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二字“饶磨”上千年程群

发表于-2011年08月29日 中午1:06评论-2条

——唐著名诗人贺知章和他的《回乡偶书》

在江南会稽(现在的韶兴),唐天宝三年(774)春天,有个耄耋之人,一边环顾着一边走进永兴。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因为从没有见过这位老者,把他看成远方的客人,是有事来的,他一定需要帮助;于是,出于关心,他们就笑着问他从哪里来?找什么人?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中的第一首诗所描绘出的一幅画面,原诗是: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中的“儿童”可以不知道这位归乡人的来路,但老者却十分清楚,几十年前,他正是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少小生长地,归来已是客;不见旧人面,尽是新颜色。时间差造成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巨大反差和这种反差的表现,是这首诗描绘出的自然情状。崇尚自然,通常有可能是一种对人世的无奈,才到自然中寻求奋进精神回归的。

贺知章在他的《回乡偶书》第一首诗里,描绘出一片美好的景致,让人留恋,而他却把心事(人生的感慨)埋伏于景中,深藏在心底。人们通常都喜欢欢快有味的诗,相对于第二首的直白,这一首更能为人所接受。诗的语言是通俗的,情状也十分鲜明,一看便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盛传不衰。

诗写得真切、恬淡,看似没有感情;不过,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却有着一份深沉。本是乡里人,相见却不相识,这对回乡之人,不免有些“冷”;好在孩子们的“笑问”之暖,却把这“冷”给覆盖住了。很明显,贺知章在写这首诗时是把那种“冷”转换成轻松又不无欢快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实在是诗化了的情感诗。理由是:

其一,不要说贺知章“少以文词知名”乡里,而且在此次回家乡之前,他还是皇帝身边的大人物,自然也是他家乡的一个名人。虽说晚年辞官归隐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名声尚在,何况他的儿子还是稽司马。这样的现实,会稽的父母官们不会不知、不会不问的,让如此一个老人自己走回乡里,实在有些不近情理;

其二,贺知章的家是当时会稽的大户,他又是贺家的第八个儿子,不管世道怎样变化,本家里一定还有人健在。贺知章既然要“落叶归根”,不可能不提前派人或寄书信告知,得到书信的亲人们也不可能没有行动;可是,从诗里看不到有他家人的点滴行为。“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就是真的想低调回家,这也很难说得通;

其三,诗中说“少小离家”。“少小”应该是指贺知章少年以前的那段时间。贺知章是在唐玄宗证圣元年(695)中的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此时他已经三十七岁了。这就是说,贺知章三十七岁前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乡会稽度过的,虽说不可能常住家中,但中间他也不可能不回家看望祖宗。其实,贺知章做了京城大官之后,也是回过家乡的,有两首诗可以作证。第一首诗是由贺知章引见给玄宗的李白写的,这首诗破题就是《送贺宾客归越》。“贺宾客”就是贺知章。诗中也写得明白:“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狂客”是贺知章晚年的自称。第二首诗是当时的诗人卢象写的,诗的题目叫《送贺监归会稽应制》。“监”即秘书监,是唐时的官职,“贺监”是姓加职,指的也是贺知章,就像我们今天对某人叫“李总”或“刘经理”等的称谓一样。

会稽是贺知章的故乡,回了会稽是否回过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资料;不过,作为大户人家的儿子,高堂家人尚在,不大可能“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吧。由此可见,“少小离家老大回”采用的是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不能证明他离家后从来就没有再回去过。

由此可见,《回乡偶书》诗中描绘的耄耋老人是一个诗化了的不得志而落魄之人,其中有些贺知章的影子,更有一种他心理上的深度感触,这一点,在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第二首诗中就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饶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人事半饶磨”,正是贺知章的感慨之处。

《回乡偶书》诗既然是作者从想象出发创造出的艺术形象,那么,诗的真实与作者的真实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若要单从贺知章这个真实人物去考察诗,后人难免不生出一些悬疑来。

这种悬疑,是由贺知章本人开始的。贺知章是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他不仅有才气,——“少以文词知名,神龙年间(公元705年到707年)已名扬京城”;而且他还是一个很会做官的人,其要诀除了才气之外,就是尊上。比如他曾说过:“国无贤臣,圣亦难理;山有猛虎,兽不敢窥。”(见旧唐书本纪第九)中心是说皇帝要成为“猛虎”,才会“兽不敢窥”。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泰山封禅,坛成后召礼官讲议时,贺知章曾进言:“昊天上帝,君也;五方精帝,臣也。陛下享君于上,群臣祀臣于下,可谓变礼之中。”(见新唐书志第四 礼乐四)说的是“君臣”之礼不可乱,强调了帝王不可侵犯的地位,这都是非常有现实性的,因而很得皇上的喜爱,并重用之。

贺知章自进士入朝为官后,是武家天下转回李家天下的时期,并经历了唐朝末期的安史之乱,以及宫廷宦官操权,帝不有威,君臣失礼,自然不合贺知章的胃口。唐朝盛世不在,此时,贺知章也因年高有病,精神“恍惚,梦游帝居,数日寤”,便来了个见好就收、激流勇退:“天宝二年(743)十二月乙酉,太子宾客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旧唐书本纪第九)次年的“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皇上还为他“赋诗赠行”: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之一)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之二,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七)

前一首是对贺知章带着荣耀遁入道门的称赞,和朝中人因失去他倍感惋惜之情;第二首则是讲为他送行之盛——“筵开百壶饯”,和对他的许诺——“诏许二疏归”,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颂扬——“行路满光辉”。足见贺知章和玄宗关系的不一般。

贺知章可说是退在高处,荣归故里,本也该心满意足了;但是,当他回想到这些年来的朝中之变,也还是生出了“近来人事半饶磨”的感叹;不过,让他心有所惑的不光是朝中之事。

据《贺知章乞名》(网络)一文记述,贺知章长安临别时,感于玄宗对他的风光送行,他在向唐玄宗辞别时,竟然是老泪纵横。

当时,唐玄宗见他如此这般,心生恻隐,觉得应当再给他些抚慰才是,也就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贺知章的回答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却也符合他的心态:

“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

按常理,贺知章的儿子这时候就是才入中年,也是不会没有名字的;但是,为了能让陛下赐名,竟把儿子说成是“尚未有定名”,给人的感觉不过是向皇上表忠,以拉近贺家和玄宗之间的亲近关系。

玄宗自然受感动,想到一个已经辞官归野的人,还这么忠于他,心中欣慰,也就略一思索,便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

“孚”也就成了贺知章儿子的定名。“孚”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爪”在上,“子”屈于下,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念就成了“爪子”,同“爪牙”,实为人的手脚也。玄宗赐了名,贺知章当下是感激不尽,并无多想,事后想起,就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不由联想到他这几十年来,不管是怎么有名也好,还是如何有“狂”也罢,其实都不过是皇帝眼里的一个跑腿办事的“爪子”;不光是他,连他的后人也不例外。这怎能不让他这位名人“饶磨”呢!

贺知章“半饶磨”不到一年就病死了,是年八十有六;而他的“半饶磨”却并没有随他而去,似乎是留给了后人。比如说,诗中说的“相见不相识”的“儿童”,是不是贺知章的儿女?这又涉及到贺知章在长安半个世纪的生活中,带没带家眷?如果“儿童”是贺知章的儿女,那他在长安几十年就不可能带家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有文学选本家就从他的《回乡偶书》里“饶磨”出,“儿童相见不相识”中的‘儿童’是贺知章的儿女,贺知章在长安没带家眷,因为当时的官吏不让带。刘少奇听到此说后,把这一看法转达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没表态,但心里也还是开始“饶磨”起这事来。1958年2月10日,他为此还专事致信刘小奇,说明了他的“饶磨”:

“‘笔记小说’,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了,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贺知章在长安做了数十年太子宾客等官,同明皇有君臣而兼友好之遇。他曾推荐李白于明皇,可见彼此惬洽。在长安几十年,不会没有眷属。这是我的看法。他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成独处,也未可知。他是信道教的,也有可能屏弃眷属。但一个九十多岁象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的草书《孝经》,至今犹存)。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史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些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在信的落款后面,毛泽东又写到:“复寻《唐书珍异宝?文苑?贺知章传》(《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页二十四)亦无不带家属之记载。”为此,这位诗人断言,“说‘儿童’是贺知章之儿女者,纯是臆测,毫无确据。”当然,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仍然还有这些小儿女,也是不可想象的。

贺知章的“半饶磨”是他对自身和人世双重性格心理的不一,正像他的做诗和做人一样;而毛泽东的实证,则是重在求是,不去人云亦云,想什么就是什么;不去无根据的“臆测”,骗自己也骗别人;就是已经求有所据了,也不强加于人,而是让他人自己亲自去求证。毛泽东的这种对私人交往中的意见不一、对治学及对历史所持的唯“实”之求的严谨态度,就是在今天的生活中,也不无其实在意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程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也许真的无从确知答案
但有一点,诗是值得肯定的
后人怎样去揣磨也不是没有因果源

文章评论共[2]个
程群-评论

感谢罗军琳老师的审核、推荐!at:2011年08月29日 晚上8:22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你天天拥有愉快的心情!at:2011年08月29日 晚上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