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也和鹃啼江澜

发表于-2004年10月08日 下午4:06评论-0条

也 和 鹃 啼 

----读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后作

时值五月,夜里不时听到一声声杜鹃啼鸣,“咕咕,咕咕”两声一顿,两顿一句,甚有节奏。杜鹃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鸟,历来,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杜鹃可谓是翰如烟海了。“杜鹃啼血猿哀鸣”“又闻子规啼月夜”“望帝春深托杜鹃”“一个幽禽缘底事”“但日夜长啼杜宇”------

古书上说,杜宇为古蜀国望帝所化,啼声哀,如语“不如归去”,此说颇令人费解,望帝自己无力治水,让位于鳖灵,潜心修道,这说明他还是个忧国忧民的好皇帝。但既然已经得道,还啼什么不如归去呢?他在说谁不如归去?归到哪里去?而且这个因啼血而感人的故事,成为历代诗人的意象,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放翁《鹊桥仙》“但日夜长啼杜宇”意在思乡,可解。李义山《无题》“望帝春深托杜鹃”意在爱情便令人费解,爱情和不如归去有什么联系呢?白居易“杜鹃花落杜鹃啼”意为对自己回归大自然的召唤;“诉层春愁春不管”为伤春之作;更令人费解的是范文正公的“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和晁补之“春光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这里的不如归是怎么个不如归呢?

这些不如归虽然含义不同,但感情基调是相同的,都是悲伤的杜鹃啼之悲使得诗人们虽然遭遇不同,但都勾起了自己内心的伤痛于是杜鹃便成了他们笔下的化身。这也说的过去,但这鹃啼之声还有另一面,那是名不见经传的下里巴人,是不为人所知的。

竺可桢先生有一篇文章讲物候学,他提到了农历五月间,杜鹃啼鸣,这是一个节气的标志,它告诉人们该做农事了,我记得书中的诠释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可以看到周瘦鹃先生的意思。我不知道别的地方,反正在我的家乡对杜鹃的叫声却有另一番不同的解释。我记得小时侯,母亲不让我钻麦秸垛,以免弄脏头发她说布谷鸟在叫:“咕咕咕咕,王八毛簇。”那是在嘲笑那些蓬头乱发不讲卫生的孩子,而且布谷鸟会往头发脏的孩子头上拉屎,于是我便真的不敢钻麦秸垛了。就是母亲的这种对杜鹃啼鸣的诠释使我养成了过于讲卫生以至有点洁癖的性格。这样的解释不止我的母亲,我们那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因此在我们小孩子中间便传有这样的歌谣:“布谷布谷鸟啊,王八戴着草啊,我说摘下来啊,他说戴着好啊”,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有时侯偷偷把一根狗尾巴草放到一个人头上,之后大家一起唱,那个人便会羞的满脸通红。于是杜鹃无疑成了一个时时要我们讲卫生的护士阿姨,也就是因为卫生的缘故,布谷鸟又和那白的如玉,紫的如玛瑙的桑葚联系了起来,那大概是说:“孩子们,快洗净你们的小手小脸,外婆这里有桑葚吃呦!”虽然我们那没有杜鹃花,但是那杜鹃的啼叫却是一样的充满了诱惑。这些也应该可以算得上“赋比兴”了吧但是不见经传。

社会发展,当“细听春山杜宇啼”被闪烁的霓虹灯代替,当钱百个对鹃啼的一声诠释被电子游戏,动画片代替,杜鹃仿佛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些久违的东西只有在语文课本和少数人的梦中出现了。而杜鹃不是人,它不知道,它的一声啼叫曾经影响了一种比它们高级的多的动物数千年,而在今天被遗忘。它依旧自由的飞来飞去,依旧不搭巢,依旧让别的鸟为它育雏,依旧在这样的夜里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紫色菊