是早分了吗?”妹妹说:“可我真的还想吃呀。”这时,我看见爸爸到二伯家串门子了,顿时眉头一皱,想出了个办法,溜回家去摸爸爸的口袋,偷钱去买月饼。哪知刚把几张角票偷到手,让母亲发现。我心想完了,屁股准会挨竹鞭了。奇怪的是,这回母亲没有生气,而是拿起她没吃的月饼,切了两小块,塞到我和妹妹手上,慈爱地说:“你们吃吧,吃了你们就能快点长大,长大了你们就有月饼吃了。到那时,你们想吃多少都可以。”说到这儿,母亲眼里就流出天上明月一样的光亮,很温暖。我问母亲:“我们长大了,真的会有很多月饼吃吗?”母亲说:“妈妈的话还会有假吗?”妹妹突然把半个月饼递给母亲,说:“妈,我不想吃了,给你吃!”母亲抚摸妹妹的头,喊着我的乳名说:“狗子,看你妹妹多懂事,以后,你可不能再乱翻大人的东西了啊。”说完,她用舌头舔舔嘴角的月饼,屑咽了咽唾沫,又递给妹妹,说:“妈吃了很多瓜子花生,早吃饱了,你们吃吧。”吃着母亲给的月饼,我分明感到,那个夜晚的月光,格外的明亮,格外地温暖,也格外地幸福。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妹妹早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母亲却早早离开了人世。倒是每年的中秋节,月饼越来越多,中秋吃月饼早已不是什么奢侈的事。可是,面对超市里包装精美、种类繁多的月饼,我不再有儿时那种欢愉的心情,那种甜蜜的期盼,那种贫寒人家简单的快乐。就连年逾八旬的父亲,都在疑惑:为什么现在的月饼,没有过去在农村那么香、那么甜了呢?
(2011年8月31日晚于耒阳)
-全文完-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