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楼下的平地上,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树冠蓬郁。那里住了一大群小鸟,每天天未亮,就在树上吵做一团,声音杂乱而尖脆,不知吵闹些什么,象极了小时候学校里课前的操场上。清晨,每每梦境被它们的吵闹声打碎,心里不免有些怨气。这不,今天又被吵醒,梦已断,难再续,干脆起身下床,来到窗前,撩起窗纱,探身窗外,想一看究竟,可它们掩身于绿枝茂叶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于是乎,就有了下面几句:
鸟啼恼人梦,
掀帘循迹问,
雨天难觅食,
何不示斯文?
怨归怨,但还是觉得它们十分可爱,象一群调皮、活泼可爱的孩子,叫人既恼又怜。
上帝缔造了世间万物,有万物就有万象,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存在模式,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各自又有各自的独立王国,但又相互关联。缺了谁,都会让世界多一份寂寞,少一抹色彩,生活少一味乐趣。人类虽然是万物生灵中最强大、最富有智慧的一类,但如果没有另类作陪,岂不是如沙漠中的孤魂一般?孤独、苍白、无味。所以,还是和它们和协共处,让鸟们尽情的唱吧!
其实,身处都市的人们,能每天听到它们的歌唱,那怕是杂乱的吵闹声,都是一种奢侈。
记得小时候,每逢冬季雪天,大地都会披上一层厚厚的雪被(现在很少见到那么大的雪),雀儿们无处觅食,这时,我家小院里可就热闹了,那棵桃树的枝上,还有牡丹花树上,都会有好多麻雀守候在上面,探头探脑的,伺机搜寻可充饥的食物,每当这时,大哥就会带领我和弟弟,进行一次捕雀行动。先是在院子中央扫开一块雪地,撒上一些米粒之类的,然后拿个筛子罩在上面,再用一根绳子的一头绑上一小节木棒,用小木棒顶起筛子的一边,这样一个简易的竹棚就做成了。然后将绳子的另一头拉到屋子里,掩上门,然后我们三个悄悄的爬在屋地上,就等那麻雀进棚掠食。不一会,饿极了的麻雀在观察并确定无危险后,先是由较胆大的试探性地进入里面,然后别的雀儿看并无险情,随后也一个一个的跟进去,当我们看到筛下有足够的雀儿时,由大哥一声令下,弟弟握紧绳头,使劲一拉,棒走筛倒,往往会有很大的成功。那种乐趣和快乐到现在想起来都回味无穷。想想现在的孩子,哪有条件和机会体验雪天捕雀的乐趣?一来,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很少下雪,即使有雪下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大,其次,由于人为的破坏和自然条件的改变,雀儿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致使它们的数量也越来越少。现在已很难见到成群结队的雀儿跃于院庭枝头,这应该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呢?还是人类愚昧的悲哀?
写到这,我不由想起了一位朋友的作品,一幅题为《等》的图画。画面上是一个竹做的、差不多占了整版的帘子,竹帘的下端有几根枯枝,旁边是一个看起来可怜兮兮的熊猫背影,它望着眼前的竹帘,似有很多哀怨。帘子的上端,也是竹帘的后面,有几朵小花探着头……整幅画面看起来就是被一张硕大的竹帘隔开的两个世界,一边是荒芜和哀愁的熊猫,一边则是春光无限的乐园,显然一个“等”笼罩了整个画面的“空间”。读到这,我想您一定已知道了作品的主题:保护生态,珍惜生命。在我被作者的善良和正义感动的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能有更多的人被他的作品感动,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进行思考。
最后,祝愿鸟们快乐!我们幸福!
-全文完-
▷ 进入文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