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静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跟理野再合作过,非常想他。赶巧,他发短信来:哥们,写个东西好么?不过,这回我出题,就叫“斩首行动”,行么?说真的,搁以往,我会拒绝,因为这个题目正是我最不喜欢的。看到斩首,就想起了在古代,皇帝早朝时,看谁不顺眼,断喝一声“来人,将乱臣拿下,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继而,就会想起岳飞。想到乔峰。
清代文人袁枚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诗中所说的“岳于双少保”正是大家熟知的岳飞和于谦。
公元1127年,北宋两位末代皇帝被金兵俘虏,从此半壁江山沦于敌手,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收复失去的河山,救回被掠去的两位皇帝,一雪国耻!”就成为那个时代最强烈的呐喊,岳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场的。1140年,在友军的协助下,岳飞率军大破金国的精锐之师,然而就在岳飞趁胜攻入金境时,朝廷连发十二道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前功尽弃、仰天长叹!岳飞退兵后,收复的失地立即被金人重新占领。第二年,岳飞被朝廷赐死。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愤懑了八百多年的故事,当时的宰相秦桧成为人们心中的罪魁祸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有了新想法,认为秦桧不过是替罪羊,显然最终作出决定的无疑是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宋高宗赵构。而我是小女子,我看不到民族大义,我只知道,那个踏遍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死了。自此,看到斩首,我第一个便想到他。
然后,该写写乔峰了。要写乔峰,是很久以前的想法了。只是乔峰的人生太丰富,内含太深厚,一时不知从何写起罢了。孔庆东解读金庸小说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金庸先生塑造出了乔峰这么一个大侠,就很难再写出比他更大的侠了,所以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人物,去塑造这么一个市井顽徒韦小宝了。
乔峰对待朋友,两胁插刀,肝胆相照。做帮主时,为手下疗伤,可以不顾自身的重伤;初进大漠时,为解朋友之难,可以不顾自身安危;少室山上,一句“今天你们是冲我萧峰而来,一切后果由我一力承担,我的这位义弟和所有契丹兄弟是无辜的”更是足以回荡在少室山千年。一个人有勇气本足以让人敬佩,如果这种勇气表现在为朋友舍生取义上,就更加让人对其人格肃然起敬了。
乔峰对爱人,始终真心如一。阿朱本一卑女。聚贤庄上,乔峰亦是不顾自身安危,为救其性命与一帮自称正义之士的愚昧之士进行殊死搏斗。之后两人确定情缘,向往大漠,牧马放羊。
一掌打死阿朱的瞬间,乔峰疯了。阿朱墓前,他书写为铭,埋葬了他一生的爱情。即使后来做了南院大王,心里也只有阿朱一女。即使精灵淘气的阿紫,一再表白,乔峰也是心里只有一人。这种感情,不必使用“惊天地,泣鬼神”之类的字眼形容,但足足能够打动每一个读过乔峰的人。
乔峰对民族,更是情有独钟。 他有两个民族,在每一个民族中,他都竭尽其能,为国尽忠。不顾生命,带领丐帮兄弟阻挡西夏元帅的侵宋计划。之后得知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份,又是尽其所能,为辽主平叛。任南院大王期间,更是对辽民与汉民加以同样的爱待。辽王决意侵宋并要乔峰带兵的时候,乔峰大义凛然得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并不计汉人之前对他的误会与侮辱。他以天下苍生为主,以万民安居乐业为本,竭力劝说辽王放弃侵宋。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却被囚入大牢……
最终的谈判,乔峰还是使辽王退了兵。他却不得不选择结束了自己伟大的一生。对汉人来说,他是外族;对契丹来说,他出卖了本族。这么大一个英雄,心中满是苍生,满怀侠义,却最终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萧锋仰天长叹了一声,只见满天乌云之中忽地现出一缕微光,恍惚中只见阿朱温柔的笑颜:“乔大哥何必苦恼呢?不管怎样,阿朱都和乔大哥在一起。”乔锋笑道:“还是阿朱最懂我,好,不管怎样我们都在一起!我答应过你,要带你到塞外漠北放牧骑马,养小鸡养小鸭。你等着,我来了!”说罢,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的心口。众人忙抢上前撕开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施救,但箭中心脏,再难挽救,众人放声大哭,拜倒在地。
岳飞和乔峰,他们都是英雄,然而,是英雄又如何?
成为英雄就是走向死亡。当他们选择做英雄的时候,他们已经将生死看得很淡,更不会将个人利益当作决策的指针,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违反了游戏的潜规则,当他们进而要求皇帝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时,他们已经注定会死在皇权的魔爪之下。
所以黑格尔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罢了,罢了,斩不斩首与我何干,人民幸福不幸福与我何干?月圆月缺,花开花谢,彩妆啼眉,青山绿水,大千世界无情绪,我还是翻开诗词,与理野把一回酒论一回剑吧。
-全文完-
▷ 进入静月清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