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灿烂的日子】编辑手记千古柔情

发表于-2011年08月15日 下午3:28评论-49条

前几天,连续读着编辑们写的编辑手记,心中感慨万分。看着摆在我面前的那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我犹豫了好些天,也一直在思索,不知自己是否也该写一篇编辑手记?作为一名刚加入烟雨的新编辑,以自己才进入编辑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在对文章的见解或是点评等工作方面,都远不如那些有经验的编辑点评得透彻且深远。不过,想想既然已将编辑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又一里程碑,如果能将每一阶段的编辑工作都做一些文字上的记录,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就在于在适当的时候会进行必要的反思。

第一次做网络编辑,说真的,我是有些犹豫。不为别的,只因自己从没尝试,怕做得不好。但转而又想,谁又没有过第一次?总不能因为自己没做过就先放弃吧。尽管我不属于那种敢于挑战的人,但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极具诱惑力,对文字的钟爱一直是我至死不渝的追求,不试试又怎知自己不行,就这样,我终于迈进了烟雨的大门。

正式成为烟雨散文编辑中的一员,即便是业余性质,也感觉如同来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工作,既然已是这个单位的主人,最起码应该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往来于烟雨的作者和读者。我们是主,他们是客,他们无论源于何种原因来到烟雨,都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先不说工作能力怎么样,至少,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工作,对待我们的“上帝”。

编辑工作于我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开始,不是很明白审稿工作该从何入手。我只能先找出别人点评过的文章,慢慢地进行鉴赏,以便从中找出自己认为可以鉴戒的经验,一点点地学习,一次次地摸索。平时看着别人为自己点评的文章,从未想过点评一篇文章该付出怎样的辛劳。到了自己才明白,原来评审一篇文章并不是想象中的这么简单,要看、要思、要记、要评。从文中看字、从字中读情、从情中感意、从意中取精。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初始时,面对文章,我有的却是诚惶诚恐,手在键盘上,却始终不敢敲击,我怕点击后所留下的文字不足以表达出文章的精髓之处,而亵渎了文章的灵魂。只能用勤能补拙的办法来对待每一篇稿件,即将要审的文章细细读、慢慢品,有时要来回看上几遍,最后才敢下点评。也不知自己留下的点评能否写到作者心里,只求能用心来对待每一次的点评。

做了编辑才明白,编辑不同于其他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做,也不是个个都可以做好。编辑要做的并不只是简单的评审工作,既要看是否能达到发表的水平,通过审核,然后写出点评,还要鉴赏文章的优良层次,做出或推荐或精华的评定。由于作者的年龄大小不同,成长经历各异,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受教育的层次有高有低,各种观点看法多层出不穷,对文学的理解又各有千秋,且从事的行业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会给评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不仅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的学识和文学修养,有较强的写作功底,还要求编辑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总结、分析能力。但凡进入到烟雨的人,无论是作者、读者,都是因对文字的喜爱,或对文章发表的兴趣,为欣赏文章的精彩,亦或是将它作为一个可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平台,才来到这里。既然作者是为着信任而来,我们更该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一名作者,只要写出文章,无论好坏,都想表达一种思想,一种心境,也许是来自生活中的某种感悟;也许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许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或是对悲情情感的宣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都能从文章中看出作者的内心,作者的情感、聆听到作者的心声。进而理解作者的感受,与作者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无论文章是长是短、文章内容是单一或丰富,作者在烟雨投稿,最起码表示他相信烟雨,相信我们这些烟雨的编辑。对于第一次投稿而不了解烟雨的作者,很多时候是抱着一种投石问路的心态,想看看自己在烟雨投入作品后的反应,往往第一次的点评对于初投者将来的继续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编辑在对待任何一份稿件上,必须抱着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记得我第一次在烟雨投稿时,就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情而来,将几篇自己最不善于写的现代诗和古诗一股脑地投了上去,只想看看会有什么反应。很快,文章显示通过,在几句简短的点评中既有对诗歌的肯定,也有对不足之处的提点。最后在跟帖留言中,留下这几句话“欣赏了,问候朋友!”,“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欣赏、感人的诗情!”。其实我也明知那几首诗写的不怎么样,但是几句简单的话语,使我倍受鼓舞,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原来还有人会认可我的文字,最起码已有几百人看过我写的诗。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可以用文字抒发自己情感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即便你谁都不认识,也会获得别人的关注,哪怕只是一句问候,在当时还是寂寞的心中却胜过千言万语,心中的感动更是无法言语。或许人就是这样,在经受苦难时我们会变得更为坚强,而一旦被别人赞许,就会以一种柔弱来面对鼓励。可以说,今天我之所以能踏入烟雨编辑的队伍,就是源于最初投稿时编辑们的鼓励。所以在对待作者的稿件时,鼓励对于每一个作者都尤为重要。一个问候,让作者体会到一份关怀;一句鼓励,让作者感受到一份温暖,也更愿意在烟雨中继续走下去。

在审稿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有时自己在定夺的时候也感到有些困惑。想起刚做编辑才两天,在评审时,就出现过几篇这样的文章,或是把没有任何内容的几句话当成一篇文章,或是文中言语过于粗俗,或是将在网上出现了无数次的别人的文章拿来修改,当成自己的……当时,我全部给了退稿的评定。现在想起来,似乎觉得自己当时对某篇文章的决定有些过于草率。试想,如果投稿者只是一名小学生或是一名没读过多少书的外来务工者,那么,那样的稿件已经是他们竭尽全力的结果,一旦退稿,是否会对他们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不退稿,那些无病*吟的文章又如何对得起众多的读者。我曾经思考过,我们可否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对待这样的稿件,如果能就稿件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引导,在退稿时给作者一个明确的理由,对他们来说,是否也是一种鼓励?

只因我初来乍到,评审经验不足,在对文章的推精判断上有时不一定能拿捏得准。良好和优秀的文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说编辑对于文章的评审不可能有统一的尺度和标准,而评判的准绳只能来自于每位编辑对文章的理解与见地。但是,在作者和读者面前,他们一直会用自认为最准确的标尺来衡量编辑的每一次评审。我们不能不对任何一篇文章进行精雕细琢,力求所推出的精华作品,正是众望所归的结果。还是美泉主编说得好:“对于把握不好的作品,可以拿出来让大家讨论。”当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心中还是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纠结,将自己感觉无法定夺的文章拿出来讨论,会不会降低了自己的水平,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又想,编辑的责任本就在于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这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也未尝不可。面子再大也大不过责任吧,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定能做出对作品最为正确和公正地评定。这是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这也才是我们烟雨的精神。

今天在评审一篇文章时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编辑,不应该因为个人喜好而轻易扼杀别人的信心,一些善意的建议对在文学路上茫无头绪的初学者来说是金玉良言,但以自己的能力与作者进行比较,用自己那一套长篇大论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见得人人都会接受。”作者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在文章的审核中我也曾有过某些与其相似的感觉。在我看来,审核稿件,不仅要看作品,也要看作者。应该说,在了解作者的情况下审核文章,非常重要。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小学生写出与大学生同样的文字,也不可能让一个初学者写出与高水平写手同样精彩的文章。但是,可以鼓励小学生比自己写得更好,可以指点初学者让自己更善书写。编辑就应该是将每一个写手引领前行的领路人,也是让他们踩着自己爬向更高的阶梯。烟雨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对所有的文人都抱着同样的尊重与关怀,既要看文,也要看人,越是写作高手,对于精华的要求就应该越高。但凡写手写作,多半是因生活中的某些感动、感悟而留下文字,再用文字来阐明某种道理或感动别人。一旦写手只为写而写,又如何能发自内心写出那些最震撼我们心灵的动人文字,这样的文章又何以称为精品。作为一个写作高手,如果偶尔写出的文章只达良好水平,却给予了精华的评定,其他的作者和读者在思想上已对他们形成了一种很高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就会在心中出现不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编辑或是高水平写手也都会如此,偶尔的点评失误不足为奇,偶尔写文章时发挥不好也不以为怪。因为影响一个人正常发挥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大家都能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来对待,不失为是一种在文化的氛围下呈现的和谐。当然,写手的心态同样重要,将编辑的评优等次看得过重,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并无任何帮助。文章的精彩不一定在于编辑所给出的“推荐”或“精华”,而在于所有读者的心。反之,对于写作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的作者,文章的点评便是他们成长的动力,有了小小的进步,当以适当的鼓励,给只达推荐的文章拉高为精彩,让他们在艰难的攀爬中看到一丝希翼,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文字不仅是沟通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联系三者的情感纽带。我们说的以文会友、以文传情,便是如此。作者用作品与我们交流,我们以点评和他们沟通。就如两个好朋友,在说心里话,作者用其认为对的想法向我们倾诉,而我们以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用最正确的观点作出回答。朋友相处讲的是诚,文章的交流也同样重于心、贵于诚。编辑的点评是否透彻与到位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诚,只要真诚相待,如实进行点评,就算是指出文中的不足,作者也会欣然接受,甚至还会感激于心。对于不值得推荐的文章如果一味说好,相信对作者也无任何的促进。

每一篇文章的评审,都凝聚着编辑的辛劳与汗水。在那些点评文字的背后,我看到编辑们默默无闻的付出和为大众无私服务的奉献精神。我们这些网络编辑所能用来审稿的时间大都是在工作之余家庭之后,在最为紧张的时候,为了能尽快审核稿件,有时的评审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我们不仅要承担必要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也要对烟雨的所有作者、读者负责。评审一篇文章,面对的并不只是一名作者,还有更多关心烟雨的作者、读者、编者。很多时候都想着要快审文章、多审文章,有时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若干年后,如果作者偶尔想起,再来回味自己曾经写过的作品,是否也会一同细品文中的点评,是否还能回想起是哪位编辑所付出的艰辛。时光可以流逝,而我们的文字始终不变,温暖如初。作品可以感动人,点评同样能伴随着文字留下温馨,走得很远。

回顾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更多的是看到其他编辑的勤劳和辛苦,而自己又有太多的不足。想做一件事不难,想把这件事做好却不易。一个人的成长靠生活的历练,一名编辑的成长也是如此。在散文编辑的队伍里,我现在只不过是牙牙学语阶段,离一名成熟的编辑还有很长的距离。学无止境,在这里,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一篇手记,不足以记录下编辑工作的全部,唯有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我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竭尽全力地为广大烟雨作者和读者服务,这才是工作的根本。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无论你走在哪一段路上,都会有快乐或悲哀,都会有满足与遗憾。只有在灿烂的阳光下,在文字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让掩藏于心灵中最深层的尘埃暴露出来,洗净在铅华之外,欣赏在文字的精彩中,执着地走下去,一定会走出一片光明和灿烂。。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千古柔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儿那么缠绵点评:

细腻的文字,洋洋洒洒的文笔,把一个编辑的责任、心得、感悟与信心诠释得十分到位。
正如作者所说:文字不仅是沟通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联系三者的情感纽带。我们说的以文会友、以文传情,便是如此。
因此我们所有编辑都应该与作者一样,以为所有烟雨朋友服好务为宗旨与己任,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人的水平不同,难免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只要把一碗水端平了,做到问心无愧,相信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文章评论共[49]个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你写得真好,佩服也学习了!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3:48

千古柔情-回复风儿姐姐文章也写得很好,姐姐点评辛苦了,奉上清茶,请慢慢品!还要学习你的点评。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17

哭泣在心-评论

欣赏好文,拜读学习,问候作者!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03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心编关心,在写诗方面还要向你请教啊,到时望不吝赐教。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26

哭泣在心-回复问候柔情,大家相互学习,我也是在学习中!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30

kunchu-评论

佩服,编辑也是不容易做的。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04

千古柔情-回复编辑确实不易,只因有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谢谢!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28

亦仁亦智-评论

谢谢千古柔情的编辑手记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思考,谢谢你的手记给我们那么多的教益。你说的好,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文章,那些对不起读者的、无病[**]的文章,就该退稿。反之,对于写作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的作者,文章的点评便是他们成长的动力,有了小小的进步,当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在艰难的攀爬中看到一丝希翼,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11

千古柔情-回复只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心里话罢了,有不尽之处,还望指出。不发现问题就不会提高,不发现缺点就没有进步。谢谢亦编!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33

夜雨不朦胧-评论

写得很到位!抱抱大家的柔情!O(∩_∩)O~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19

千古柔情-回复很久不和姐姐聊天,还真的很想念,可惜我们这老停电。你的拥抱很温暖,谢谢!冷天可还要多抱些……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35

曲径幽通-评论

妹妹的手记写的很到位、具体,欣赏、学习了,问好妹妹!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22

千古柔情-回复姐姐客气了,你们忘我工作的精神才是最好的写实。妹妹一直以你为榜样的。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38

曲径幽通-回复谢谢妹妹夸奖!问好!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49

西子xizi-评论

写得详细全面,拜读,问好千古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4:32

千古柔情-回复比起主编的诗,那就差得太远了,送你一份温馨,让你有一份好心情。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7:48

绍庆-评论

只有编辑,作者、读者携起手来,烟雨明天会更灿烂。问好!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5:23

千古柔情-回复说得真好,烟雨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7:49

殊异-评论

写的很到位,欣赏,问好柔情。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7:35

千古柔情-回复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文中应该还有一些我看不到的纰漏,相信殊编会比我看得更清楚。问好!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7:53

伊楠儿-评论

来这里串串门,取经来了,问好千古。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7:58

千古柔情-回复晚上好,取经就不敢当了,过门都是客,喝杯茶聊聊天倒不错。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9:59

彤彤子枫-评论

非常好的一片小札。我也曾经做编,真的很用心的审核,总是站在作者的位置考虑,感同身受的工作。依然的写作,生活离不开文学,互动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烟雨良好的创作环境,维系大家,很难得的。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8:42

彤彤子枫-回复问好柔情,呵呵,纠偏,一篇,歉意。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8:43

彤彤子枫-回复钦佩柔情。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8:45

千古柔情-回复或许因为我们都做着同样的工作,所以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不管怎样,能用心做好每一份工作,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问好! at:2011年08月15日 晚上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