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追问生命的灵魂沧海遗珠1

发表于-2011年08月15日 中午1:20评论-2条

那一日静夜沉沉,月色霭霭,一道冷光透入窗棂。我独坐在窗旁,一边守望着窗外黑的巨大建筑物,一边聆听着电脑里古老而又缥纱的琴声。

琴韵如水,仿佛天籁,淼淼散去,杳至无极。冥冥间,我仿佛看到一条无尽的河流,正在向远方延伸。

浩浩的河水无穷尽地延伸开去;这是一条联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永恒之河。在这里我可以隐约看到无数徜徉着的灵魂,那些漫游在水边执着地追问生命的灵魂。水何汤汤,水何漓漓。千载悠悠,而那些身形依旧。

在这些影子中间,我似乎看到了屈原。他正徘徊在湘水的水边,也就是说——

他的水边。

在我的印象里,湘水与屈原仿佛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因为这条河是他笔下的人物们(湘君、湘夫人等)生活过的地方。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代表着屈原思想的一部分,他们的总和就是屈原不灭的灵魂。于是河水也荡漾着灵气。河水又是一面超越时间的镜子,展示着他在悠悠岁月里一切微妙的秘密。

屈原缓步走来,我现在可以清楚的看见他的面容。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容貌与我原来的想象并不相同。

——那是一种衰老,一种奇异的难言的衰老。

虽然他高冠博带,奇服旷世,但是外表的轻松丝毫没有掩饰住内心的沉重。本来,在他的这个年纪还有心情如此修饰自己的人,必定拥有一颗诗人和孩之般纯真自在的心灵。这种心灵能令人超越现实,轻飘飘地浮上高空。但在经历了过多的打击和失意后,那股心底的抑郁和悲愤像一块无比沉重的巨石,将他从天际坠回大地,使他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压迫感。他犹如脚束镣铐的鸿鹄,虽有冲天之志,却再也无法飞翔,只能在地面无奈地挪动。于是他过早地衰老了。

不是吗?往日的青丝,早已化作白发。灰蒙蒙的眼睛由于曾经被忧伤的泪水浸润过,眼光显得十分柔和,充溢着一股强烈之极的悲天悯人之情——他早已把外界的一切压力、痛苦和悲哀都转化为对宇宙苍穹、世间万物的爱。

时间改变了他的外表,没错。但时间无法改变他的内心。他的身形已经因为多年的伏案工作而显得有些佝偻,但他的骨头还是硬的。待他若有所思极目远眺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分明充盈着一股少年人的无畏,铮铮傲骨。这是时间无法改变的,永远也无法改变的。

然而,屈原在眺望什么呢?难道他看到了一些我们无法看到的东西了吗?难道在这永恒的水边,他又与一些伟大的精魂相遇了吗?

我不知道。

天色微熹,这个孤单的人在鄂渚登上了去沅水的渡船——那里有两个船夫正在等待着他。

屈原站在船头,向郢的方向遥望。此时正值秋冬之交,寒风乍起,水雾四合,楚国的千里江山已隐隐锁于风烟之中。屈原使劲眨了眨眼睛,想再看一眼昔日的都城。但不知是浓雾湿重,还是老眼昏花,他始终看得朦朦胧胧,并不真切。雾气已将他和他的故土隔开。

然而,即使身在郢都,他就能看分明那里的一切吗?

有时候,隔开他(它)们的不是雾,不是水,而是人心啊。

屈原突然底下了头,叹了一口气。

寒波澹澹起,孤舟悠悠下。屈原游目四顾,但见晓阴湿重,岸草披霜。漠漠白雾笼罩了天地,像一团浓得化不开的郁气,浮沉在空气里。在阳光下,一切目标都是那么确实,然而雾中的目的地却是不确定的。船可以将他载向东,也可以将他载向西。屈原的目的只是“离开”,但是没有人告诉他将去向何处。于是他走向船舷,目光颇有急切之情,想来很想知道他现在在哪儿。

“淑浦!”一个船夫粗声粗气地叫道。

我不知道这淑浦是屈原现在的所在地还是他未来的目的地。但我知道的惟一事实是:无论船开向何方,他都会离郢都越来越远。既然如此,那么去哪儿都无所谓了,我想。

这时候屈原惊讶地发现这个雾中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不真实起来,在一个模模糊糊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是难以预料的。仿佛一切都是相对的存在,随时都有改变的可能。

那么我们前人曾经认为有一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现在是否也很难确定呢?

然而那楚山楚水也渐渐变得不清晰了。

屈原打了个寒颤。他整了整衣服,目光好像在说:“真冷啊。”大片大片的雪花开始纷纷扬扬地洒落。

他的表情忽然变得不安起来。不经意地,他攥住一手雪花。但在他张开手掌的那一刻,有见颗水珠从他的指缝间滴落。他的手上还是空无一物。

他愣了一下,又俯身向河中望去。我觉得这个举动未免有点孩子气的可笑。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眼睛突然一亮。

他看到了一条无尽的河流。

我并不知道,在屈原心目中“无尽”意味着什么,但在我心中它意味着时间和空间的永恒。

那么这是一条空间之流,还是一条时间之流?

是一条空间之流吗?

河水在默默地流动着。

天光离合,云卷云舒。屈原的身形就在这光与影的变幻中忽明忽暗。茫茫的脸上掠过几十年的沧桑。他又在考虑什么呢?我想。

于是我也怔怔地望着这永恒的河流,望着河边那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人影(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朝代,不一定都是地理意义上湘水之滨),感觉心头仿佛有许多细小的声音嗡嗡地响起来。这些声音在渐渐地汇合、交融,如同百川灌河似地流入了我的脑海中。我忽然意识到这无垠的河流的含义:这是一个连续非封闭的无穷空间,因此不同地点的人和事都可能在这里出现。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才能凸现出一个人坚守自己信念的意义。如果我们因环境的谎谬而改变了自己的信念,那么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信念的一种讽刺。但是大部分人的悲剧在于:他们身处的空间总是有限的、不变的,因此用这种单一的环境来判断自己的信念的结果也是惟一的,但是,这个环境的合理与否又由什么来判断呢?他们无法把这个环境与其它环境相比较。对他们来说,所处的这个外界就是所有外界。所以,单调环境的相对谎谬而导致了信念的扭曲和抛弃。而屈原的情况则不同。这次流放对他来说不啻是一件幸运的事——他找到了一个无穷的空间。因此他就可以在这里同水边的追问者们交流自己的信念。当他的思想被无数次证实的同时,那个模模糊糊世界就会被钉在空间的一点而离他渐渐远去,显示在河水中、空气中乃至无处不在的便是他人生的全部价值。

想到这里,我一下子激动起来。然而这种感情并不持久。在永恒的河边,一切猜测和表达都是苍白的。也许屈原从来没有考虑过信念的动摇和功固:因为这信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底,与他化为一体。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两个船夫,注视着他们破旧的衣裳,骨瘦的身影,一股单纯的对故国人民的热爱和怀念又一次涌上心头。他觉得他与这些楚国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为他们奋斗了一生,这就足够了。

我一直相信,能看见空间之流的人必能看到时间之流,一如时间空间永不分离。于是水边的精魂们便可以在一个奇妙的交汇点上相遇。在他们相会的一刹那,他们就可以在镜子一样的水中看到对方的一生。

这时屈原的表情出奇的平静。他也在等待。

波光粼粼,水影散乱。仿佛河水的每一秒都被时间分割成片——被打破的时间镜子的碎片。其中的每一块碎片都意味着永恒的一瞬间。

它们各自展示着不同的内容,但把它们拼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到真正的永恒。看,是很久以前的接舆、桑?这两位隐士。他们的飘发披身,惊世骇俗的影子在河中闪了一下就消失。接着是商代的比干。比干还没来得及发出他最后的叹息,他们的一生也在河中转瞬而逝——“逝者如斯夫”,他们的时间与河流相比竟是这么短暂。但是即使如此,屈原仍然望着那河流,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一般。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他在他们的灵魂中照出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的灵魂就在这些份繁的灵魂中不断再现。他们的生命虽然已经随水而逝,但灵魂却会伴着流水在不断再现中达到永恒;流逝的河流就是永恒的河流。屈原在水中看到了他们的全部过去、现在与未来,因此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完成了对自己的证明。见到时间之水流动的人就可以得到永恒。所以屈原虽然知道自己的一生属于无比的沉重,却感到了一阵难以言喻的轻松。

…………

我还待溯水而去,那如水般的乐曲却已经悄然消失。我蓦地清醒起来,仿佛从不可追寻的虚空一下子落到巨大的现实中。这时候,先前浮现在脑海中的东西突然被忘却,只依稀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有一个人已充斥了整个房间。这时乐曲的尾声再一次娓娓响起,渐渐淡去,正如一个高大的身影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沧海遗珠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曲径幽通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曲径幽通点评: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文笔优美细腻,情真意切,深刻感人。极为欣赏!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你天天拥有愉快的心情!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3:11

沧海遗珠1-回复下午好!朋友过奖!祝福你天天开心! at:2011年08月15日 下午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