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变换,对于我们南方来说不是太明显。入秋以来,夏日给我们带来的炎热并不因秋天的来临而有所缓解,一样的高温伴随着同样的闷热,只是偶尔还会下上一场大雨,虽说时间不是太长,但总比干燥闷热的天气要好些。遗憾的是,下的这几场雨,竟无法顶住停电所带来的郁闷和难受。一连几天,无论是电视或是报纸,都在做节约用电的宣传,据我市一位供电局负责人介绍,“这次电力供应紧张,可谓是近20年来形势最严峻、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缺电!”相关负责人正在研究有序供电方案。看来,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在电荒中度过。
今天,从早上8点钟开始停电到现在,已过去了将近5个小时。家里实在太热,即便是刚下完一场大雨,也感觉不到丝毫凉意,房子的四周早被旁边的高楼完全挡住,看着外面的风很大,可根本就吹不进来。吃过午饭后,婆婆说:“要不,乘着现在刚下完雨没有太阳,我们到楼顶上看看,那里应该凉快些。”这真是个不错的提议,自般来这里住后,我从没上过楼顶,能上去看看、凉快凉快也好。
幸好还有一部电梯有发电机供电,我跟婆婆、儿子直接从3楼乘电梯到顶楼。脚刚一踏出楼门口,不觉眼前一亮,这里的光线远比我们住的地方要强烈得多,一阵又一阵清新的凉风迎面直向我们扑来,感觉有一丝丝清凉正一点点沁入心中并不断地在体内弥漫、散开。儿子禁不住叫了出来:“真是太舒服了!”我第一次上到这里,突然面对着如此广阔的天,一下没回过神来,就这样傻傻地站在楼顶的平台上面,先慢慢地闭上眼睛,然后做了一个深呼吸,任由着微风将心中的烦躁驱除,尽情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整个人为之变得精神而兴奋。想想我们每天都在高楼中生活,从楼下所看到的天,和现在比起来,也不过是“坐井观天”罢了。
让心情渐渐平复下来后,我缓缓地踱了几步,来到楼门正对着的墙沿边,凝神远眺。此刻,呈现在我面前的天空,是广阔而高远,经过雨水的清洗,已经变得干净和亮丽。原来在远处飘着的几朵乌云,正慢慢地、慢慢地靠近,在移动时一点点地变白、变亮,最后重叠在一起。这时,一道光亮划破厚重的云层,从万里晴空中穿透而出,经过雨水洗礼后的阳光温暖地洒在我身上,也照耀着我们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眼前的风景确实迷人,远处的朦胧在阳光下正一点点退去,眼中所囊括的一切已然清晰起来,蜿蜒回旋的柳江水如一条绿色丝带穿城而过, 6座大桥若6道彩虹横跨江中,一栋栋林立的高楼大厦正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遥远已模糊不清的青山树林一眼望不到边……此时此刻,很自然地让我有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看着这一切,才发现我眼睛所能及的,是一个平时根本无法看到的高度,身体竟莫名地产生一种飘飘然的轻盈,随之而来的是心旷神怡的愉悦。天离我是这么的近,而地却变得如此遥远。在天地间,心骤然亮了起来,原来人站在高而空旷的地方,心会变得如此开阔,一连几天的忙碌和劳累,于这一刻消失殆尽。在高处,心就如同升到了云雾之端,随之变得宽阔且思得更远。
很多时候,当人处于高处,能将一切尽收眼底时,首先吸引我们的必然是高处的风景,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一些想法:要是能站得再高些,看得更远些,就更好了。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就会演变成一种对欲望的追求,谁都想职务越高越好;谁都希望权利越大越好;谁都期待地位越高越好;谁都盼望金钱越多越好……人生不可能没有追求,追求的本身并无过错,错就错在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我们所要追求的不应该只是职位或金钱的表象,更应该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当我们从一个低洼之处向上努力攀登,向着理想中的最高点奋进时,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高度都适合我们,也不是每一个最高点都适宜自己。只有当你在一个最适宜的高度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就会取得最骄人的成绩。在我们广西,大家都知道融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覃俊同志的先进事迹,他就是一个懂得寻找人生高度的人。今年47岁的覃俊,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侗族子弟,18岁入伍,从复员起先后在融水县广播电视局、县公安局、县委组织部、融水县三防镇工作。从一名基层普通工作人员做到纪委书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每走一步都是在寻求自己最适宜的高度,即便身患恶疾也不言放弃,可以说,他也是当今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的最好写实。
人生的追求永远是无止境的,每个人的一生是由若干个阶段组成,对于每个阶段要选择什么样的高度才适合自己,就要取决于自己当时的文化修养、社会经历、及对世界观的认知和个人取舍倾向等众多因素,因而每个人每个阶段所定出的努力方向和人生高度也不尽相同。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他们只会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下多高的高度,因为他们本就缺乏向上努力的动力,恨不能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或是意外中个六*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胸无大志的人。而一些好高骛远的人,会把所要追求的高度定得过高,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是想当然的简单,大事做不好,小事又做不来,也无可取之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中寻找一个最适宜的高度,而这个高度,能最大程度地让自己发挥自如。由于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爱好不同、受教育的层次不同、思想境界不同,以致对高度的要求也肯定不一样。农民的高度在田地里,他渴望的是丰收的果实;工人的高度在产值,他期待生产出更多合格的产品;教师的高度在学生,学生的进步是他的满足;医生的高度在治好病人,病人的健康是他们的心愿……每个人只要能在社会中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高度,你就可以沿着这个高度去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度选对了,也就成功了一半。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母亲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母亲在针织厂工作时是个织布高手,她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获得领导赞许。有一次厂长找到她,说是要提拔她当车间主任,母亲当即谢绝,她说:“既然你们都说我织布又快又好,为什么还要我去管人?我只喜欢织布,不爱管人。”她还是继续织她的布。几年后,市里领导到厂里视察,也看中了母亲的勤劳和努力以及她取得的成绩,想抽调到团市委当书记,母亲还是拒绝:“我没读过什么书,字都不会写几个,怎么能担当起这么大的重任,我还是适合织布。”最终,母亲在工厂里一干就是四十年,她给自己定下的高度就是做一名普通的纺织工,她将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每每母亲跟我们说起她的过去,都是充满了自豪和无憾。
而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多的人看中的却是金钱、权利和地位,这也无可厚非,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追求的层面定会不一样,穷人追求金钱,富人更爱权利,就连古代都有考中状元可以做大官能够光宗耀祖的说法,更何况在今时今日,只是我们在追求的时候需清楚自己要选择的高度,多高才是你最为适宜的选择。
想起在上个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收受贿赂及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问题被执行死刑。在我们眼里,他们也算是个高官,但是恰恰是因为他们是高官而害了他们自己,试想,如果他们只是个一般的百姓,又怎会有如此的权利来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也就不会将自己送上断头台。人不能一味地看着权利,还要看着与之相适应的责任,多大的权利就一定伴随着同等的责任。因而,不是所有的权位、所有的高度都适合自己,我们应该善于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高度。据中国社科院《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资料估计,中国目前有4000多名官员境外在逃。中纪委称,近30年来,外逃贪官携走资金达500多亿美元,平均每人卷走近1亿元人民币。从外逃人员的级别构成看,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厅处级干部逐渐增多。这还只是境外在逃官员的估计数据,而那些没能统计上来的呢,更是大有人在,现今,已到了群众对领导干部廉政的渴求达呼之欲出的境地。纵观中国历史,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哪朝哪代,在高级官员中出现贪官污吏的现象并不少见。宋朝的吕本中在他的《官箴》中写道: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就算是在今天也具有极其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回顾一些官员所走过的人生历程,我们都能看到,但凡能走到领导岗位的干部,很多都是在基层中受过磨练,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努力肯干,业务能力强的单位骨干。他们靠着自己青年时的跌打爬滚和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最终才能走上领导岗位。当了领导,如同从平地中爬高了几层楼,站得高了,也看得远了,风景确实与以往的不同。走在高处,意志坚定的人还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原来的优良作风,职位提高了,思想的觉悟也跟着相应提高,知道无论自己身处多高,看到多远的风景,也必须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因受外界的影响而迷失了方向。因为他始终明白,自己是人民的儿女,党与人们赋予自己的权利是为民办事,那么他无论脚踏在任何高位上,都会感到天空的广阔,步履的稳健,让自己的脚步能跟得上所站高度的阶梯。而某些人,如果选择了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高度,就如同云中雾里,找不到方向。虽然职务上去了,位置变高了,也只会看到位高权重,只想着权力的利用,没有加强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思想意识和思想境界一直停留在原地,沉醉于高处的风景中“乐不思蜀”,而把最初的对人生、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统统抛之脑后。一旦受到某种诱惑或心理不平衡,就会产生贪念,试问,一个只想着利用职务谋私利的人,只想着如何利用权利去获取更多的金钱的人怎么会为民谋福利,怎么能当好人民的父母官呢。殊不知,欲望的大门一旦被打开,他的心根本就无法控制自己,他更不会想到,自己身处于云端之上,一个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就该向着更高的目标追求。或许,在选择高度时,我们也当抱以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面对,在可以将工作完成得游刃有余的基础上,亦应该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信念。只是在向着高处攀爬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无论在思想、业务能力或心里素质方面亦向着更高处迈进,让自己有能力去适应将要达到的高度。有一天,当站在你所希望达到的高度时,只要牢记,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更好的付出,为了更好的为大众服务。那么,无论你处于多高的地位,站立多久的时间,你都会长久地立于人民的心中,历史会永远把你记住。
其实人生本就没有固定的高度,所谓的高度也就来至于对自己最适当的选择。如果盲目追求自己所达不到的高度,就只会落个“高处心不寒”的境地。人生在世,最主要的是在于能够做好自己,做好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才能贡献社会、服务他人,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无所谓高了。记得周恩来总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只记得我是总理,在国务活动时我是政府总理;在党内活动时我是一个普通党员;在群众中活动时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一个国家领导人,给自己的定位等同于普通的劳动者,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所处的地位,这不就是人类思想的最高境界吗。而邓小平同志的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更是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们用自己的人格情怀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高度中该如何去寻找自己的位置。
高处的风景确实很怡人,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上去。真正的高,是将它放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高度上,党与人民赋予你的权利,在任何一个高度上都是让你为民谋福利,而不是享福。站在高处,离太阳越近,别人看你就越清楚,所有的一切都会在阳光下暴露无遗。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会记住你,你做了对不起人民的事,就会被人嗤之以鼻。当你头顶一片蓝天时,想到的是否是国家的利益,当你脚踏广阔大地时,想到的是否是群众的需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才能在高位上一直走下去,就算有一天你年纪大了,需要休息了,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因为,你曾为他们的美好生活付出过最大的努力。有时回想过去,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一切权利和地位不过是是漂浮于我们之外的过眼云烟,亦不足惜。
人生的高度是永无止境的,所有视线所能及的高度也无所谓高度,真正的高度在于我们的心,就如雨果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如果以这样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来对待自己的选择,那你的人生高度一定寻找得恰到好处。
-全文完-
▷ 进入千古柔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